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04098)

作品数:1 被引量:2H指数:1
相关作者:房辉姜海刘媛媛徐刚刘军更多>>
相关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液
  • 1篇血液流变
  • 1篇血液流变学
  • 1篇严重烧伤
  • 1篇氧供
  • 1篇氧供氧耗
  • 1篇氧耗
  • 1篇氧耗量
  • 1篇早期切痂
  • 1篇烧伤
  • 1篇切痂
  • 1篇小型猪

机构

  • 1篇唐山工人医院

作者

  • 1篇段晨旺
  • 1篇李凤山
  • 1篇魏刚强
  • 1篇刘冬梅
  • 1篇刘军
  • 1篇徐刚
  • 1篇刘媛媛
  • 1篇姜海
  • 1篇房辉

传媒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1篇2006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超早期切痂对严重烧伤小型猪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其氧供氧耗的影响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超早期(伤后6h)切痂疗法对小型猪严重烧伤后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及氧供氧耗的影响,并与休克期(伤后24h)切痂进行比较。方法:实验于2005-09/12在唐山工人医院烧伤研究所进行。取30只小型猪,将其背部置入80℃热水中1min,造成35%Ⅲ度烫伤(病理切片证实)。烫伤后将30只动物单纯随机分为伤后6,24h切痂组2组(n=15),分别于伤后6,24h麻醉后一次切除全部Ⅲ度焦痂。于伤前、伤后6,8,16,24,48,72h等不同时相点检测两组猪的血流动力学、血液流变学以及氧供和氧耗等指标的变化。结果:30只猪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伤后6,24h切痂组猪心输出量和右心房压在伤后6h分别降至伤前值的66%和68%,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伤后6h切痂组在伤后8h即开始恢复,伤后48h已基本恢复正常。伤后24h切痂组在伤后8h时此2项指标均已降至伤前值的59%,随液体复苏右心房压缓慢升高,至切痂前(伤后24h)仍低于伤前值(P<0.05),伤后72h基本恢复正常;心输出量则持续下降,至伤后24h达伤前值的41%,切痂后有较大幅度回升,伤后48h基本达到伤前水平,此后继续升高,伤后72h已明显高于伤前值。②两组动物伤后低切变全血黏度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均升高,切痂后两组各指标均逐渐降低,两指标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两组氧供在伤后6和8h均较伤前显著下降,伤后16h时,伤后6,24h切痂组分别为(398.83±3.56),(391.20±7.80)L/min,已恢复至伤前水平,并稳步上升。④两组氧耗各时相均较伤前有所下降,伤后6,24h切痂组分别于伤后8和16h达最低值[(138.46±1.49),(137.09±1.67)L/min];切痂治疗后有了明显改善,逐渐恢复至伤前水平。结论:①与休克期切痂比,超早期切痂能提高心输出量、右心房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机体供氧和利用氧的能力。②超早期与休克期切痂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差异并无显著性意义,说明两个时间段切
刘媛媛徐刚段晨旺刘军房辉魏刚强刘冬梅姜海李凤山
关键词:血液流变学氧耗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