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171368)

作品数:7 被引量:136H指数:6
相关作者:朱广伟朱梦圆秦伯强许海顾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河海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对外合作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太湖
  • 2篇地球化学形态
  • 2篇营养盐
  • 2篇植物
  • 2篇水体
  • 2篇太湖水
  • 2篇太湖水体
  • 2篇化学形态
  • 2篇浮游植物
  • 2篇
  • 1篇氮磷
  • 1篇底泥
  • 1篇演替
  • 1篇营养盐限制
  • 1篇溶解性
  • 1篇溶解性有机质
  • 1篇生物实验
  • 1篇水华
  • 1篇水量
  • 1篇水生

机构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江南大学
  • 1篇聊城大学
  • 1篇华东交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江苏省水文水...

作者

  • 6篇朱广伟
  • 4篇朱梦圆
  • 3篇秦伯强
  • 2篇许海
  • 2篇顾钊
  • 2篇赵林林
  • 1篇李未
  • 1篇陈元芳
  • 1篇高光
  • 1篇王国祥
  • 1篇向速林
  • 1篇姚昕
  • 1篇周贝贝
  • 1篇俞振飞
  • 1篇钱君龙
  • 1篇杨桂军
  • 1篇蔡琳琳

传媒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水文
  • 1篇沉积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Advanc...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4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太湖水体溶解性氨基酸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13年
为探索氨基酸(DAAs)组分特征对生物可利用性溶解有机质(DOM)的示踪及定量表征可能性,对太湖3个湖区(北太湖:藻型湖区,东太湖:草型湖区,南太湖:农业污染湖区)水体DAAs浓度、组分特征及其空间变化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控制其量、质空间分布的因素加以讨论。结果表明夏季太湖水体DAAs的浓度范围为0.27—3.95μmol/L,平均值为(1.38±1.17)μmol/L,与湖泊、海洋中研究中报道结果相近。北太湖、南太湖、东太湖3个湖区的DAAs浓度平均值分别为(2.59±0.71)μmol/L,(0.48±0.14)μmol/L,(0.48±0.16)μmol/L,北太湖DAAs浓度及对有机碳氮的贡献都明显高于其他湖区,DAAs组分中以苯丙氨酸和赖氨酸为主,而在南太湖和东太湖,赖氨酸都是最主要的DAAs组分。表明水体的DAAs组分特征能对湖泊营养状态及生态类型的变化做出响应,可以作为指示湖泊营养状态的生物标记物。DAAs也可以作为DOM生物降解性的评价参数,反映湖泊水体中与生物活性相关的DOM动态变化。根据氨基酸对有机碳的贡献估算出北太湖的活性溶解性有机碳相对含量为(17.65±17.84)%,显著高于南太湖和东太湖。但由于太湖高度的空间异质性,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进行相关的室内实验,建立适用于太湖的经验公式。
姚昕朱广伟高光秦伯强
关键词:太湖溶解性有机质氨基酸
SMT法插标分析沉积物中磷的地球化学形态被引量:27
2012年
SMT法是一种较为通用的沉积物磷地球化学形态分析方法,但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重现性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应用的关键.本研究以我国沉积物标准样品GSD-12为标样,在详细研究该标样的SMT法提取的磷的各个地球化学形态含量的基础上,提出了插标法控制沉积物中磷地球化学形态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在对比了手工分析,Skalar仪器分析及ICP-MS仪器分析的结果之后,针对SMT法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出了GSD-12中总磷(TP)、无机磷(IP)、有机磷(OP)、盐酸提取磷(HCl-P)和氢氧化钠提取磷(NaOH-P)等含量分别为(156±5),(77±2),(39±3),(41±2),(42±2)mg/kg,并将该标样用于太湖沉积物中磷形态测定的质量控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朱梦圆朱广伟钱君龙顾钊俞振飞周贝贝王国祥
关键词:SMT磷形态沉积物标准参考物
太湖水体氮、磷赋存量的逐月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6
2013年
基于中国科学院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2005~2009年对太湖逐月叶绿素a、氮、磷各形态因子及水深的监测,结合太湖大浦水文站的逐日水位数据,估算出2005~2009年太湖的逐日水量,并运用泰森多边形法,估算出太湖水体总氮(TN)、总磷(TP)、溶解性总氮(TDN)、溶解性总磷(TDP)、硝态氮(NO3)、铵态氮(NH4)、亚硝态氮(NO2)、反应性活性磷(PO4)、颗粒态总氮(TPN)、颗粒态总磷(TPP)、浮游藻类叶绿素a(Chla)的逐月动态变化过程.结果表明:(1)太湖2005~2009年TN、TDN、N02、N03、NH4、TP、TDP、PO4、TPN、TPP、Chla的平均赋存量分别为1.36×104t、1.02×104t、0.02×104t、0.37×104t、0.25×104t、514.34 t、147.30t、51.44 t、0.34×104t、367.04t、7.92 t,不同月份、年际之间变化剧烈,变幅分别为106%、142%、657%、252%、233%、95%、196%、276%、236%、131%、276%;(2)2007年6月无锡贡湖水厂“饮用水危机”事件之后,截止到2009年12月,太湖水体各形态氮及总磷赋存量的下降趋势不明显,溶解性总磷、反应性活性磷的赋存量反而增高,反映出营养盐控制任务的艰巨性.本研究表明,对于年水量变幅巨大的大型湖泊,全湖水体营养盐赋存量在评估水体营养盐污染状况中是一个有价值的指标;对于太湖流域的污染控制效果,仅从浓度角度评价具有一定的缺陷,有必要从水体营养盐赋存量的变化规律上探讨其治理效果.
赵林林朱广伟顾钊朱梦圆李未秦伯强陈元芳
关键词:太湖水量地球化学形态泰森多边形法
太湖东部湖湾水生植物生长区底泥氮磷污染特征被引量:16
2014年
为了解太湖东部湖湾(贡湖湾、光福湾、渔洋湾)表层底泥中氮、磷的污染特征及其与水生植物生长的关系,采集了各湖湾滨岸带水生植物生长区的表层底泥,探讨了水生植物的生长与分布对表层底泥中总氮(TN)、总磷(TP)及总有机碳(TOC)等含量的影响,并对表层底泥进行营养评价。结果表明,水生植物生长密集区底泥中TN、TP、TOC的含量均显著低于水生植物零星生长区,说明水生植物的生长对太湖东部湖湾表层底泥中营养盐与有机碳含量具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相关性分析显示,表层底泥中TOC与TN含量呈显著相关性(R2=0.832 8),而与TP的相关性则较弱(R2=0.166 5),反映了TOC在湖泊底泥中的沉积可能成为湖泊氮的重要来源,而对磷的影响较小。利用有机指数与有机氮指数两种方法分别对东部各湖湾底泥进行污染评价,贡湖湾、光福湾、渔洋湾底泥有机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142 7、0.228 6与0.208 6,均属较清洁与尚清洁水平,而各湖湾有机氮指数平均值均为Ⅲ与Ⅳ级,说明底泥已遭受了一定程度的氮污染。因此,对水生植物零星生长区表层底泥中氮含量的控制与削减有利于湖泊富营养化的预防与治理。
向速林朱梦圆朱广伟许海
关键词:水生植物污染特征
太湖梅梁湾湖岸带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其与水华形成的关系被引量:12
2012年
利用2009~2010年周年观测数据,结合江苏太湖湖泊生态系统研究站15年监测数据,分析了太湖梅梁湾湖岸带浮游植物群落演替及其与蓝藻水华形成的关系。50次周监测结果表明:蓝藻门(Cyan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分别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的60%、16%和22%。冬春季绿藻、硅藻为主要优势种,夏秋季蓝藻门的微囊藻占绝对优势。4月下旬~6月初,平均温度低于20°C,蓝藻没有大规模生长,硅藻门、绿藻门生物量急剧降低,总生物量小于1mg.L-1;随后温度超过25°C,蓝藻迅速增长并很快成为绝对优势,蓝藻增加滞后于绿藻、硅藻的减少。在营养盐充足、物理因素合适的条件下,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自然演替是蓝藻水华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蔡琳琳朱广伟朱梦圆杨桂军赵林林
关键词:浮游植物群落演替
太湖不同湖区夏季蓝藻生长的营养盐限制研究被引量:52
2012年
采集太湖6个湖区水样,利用营养盐添加,现场培养实验研究了水华蓝藻在不同湖区水体中生长的氮、磷限制情况和蓝藻的生长潜力.结果表明,梅梁湾水体只有氮、磷同时添加才对蓝藻生物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表明该湖区水华蓝藻的生长不仅存在磷限制,而且存在明显的氮限制.在太湖西部河口区、竺山湾和贡湖湾,蓝藻对单独的氮添加没有反应,而单独磷添加和氮磷同时添加对蓝藻生长具有同样的促进作用,表明磷是这些区域藻类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东太湖水体不论氮磷单独还是同时添加对蓝藻生长均没有促进作用,表明存在氮磷以外的限制因子.氮磷供应充足的情况下,梅梁湾和西部河口区水体培养的蓝藻生长速率最高,表明这两个水域蓝藻的生长潜力最大,氮磷输入极易刺激蓝藻大量增殖,这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蓝藻水华在这两个区域更为严重.蓝藻在贡湖湾和胥口湾水体中生长速率较低,在东太湖水体中的生长速率最低,因此这些水域的蓝藻增殖潜力较低.
许海秦伯强朱广伟
关键词:太湖浮游植物营养盐限制生物实验
Simulation and Exploration of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Spatio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Surface Mixed Layer Depth in a Large Shallow Lake被引量:8
2012年
The aquatic eco-environment i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mixed layer depth (MLD) in large shallow lakes.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simulated the three-dimensional water temperature of Taihu Lake with an unstructured grid with a 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 (FVCOM) using wind speed, wind direction, short-wave radiation and other meteorological data measured during 13-18 August 2008. The simulated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measurements.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MLD and the possible relevant mechanisms were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water temperature profile data of Taihu Lake.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diurnal stratification might be established through the combined effect of the hydrodynamic conditions induced by wind and the heat exchange between air and water. Compared with the net heat flux, the changes of the MLD were delayed approximately two hours. Furthermore, there were significant spatial differences of the MLD in Taihu Lake due to the combined impact of thermal and hydrodynamic forces. Briefly, diurnal stratification formed relatively easily in Gonghu Bay, Zhushan Bay, Xukou Bay and East Taihu Bay, and the surface mixed layer was thin. The center of the lake region had the deepest surface mixed layer due to the strong mixing process. In addition, Meiliang Bay showed a medium depth of the surface mixed layer. Ou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 spatial difference in the hydrodynamic action was probably the major cause for the spatial variation of the MLD in Taihu Lake.
赵巧华孙绩华朱广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