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2011J01197)
- 作品数:5 被引量:60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光辉徐朝阳金威尔郑永征刘安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州大学同济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卫生厅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中医眼科清阳清窍相关学说探微被引量:21
- 2012年
- 清窍为头面五官诸窍,清阳是人体五官诸窍等组织器官赖以温煦、濡养、护卫的物质,文章探讨了中医眼科学中清阳出上窍与目窍的生理关系、清浊升降失调与目窍的病理关系及升清降浊法在眼病治疗的应用,从眼的生理、病理及眼病的治疗3个方面阐述了清阳与眼的关系,以丰富对中医眼科清阳清窍相关学说的认识。
- 刘光辉金威尔徐朝阳
- 关键词:中医眼科清阳清窍
- 初断乳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的分离培养被引量:4
- 2014年
- 探讨、优化初断乳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retinal microvascular pericytes,RMPs)的分离、培养方案。分别从15只初断乳大鼠及15只成年大鼠中剜取眼球,采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分离获取视网膜,经碎化、消化、过滤处理,收集视网膜微血管片段,予接种培养。MTT法测绘RMPs生长曲线,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RMPs形态,免疫荧光法鉴定周细胞标记物。比较2组之间视网膜分离操作时间、完整性、原代细胞数量、周细胞形态和表面标记物表达。结果显示,初断乳大鼠视网膜均成功分离,其中24眼视网膜呈整片分出,6眼视网膜破裂呈碎片状,单个眼球视网膜分离时间为14.3~45.5 s。视网膜分离操作时间及完整性与成年大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断乳大鼠原代RMPs细胞产量较成年大鼠高,细胞增殖能力强,细胞形态及表面标记物与成年大鼠一致。研究结果表明,初断乳大鼠视网膜是一种可用于RMPs培养的良好组织原料,该实验成功建立了初断乳大鼠RMPs分离培养体系。
- 杨密清刘光辉王航黄陈稳郑永征任秉仪周子鑫杨巍纪斌峰孟春
- 关键词: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
- 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的选择性培养被引量:2
- 2014年
- 背景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RMPs)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等视网膜新生血管性疾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并被视为潜在的治疗靶点。然而因组织材料来源受限及细胞分离纯化不易,RMPs体外研究工作的开展受到了限制。目的建立简便的大鼠RMPs分离、培养和纯化方法。方法摘取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的眼球,置于体积分数75%乙醇中浸泡1min,用眼科显微手术器械分离获取视网膜并将其剪成碎片,依次用2.5g/L胰蛋白酶和2g/LⅠ型胶原酶各消化15min,消化后分别过直径100μm和55μm滤网,收集视网膜消化后的微血管片段,用含有体积分数20%胎牛血清的低糖型DMEM接种于6孔板,至培养14~16d细胞达到80%~90%融合时进行消化传代,培养和传代期间通过换液法及差异消化法去除杂质细胞。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和生长状态,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β(PDGFR—β)、von Willebrand因子(vWF)、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以鉴定RMPs。结果RMPs在接种后24—48h自微血管片段中迁移出,7d后形成中等大的细胞集落,14~16d后达到80%-90%融合状态。RMPs传代后生长速度加快,至12—14d达到融合。形态学鉴定显示,培养的细胞呈宽大、扁平、不规则形并伴多个突起的典型周细胞形态特征,且传代至第9代形态特征无明显变化。免疫荧光法检测显示,所培养的细胞均不表达内皮细胞特异性标志物vWF,约96%的细胞对周细胞标志物α—SMA或PDGFR—β抗体呈阳性反应,极少量细胞对胶质细胞特异性标志物GFAP抗体呈阳性表达。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一种简单、经济的大鼠RMPs分离、纯化、培养方法,可以获得理想的高纯度RMPs。
- 刘光辉孟春徐朝阳刘安黄以鹏黄陈稳
- 关键词: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纯化
-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8
- 2013年
-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对糖尿病(DM)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诱导DM大鼠模型,将DM大鼠分为治疗组(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10.71g/kg)、对照组(羟本硫酸钙120 mg/kg)、空白组(生理盐水3 mL/d),并设立正常组对照。造模成功后连续给药12周,12周后取大鼠眼球制备视网膜血管消化铺片,行PAS染色,观察视网膜微血管形态,测量单位视野内微血管网面积率,计数单位视野内周细胞总数,并采用TUNEL法检测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的凋亡。结果 4组大鼠视网膜微血管排列规则,毛细血管管径粗细均匀,单位视野内微血管网面积率和周细胞总数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大鼠未见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凋亡,DM大鼠在第12周已经出现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的凋亡,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空白组凋亡程度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大鼠在第12周已经出现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凋亡,加味补阳还五汤能抑制DM大鼠视网膜微血管周细胞的凋亡。
- 刘光辉刘安郑永征徐朝阳金威尔赵利
- 关键词:加味补阳还五汤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周细胞凋亡
-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研究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方法选取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眼科门诊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DR患者88例为DR组,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研究A组和研究B组,各44例。研究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研究B组患者在研究A组基础上口服复方丹参滴丸,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44例为对照组。比较DR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血管内皮素1(ET-1)、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同时比较研究A组和研究B组相关指标。结果 DR组患者FBG、Hb A1c、hs-CRP、ICAM-1、ET-1高于对照组,FMD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BG、Hb A1c、hs-CRP、ICAM-1、ET-1、FM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B组患者FBG、Hb A1c、hs-CRP、ICAM-1、ET-1低于研究A组,FMD高于研究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BG、Hb A1c、hs-CRP、ICAM-1、ET-1低于治疗前,FMD高于治疗前(P<0.05)。结论 DR可在一定程度上升高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DR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抑制炎性反应,疗效确切。
- 米丽芬刘光辉郭芳
-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复方丹参滴丸炎症趋化因子类血管内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