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2012NZ0002-1-5)
- 作品数:24 被引量:54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松林廖善刚韦素琼陈志彪陈志强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湿润亚热带山地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生物学更多>>
- 耦合协调视角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研究——以厦门市和深圳市为例被引量:4
- 2015年
- 以厦门市和深圳市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角度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功效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其指标权重,并基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交互耦合机制,建立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模型,以期探寻最早经济特区2000-2012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协调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在2000-2012年,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主要表现为厦门市和深圳市均处于较高水平,且深圳市一直高于厦门市;另外,基于相对发展状态,厦门市和深圳市均存在滞后型、同步型和超前型,呈现不稳定发展趋势.
- 冯桂英陈松林
-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城市化
- 耦合协调视角下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研究——以厦门市和深圳市为例
- 本研究以厦门市和深圳市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角度构建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功效系数法和层次分析法计算其指标权重,并基于城市土地利用效益与城市化的交互耦合机制,建立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模型,以...
- 冯桂英陈松林
-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效益城市化
- 文献传递
- 基于RS和GIS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厦门市同安区为例
- 在RS和GIS软件的支持下,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获得厦门城市边缘区——同安区200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从结构变化、数量变化和类型转移3个方面分析了同安区2000-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
- 廖苗陈松林韦素琼廖善刚
-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RSGIS
- 文献传递
- 基于Landsat TM影像的福建省城乡建设用地扩张时空特征研究
- 基于2000年、2005年和2010年TM影像数据、2013年的TM影像和全色波段、相关部门基础地理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提取了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福建省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信息,利用建设用地扩张强度指数...
- 傅滨桢陈松林
- 关键词:建设用地扩张
- 文献传递
- 南方稀土矿治理区不同治理年限的植物多样性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选取稀土矿治理地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治理年限的稀土矿治理地植被恢复状况及其植物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从时间上看,随着治理年限的增加,草本层Patrick丰富度指数呈上升的趋势,Alatalo均匀度指数则反之,灌木层Alatalo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呈上升的趋势;从空间上看,Alatalo均匀度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灌木层均大于草本层;芒萁的盖度与高度随着治理年限的增加,呈现上升的趋势。
- 徐芮马秀丽
- 关键词:植物多样性
- 晋江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被引量:1
- 2014年
- 采用GIS连片性分析方法确定评价单元(可整治区),共135个,占基本农田面积的59.92%;运用综合评价方法与限制因素组合法,探讨研究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时序与模式分区.结果显示:晋江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分为近、中、远期整治区,分别占可整治区面积的29.55%,32.30%,38.15%;建设模式分为土地平整工程重点建设区、灌溉与排水工程重点建设区、田间道路工程重点建设区,分别占可整治区面积的32.91%,40.27%,26.82%.研究方法可为县域土地整治规划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提供借鉴.
- 谭建金禤虹杏廖善刚金旭
- 关键词:高标准基本农田
- 基于Landsat TM影像的福建省城乡城乡用地扩张时空特征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基于2000年、2005年和2010年TM影像、2013年的SPOT影像、相关部门基础地理数据,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技术提取了2000年、2005年和2010年福建省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信息,利用城乡建设用地扩张强度指数、扩张速度指数和相对变化率分析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的幅度、速度;利用Moran's I指数、LISA指数和Gi指数分析空间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10 a间福建省城乡建设用地总体上处于加速扩张的状态,扩张总面积为2 231.199 0 km^2,年平均增长率为7.97%,但在2000年至2005年、2005年至2010年2个时间段内呈现不同的增长趋势,其中前5 a的扩张速度明显高于后5 a,10 a间全省各设区市中增长较快的有福州市和厦门市,其增长速率均超过了全省平均增长速率.通过对两个时期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值的空间相关分析显示,2000年至2010年间福建省城乡建设用地的扩张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LISA集聚图显示10 a间福建省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在显著性水平范围内,集聚形式以高至高集聚、低至低集聚为主.
- 傅滨桢陈松林
- 关键词:建设用地扩张
- 基于RS和GIS的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以厦门市同安区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在RS和GIS软件的支持下,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获得厦门城市边缘区——同安区2000年和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从结构变化、数量变化和类型转移3个方面分析了同安区2000-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以林地和园地为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研究期内土地利用数量变化呈现"三增四减",园地、工矿用地和居住交通用地面积呈现增加的趋势,其余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均呈现减少的趋势,土地利用类型主要转向园地、工矿用地和居住交通用地。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人口增长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 廖苗陈松林韦素琼廖善刚
- 关键词: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变化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 宁化县紫色土侵蚀区治理年限对不同治理模式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以宁化县紫色土侵蚀区4种主要治理模式的植物群落调查资料为基础,采用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与对照区相比,各治理样地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丰富度和均匀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植物群落结构趋于复杂稳定。2)随着演替的进展,群落多样性指数在乔灌草混交及封禁治理模式增大,但在油茶园改造模式中变化不明显。3)经济林模式治理年限短,受人为干扰强烈,植物多样性差异较大,其随治理年限的变化有待于进一步观察。4)植物多样性与植物生长型的关系: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在治理初期为草本层大于灌木层,随着群落演替的进展,灌木层逐渐大于草本层;均匀度指数的变化,在油茶园改造及乔灌草混交模式中草本层大于灌木层,而在经济林和封禁模式中,多表现为灌木层大于草本层。因此,后续治理应注意:侵蚀劣地的生态恢复必须进行科学的人为干预,生物措施应合理配置乔灌草物种数和个体数,对树种单一的群落需进行补植修复;针对不同治理阶段和治理模式,生态恢复侧重点要有差异。
- 谭建金陈松林禤虹杏黄锦祥廖善刚
- 关键词:生态恢复水土流失植物多样性
- 紫色土丘陵区生态恢复模式与土壤性质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探讨不同治理措施(林地采用等高草带、乔灌草、封禁等措施,园地采用隔坡梯田、水平梯田、梯田+竹节沟等措施)对植被恢复和土壤性质的影响,并对植物多样性和土壤性质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治理措施对植物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土壤性质都有较大影响。林地以林草+封禁措施效果最佳,其次是乔灌草措施;园地以隔坡梯田的综合效益最好,再次是水平梯田。在紫色土丘陵地区侵蚀地植被和土壤恢复时,以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并用为宜,如隔坡梯田+乔灌草模式。
- 熊伟魏胜龙陈志彪陈志强
- 关键词:紫色丘陵区治理措施植物多样性土壤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