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202175)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张建伟刘宝林胡克王建冯娟更多>>
相关机构:青岛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青岛市公共领域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地下水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植被
  • 1篇地面沉降
  • 1篇地热尾水
  • 1篇地下水位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灾害
  • 1篇盐湖卤水
  • 1篇植被
  • 1篇溶质
  • 1篇上海城区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采
  • 1篇水层
  • 1篇水质
  • 1篇盆地
  • 1篇危险性
  • 1篇污染
  • 1篇截渗

机构

  • 6篇青岛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4篇张建伟
  • 2篇王建
  • 2篇胡克
  • 2篇赵全升
  • 2篇冯娟
  • 2篇刘宝林
  • 1篇张建伟
  • 1篇许颖
  • 1篇郭鑫

传媒

  • 1篇干旱区资源与...
  • 1篇长江流域资源...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地理科学
  • 1篇地下水
  • 1篇水土保持

年份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崂山地区青山滑坡地质灾害发生机理及其危险性
2016年
针对崂山地区典型的青山滑坡地质灾害点,开展滑坡发育特征和地质环境调查,分析了与滑坡发生相关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等条件。综合各因素分析得出青山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机理为:稳定性差的边坡在人类工程活动和强降雨条件下,使原有的力学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导致滑坡灾害的发生。进行了灾害体稳定性评价,结果显示其稳定性较差,再次发生灾害的概率大,危险性大。
张建伟张建伟高擎路忠诚宋红志马玉亮
关键词: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
柴达木盆地盐湖卤水层给水度分布变化特征被引量:4
2017年
选择柴达木盆地马海盐湖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区布置给水度采样点11处,采样深度1.61~148.5 m,采集给水度样品75件。结合研究区以往37处采样点的72个测试数据,共计取得48处采样点145个测试数据。根据给水度实测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柴达木盆地马海盐湖卤水层给水度分布变化。其主要特征表现为:1给水度在水平方向上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卤水层WⅠ至WⅤ的给水度分别介于0~0.263 5、0.009 4~0.209 9、0~0.277 8、0.006 2~0.135 9、0~0.107 7。在采样点MHK-022~MHK-026处,各卤水层给水度值较小,均小于0.06。在盐湖东北部,各卤水层给水度值较大,均大于0.08。2给水度在垂直方向上受地层静压力的影响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减小,上部卤水层WⅠ的给水度均值为0.105,下部卤水层WⅤ的给水度均值已降至0.038 7,不足卤水层WⅠ给水度均值的40%。3给水度在垂直方向上还表现出旋回性的变化特征,这种沉积旋回的出现可能是对成盐期间气候波动的反映。
赵全升胡舒娅冯娟张建伟
关键词:给水度
大沽河下游地区地下水及地表植被对截渗墙的响应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解大沽河下游地区在建设地下截渗墙之后对地下水位、水质及地表植被的影响,在野外调查、观测及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利用地学理论、数理统计方法及3S技术,对该地区浅层地下水位、水质时空变化及其对NDVI指数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大沽河下游地区年内地下水位呈现出单峰单谷曲线,最高水位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是9~10月,最低水位发生频率最高的时期是6~7月。截渗墙明显起到了涵养水源的作用,抬升了截渗墙北侧的地下水位,平复了截渗墙的地下水漏斗。2)至2011年截渗墙北侧地下水中Cl-含量下降明显,水质变好。3)研究区域NDVI总体呈逐渐增加的态势,一定程度上表明区域植被覆盖状况明显增加。
郭鑫赵全升张建伟冯娟许颖
关键词:截渗墙地下水位水质NDVI
长江口海岸带地动型海平面变化及定量计算
2016年
面对影响全球的海平面变化问题,专门研究地动型海平面变化特征,其主要表现为垂直水平方向的大地水准面变化,即三个主导因素为地面沉降、构造作用、沉积作用,地动型海平面的变化是该三因素共同作用的叠加结果。分析典型研究区长江口海岸带的地质环境条件,利用三因素的关系模型和数据等值线,定量计算了1980~1995年、1996~2001年、2002~2006年的地动型海平面变化量,结果表明:城市建设区的地动型海平面变化量总体比非城区偏大,近海岸线区域地动型海平面变化量比城市建设区偏低;1996~2001年是地动型海平面变化量最大的时期。
张建伟胡克刘宝林王建路忠诚
关键词:长江口
基于QUAL-Ⅱ模型的地热尾水溶质污染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13年
在东营地区广利河某段开展了地热尾水溶质弥散试验,获得监测断面的相关数值,采用河流水质综合模型(QUAL-Ⅱ)对尾水在河流中的弥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预测。求取弥散参数D为12 m2/s,模拟结果显示:单一点地热尾水排往河流中,对河流水质贡献不大,除排放口有影响外,尾水对整个河流的生态环境没有大的污染和破坏;预测多个尾水排放源排往同一河流时,尾水溶质的累积作用是明显的,相对影响较大区域在排放源0~40 m范围,距排放源大于200 m时,尾水的排入对河流水质影响已较轻微。建议在地热尾水排放点分散布设,降低尾水对河流水质的影响。
张建伟
关键词:地热尾水数值模拟
上海城区地面沉降及其对地下水采灌量的响应被引量:10
2016年
上海城区地面沉降主要是由超采地下水、松散沉积地层压实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并引发多种次生灾害。F4分层标监测数据指示的地面沉降情况,显示上海城区地面沉降表现为总体具有非线性变化的规律,特别是1980年代以来,表现出垂向逐渐增大的特点,在空间上也不断扩展,直至2001年才始有缓和的趋势。在不同时段,随地下水开采量及开采层次的变化,上海城区地面沉降表现出不同的特征。结合1990~2009年20年内第四含水层地下水采灌量数据,得出地面沉降对地下水采灌量的响应关系为:地下水开采量增加,地层沉降量增大;地下水开采量减少,地层沉降量减小,但地面沉降相对于地下水开采具有滞后性;随着逐年的回灌,地层沉降量减小,且地下水回灌效果与回灌层位有直接关系。
张建伟胡克岳玮刘宝林王建高擎
关键词:地面沉降地下水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