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2006GG2202015)

作品数:15 被引量:61H指数:5
相关作者:宋文刚白波赵莉李金国王海英更多>>
相关机构:泰山医学院山东农业大学济宁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科技攻关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细胞
  • 5篇树突
  • 5篇树突状
  • 5篇树突状细胞
  • 4篇缺血
  • 4篇脑缺血
  • 3篇受体
  • 3篇免疫
  • 3篇肝炎
  • 3篇病毒
  • 2篇蛋白
  • 2篇凋亡
  • 2篇再灌注
  • 2篇灶性
  • 2篇灶性脑缺血
  • 2篇妊娠
  • 2篇生物学
  • 2篇鼠脑
  • 2篇逃逸
  • 2篇缺血再灌注

机构

  • 15篇泰山医学院
  • 2篇济宁医学院
  • 2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附...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作者

  • 9篇宋文刚
  • 7篇白波
  • 4篇赵莉
  • 3篇张秋玲
  • 3篇王海英
  • 3篇李金国
  • 2篇陈小娱
  • 2篇常维山
  • 1篇王茜
  • 1篇徐蕴
  • 1篇翟静
  • 1篇胡景霞
  • 1篇万宝美
  • 1篇陈京
  • 1篇谢娟
  • 1篇刘永庆
  • 1篇张敬美
  • 1篇范华
  • 1篇侯刚
  • 1篇徐英萍

传媒

  • 3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组织工程...
  • 2篇国际生殖健康...
  • 2篇中华行为医学...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生物化学与生...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泰山医学院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7篇2008
  • 4篇2007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调节性树突状细胞研究进展被引量:5
2009年
白波宋文刚
关键词:调节性树突状细胞免疫调节调节性T细胞
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介导的免疫逃逸作用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树突状细胞可借助其表面的一种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对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发挥免疫调节作用,Toll样受体是某些病原微生物借以逃逸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靶分子,本文主要探讨Toll样受体的结构及功能、及其与病毒的相互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 1980-01/2007-03期间有关树突状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及DC-SIGN受体结构、功能及相互关系文献,检索词“TLRs,DC-SIGN,antiviral immunity,HBV,HCV”,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选取树突状细胞表面Toll样受体和DC-SIGN及其抗感染免疫的相关文献,删除与Toll样受体或DC-SIGN抗感染免疫相关性不大的文献。资料提炼:共检索到65篇相关文献,33篇符合纳入标准。排除32篇文献中,12篇是与选取标准无关的研究,20篇属于重复研究。资料综合:目前已发现13种Toll样受体家族成员,其中11种表达于人类细胞。Toll样受体不同程度的表达于淋巴细胞、白细胞以及包括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在内的单核吞噬细胞表面。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等抗原提呈细胞上Toll样受体,构成一类独特的模式识别受体,是免疫应答的重要参与者,它能选择性识别侵入机体的病原微生物所携带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诱导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活化与成熟,产生细胞因子,引发针对病原微生物的适应性免疫应答。DC-SIGN与树突状细胞上Toll样受体之间有交叉联系,而这些交叉联系可导致免疫细胞活化或T细胞抑制。对于Toll样受体和DC-SIGN在人类肝炎病毒和艾滋病病毒-1感染过程中的作用了解尚浅。结论:Toll样受体在一些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赵莉宋文刚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TOLL样受体肝炎病毒免疫逃逸
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培养方法的建立及其表型分析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探讨体外分离培养大鼠间充质干细胞(MSC)的方法,并对其进行表型鉴定及黏附分子测定。方法采用全骨髓直接贴壁法获得原代大鼠骨髓MSC,差速贴壁结合消化控制法纯化细胞,Ⅰ型胶原作为细胞外基质扩增MSC;镜下观察细胞生物学形态及生长状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第4代MSC的细胞周期,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其进行表型鉴定与细胞黏附分子检测。结果原代培养的MSC呈圆形、梭形、多角形等,24h内即可见少量细胞体壁伸展,7~8d左右可达90%融合,纯化扩增后的MSC呈均匀一致的长梭形,24h内细胞已基本贴壁,传代周期为5d左右。流式细胞术检测显示,第4代MSC约有80%处于G0/G1期。免疫细胞化学显示,MSCCD34、CD45表达阴性,CD29、CD105、CD166、VLA-4、P-selectin表达阳性。结论本实验方法能很容易地获得大量高纯度的MSC,并表达一定的黏附分子,为MSC进一步临床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王超徐蕴宋文刚常维山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型黏附分子
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研究被引量:6
2008年
李金国白波
关键词:脑缺血线栓法MCAO
Apelin系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作用机制被引量:1
2008年
血管紧张素受体AT-1相关的受体蛋白(APJ)是G蛋白耦联受体(GPCRs)成员之一。APJ及其内源性配体Apelin(APJ endogenous ligand)在中枢和外周广泛分布,在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及免疫系统等都有重要的的生物学效应。Apelin系统已经成为新药研制非常有意义的靶点。
张敬美白波
关键词:G蛋白耦联受体APELIN
自然杀伤细胞活化性受体与妊娠
2008年
蜕膜自然杀伤(dNK)细胞是构成妊娠早期子宫蜕膜最主要的淋巴细胞,表型CD56superbrightCD16-CD9+,功能明显区别于外周血NK细胞,通过分泌产生各种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在局部发挥着重要的免疫调节功能,以维持胎盘正常生成,进而保证母体和胎儿的健康。综述了利用人类标本观察到的子宫NK细胞所特有的功能,重点论述了NK细胞活化性受体与蜕膜基质细胞、滋养层细胞上的配体相互作用,介导dNK处于活化状态,而这种活化并不表现为细胞毒活性,而是通过分泌调节因子和各种生长因子,在维持健康妊娠中发挥积极作用。
杨华胡景霞宋文刚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蜕膜妊娠
肝炎病毒利用DC-SIGN逃逸机体免疫作用
2007年
DC-SIGN是DC表面识别多种病原微生物的受体.一方面,DC借助DC-SIGN对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另一方面,DC-SIGN又成为某些病原微生物如肝炎病毒借以逃逸机体免疫防御功能的靶分子.我们就DC-SIGN的结构及功能、与病毒的相互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赵莉宋文刚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DC-SIGN肝炎病毒免疫逃逸
针刺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脑细胞内钙稳态的影响及脑保护的机制探讨被引量:10
2008年
目的探讨针刺对抗脑缺血再灌注所致脑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SD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于脑缺血30m in再灌注30m in时给予针刺干预,于再灌注72h处死动物取材,分别作脑细胞内游离钙、CGRP和脑细胞凋亡的检测。结果针刺干预组与单纯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脑细胞内游离钙明显降低(P<0.05),CGRP的表达明显增强(P<0.05),脑细胞凋亡数目明显减少(P<0.05)。结论针刺通过调节钙稳态及介导CGRP的分泌,减少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细胞的凋亡,增强脑组织对脑缺血缺氧的耐受性。
张秋玲谢娟王海英李金国陈小娱李鸣白波
关键词:针刺脑缺血再灌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针刺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后针刺对脑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的保护作用及保护机制。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针刺水沟、百会二穴,通过Rhodamin123荧光染色、TUNEL原位标记及电镜观察,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后24h及48h检测脑细胞线粒体跨膜电位、线粒体超微结构及脑凋亡细胞的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Rhodamin123的荧光强度增强,术后24h是(961.27±34.22),48h是(1231.23±121.54),与假手术组(782.82±57.24)比较明显增高(P〈0.05);针剌干预后Rhodamin123的荧光强度术后24h是(808.44±56.23),48h是(954.25±35.11),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明显下降(P〈0.05);脑缺血再灌注后24h凋亡细胞是[(26.12±2.75)个/视野],48h凋亡细胞是[(41.24±4.73)个/视野],与假手术组[(3.56±0.92)个/视野]比较明显增加(P〈0.05),针刺干预后24h[(19.88±3.32)个/视野]与48h[(33.23±3.81)个/视野]凋亡细胞数量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明显减少(P〈0.05);脑缺血再灌注后线粒体膜肿胀、崩解,内嵴断裂,中毒颗粒增加,针刺干预后线粒体的非特异性改变明显减轻。结论针刺能够稳定线粒体膜的通透性,减少线粒体跨膜电位的耗散,减少缺血再灌注后脑细胞凋亡,增加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
张秋玲白波孙凤香王海英陈小娱王晓哲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线粒体跨膜电位凋亡细胞
MHC Ⅱ类分子的非经典生物学活性被引量:1
2008年
MHC Ⅱ类分子的"经典"作用主要是它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如抗原的加工处理和提呈及CD4+T细胞的发育和效应发挥。近年来,MHC Ⅱ类分子的"非经典"作用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如它所介导的信号转导过程、细胞凋亡、与生物行为的关系研究等。
赵莉白波宋文刚
关键词:MHCII类分子信号转导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