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875112)

作品数:30 被引量:151H指数:8
相关作者:陈龙江浩斌赵景波贝绍轶黄晨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江苏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交通运输工程
  • 29篇机械工程
  • 7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9篇电动
  • 16篇电动助力
  • 16篇电动助力转向
  • 16篇助力转向
  • 16篇EPS
  • 13篇汽车
  • 10篇电动汽车
  • 10篇悬架
  • 7篇主动悬架
  • 7篇车辆
  • 6篇仿真
  • 5篇神经网
  • 5篇神经网络
  • 4篇电动助力转向...
  • 4篇助力转向系统
  • 4篇转向系
  • 3篇神经网络控制
  • 3篇网络控制
  • 3篇模糊神经
  • 3篇模糊神经网络

机构

  • 15篇江苏技术师范...
  • 14篇江苏大学
  • 2篇江苏理工学院
  • 1篇东北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上海汽车集团...

作者

  • 14篇陈龙
  • 10篇江浩斌
  • 8篇赵景波
  • 7篇黄晨
  • 7篇贝绍轶
  • 6篇袁传义
  • 6篇周冰
  • 4篇张孝良
  • 4篇刘海妹
  • 4篇汪若尘
  • 3篇刘成晔
  • 3篇冯俊萍
  • 3篇张焱
  • 3篇夏天
  • 2篇黄学勤
  • 2篇张兰春
  • 2篇王志忠
  • 2篇聂佳梅
  • 2篇袁朝春
  • 1篇倪彰

传媒

  • 7篇科学技术与工...
  • 4篇农业机械学报
  • 3篇电机与控制学...
  • 2篇机械工程学报
  • 2篇系统仿真学报
  • 1篇振动.测试与...
  • 1篇汽车技术
  • 1篇汽车工程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液压与气动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噪声与振动控...
  • 1篇江苏大学学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Chines...
  • 1篇重庆理工大学...
  • 1篇中国科技论文

年份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0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电动汽车EPS助力工况柔性PID控制及试验被引量:3
2011年
建立了汽车3自由度转向模型和EPS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助力工况的无缝车速助力模式和柔性PID控制器。柔性PID控制器可根据控制误差大小,判断系统误差所在的运行状态,实时调整控制器结构和控制参数。分别在车速为20 km/h、30 km/h和40 km/h情况下进行蛇行仿真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柔性PID控制与无控制和原车控制相比,转向轻便性提高。
赵景波贝绍轶陈龙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PID控制
机动车协商模型与分岔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在环行交叉路口交通流中,由于行驶目的的不同存在三种类型冲突.为了真实模拟人类的自治性和智能性,先将机动车建立为一个含有驾驶员模型的智能体,再耦合环行交叉口的元胞自动机模型组成多智能体系统.在总结每种类型交通冲突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提出通过优先级策略和动态协商机制消解机动车智能体相互之间的冲突问题.以某中小城市城的典型环行交叉路口交通流量为样本数据,对比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并且进一步研究了交通流的分岔特性,发现一定条件下流量的周期分岔和混沌现象.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所建模型符合实际情况,并且内环发生冲突越严重车流量越低,随着机动车属性参数k和p的变化,系统从稳定走向分岔再到混沌.
黄晨陈龙毕勤胜江浩斌
关键词:多智能体元胞自动机协商分岔
纯电动汽车悬架系统设计与平顺性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针对在改装某款纯电动汽车时出现的由于车身质量与质心位置发生变化,而导致悬架与车身匹配程度降低,使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与行驶平顺性受到破坏的问题,以机械动力学软件ADAMS为平台,对前悬进行建模以及优化,对比优化前后的整车行驶平顺性,以验证平顺性得到改善。试验结果表明,整车的行驶平顺性得到改善。该方法可以缩短电动汽车研发时间、节约研发经济成本,对设计采用传统汽车悬挂系统的电动汽车有一定参考价值。
倪彰王凯鹿麟祥赵景波
关键词:电动汽车平顺性
传感器/执行器失效的电动汽车EPS鲁棒容错控制被引量:2
2012年
针对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同时存在参数不确定性、传感器故障和执行器故障的情况,建立了EPS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系统的鲁棒容错控制器。设计的控制器既保证系统在传感器和执行器正常工作及发生故障时闭环系统的完整性,又保证系统在参数不确定性下的鲁棒稳定性。对EPS系统进行容错控制,针对传感器和执行器的不同故障隶属度情况进行了仿真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进一步完善了EPS系统的可靠性和鲁棒性。
周冰刘海妹冯俊萍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传感器执行器鲁棒容错控制
基于模糊控制的EPS车辆操稳性仿真与台架试验被引量:7
2012年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直接影响到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建立了汽车二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和EPS模型,包括转向盘和转向柱输入轴子模型、电动机模型、输出轴子模型和齿条子模型,设计了EPS模糊控制系统结构及其控制策略。模糊控制器依据汽车行驶速度、转向盘操纵转矩与理想操纵转矩之差及其变化率得到助力转矩。进行了转向盘转角角阶越输入仿真计算和EPS台架试验验证,经过模糊控制的EPS车辆最大操纵转矩下降了42.74%,提高了车辆转弯时的操纵轻便性,结果证明了模型的正确性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袁传义刘成晔王奎洋
关键词: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模糊控制操纵稳定性台架试验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汽车EPS系统参数优化设计被引量:2
2011年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与汽车性能的协调是其装车时考虑的首要因素之一。应用多体动力学软件ADAMS建立电动助力转向及汽车动力学模型,提出兼顾转向轻便性和汽车侧向行驶稳定性的目标函数。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PSO)对EPS系统参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解。最后,进行仿真分析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EPS参数全局优化后,转向盘操纵力矩峰值降低32.2%,侧向加速度峰值降低29.1%,最大超调量降低41.5%,汽车转向轻便性和侧向行驶稳定性均得到明显改善。
赵景波贝绍轶张兰春陈大宇
关键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EPS粒子群优化
汽车EPS回正工况模糊PID控制及试验被引量:6
2011年
汽车转向盘回正时,存在回正不足和回正超调现象.为了增强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回正性能,建立了EPS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汽车三自由度转向模型,设计了回正工况的模糊PID控制,进行了仿真分析和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对回正工况采用模糊PID控制后,30 km/h时的最终残留角为6°,得到改善,60 km/h时的"摆头"现象得到明显抑制,回正不足或回正超调控制得到改善;满足系统的回正性能,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能和驾驶手感.
赵景波贝绍轶陈龙
关键词:汽车电动助力转向模糊PID控制
电动汽车EPS曲线型助力特性的设计及试验被引量:18
2011年
为了研究助力特性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和转向路感的影响,建立电动助力转向(EPS)系统动力学模型和汽车三自由度转向模型,设计转向盘力矩函数和车速感应函数,确定曲线型助力特性曲线的参数和形式。基于某微型轿车设计实车试验系统,进行原地转向试验、双纽线试验和蛇形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曲线型助力特性可以在转向轻便性和路感之间达到一个较理想的平衡点;原地转向试验的转向轻便性峰值和标准差分别提高48.11%和49.65%,双纽线试验的转向轻便性峰值和标准差分别提高60.03%和57.84%,蛇形试验的转向轻便性峰值和标准差分别提高41.94%和41.36%;EPS控制有效提高了汽车的转向轻便性,降低了驾驶员的疲劳强度。
赵景波周冰李秀莲贝绍轶
关键词:电动汽车电动助力转向轻便性路感
增程式电动汽车电驱动系统多模式切换控制研究
针对增程式电动汽车(Range-Extended Electric Vehicle,RE-EV)电驱动系统电动机驱动和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能量传递问题,建立了驱动电机动力学、动力电池动力学和增程器动力学,设计了电动低速...
赵景波贝绍轶冯俊萍
关键词:电驱动系统切换控制
文献传递
车辆底盘系统的快速原型仿真平台设计被引量:1
2013年
在介绍快速原型仿真原理及dSPACE系统的基础上,设计了通用性较高的车辆底盘集成控制器开发平台。硬件部分是由单板系统MicroAutoBox作为控制器和Rapidpro通用模块用于信号调理与功率驱动组成,执行机构为EPS无刷直流电机和SAS步进电机。利用simulink/stateflow软件建立数字调节器模型,通过RTI模块用图形化方式对所有I/O接口进行设置,实现与dSPACE的通讯,RTW将所建模型自动生成C语言代码编译器下载。实车试验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可快速得到满足控制需求的硬件电路以及控制软件代码,在达到较为理想控制效果的基础上能显著缩短控制器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黄晨陈龙袁朝春江浩斌陈月霞
关键词:DSPACE仿真平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