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1253G052)

作品数:6 被引量:32H指数:4
相关作者:韦福雷胡彩梅李秀春鞠耀绩吴莹辉更多>>
相关机构:黑龙江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省域
  • 3篇能源
  • 2篇影响因素
  • 2篇中国省域
  • 2篇碳排放
  • 2篇能源效率
  • 2篇城镇化
  • 1篇低碳
  • 1篇低碳城市
  • 1篇低碳发展
  • 1篇地产
  • 1篇中国城
  • 1篇中国城镇化
  • 1篇中国能源
  • 1篇中国能源产业
  • 1篇能源产业
  • 1篇面板数据
  • 1篇面板数据模型
  • 1篇金融
  • 1篇金融支持

机构

  • 5篇黑龙江科技大...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黑龙江大学

作者

  • 6篇韦福雷
  • 5篇胡彩梅
  • 2篇李秀春
  • 1篇张永宾
  • 1篇赵淑英
  • 1篇鞠耀绩
  • 1篇王莉
  • 1篇房红
  • 1篇姜明君
  • 1篇付伟
  • 1篇吴莹辉

传媒

  • 3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开放导报
  • 1篇金融论坛
  • 1篇资源与产业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中国省域能源效率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2014年
运用基于投入导向规模报酬不变的Super-SBM模型,将燃料燃烧工业废气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测算1998—2009年中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能源效率。并进一步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研究中国省域能源效率的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省域能源效率存在较大差异,东部地区能源效率均值最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低;中国省域能源效率的空间集聚特征在不断减弱,说明相邻地区之间的能源投资、能源技术开发以及能源政策等方面的相互影响在不断降低。
韦福雷胡彩梅李秀春张永宾房红
关键词:能源效率
如何推进特大城市低碳发展
2016年
特大城市是减排的重要领域。中国特大城市低碳发展中存在消费碳排放量被低估、建筑碳排放量居高不下、低碳出行难、"低碳城市"还处于摸索阶段等困境。因此,亟需构建低碳城市评价体系、建设城市之间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机制、加大绿色建筑推广力度、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特大城市的低碳发展。
韦福雷姜明君
关键词:低碳城市碳排放
中国城镇化发展水平测度与空间差异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城镇化发展问题是当前政府、学术界等各方面关注的焦点。在此背景下,基于城镇化的发展内涵,构建了城镇化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熵权法对各个指标赋予权重,得出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综合城镇化水平的得分和排名。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分析了中国省域综合城镇化发展水平的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性。研究发现,中国省域城镇化发展空间集聚特征显著,但空间溢出效应有限。从空间布局的角度提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建议,以期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宏观规划布局提供借鉴。
胡彩梅韦福雷李秀春李天苗
关键词:城镇化
省域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及影响因素被引量:16
2013年
本文运用2007~2011年中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分析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省区城镇化金融支持综合效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金融资源在城镇化建设中没有实现最优配置,其主要原因是规模效率偏低。在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的各种影响因素中,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和区位因素显著影响金融支持城镇化资源配置效率,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有利于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的提升。城镇化建设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东部地区城镇化金融支持效率并不比中西部地区高。
韦福雷胡彩梅鞠耀绩
关键词:城镇化金融支持房地产业
中国省域能源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运用基于投入导向规模报酬不变的超效率DEA模型,将燃料工业废气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在对1998—2009年中国30个省区能源效率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将空间因素纳入研究框架,构建了基于空间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空间Durbin模型,综合考虑空间效应、城市化水平、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等因素对中国省域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化水平、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效率的主要因素,且这些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胡彩梅付伟韦福雷
关键词: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空间溢出效应
中国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4年
运用Super-SBM模型对中国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进行测算,构建VAR模型,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研究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多数年份中国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综合效率基本上是有效的;碳排放与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存在长期动态均衡关系;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对碳排放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碳排放量的波动主要由其自身因素决定,但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占30%左右。从能源产业技术创新的视角提出中国降低碳排放的对策建议。
胡彩梅韦福雷吴莹辉王莉赵淑英
关键词: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碳排放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