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971695)

作品数:17 被引量:212H指数:9
相关作者:杨改河韩新辉佟小刚冯永忠张笑培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省循环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9篇土壤
  • 8篇退耕
  • 6篇有机碳
  • 6篇植被
  • 6篇土壤有机
  • 6篇土壤有机碳
  • 6篇退耕还林
  • 6篇丘陵区
  • 6篇黄土丘陵
  • 6篇黄土丘陵区
  • 5篇植被恢复
  • 4篇退耕还林地
  • 4篇林地
  • 3篇生态
  • 3篇土壤全氮
  • 3篇全氮
  • 3篇黄土高原
  • 2篇纸坊沟流域
  • 2篇生态旅游
  • 2篇碳库

机构

  • 17篇西北农林科技...
  • 10篇陕西省循环农...
  • 5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 1篇陕西理工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
  • 1篇西藏农牧科学...

作者

  • 16篇杨改河
  • 9篇韩新辉
  • 5篇张笑培
  • 5篇冯永忠
  • 5篇佟小刚
  • 4篇梁爱华
  • 4篇赵发珠
  • 3篇宗洁
  • 3篇王和洲
  • 3篇杨慎骄
  • 3篇任广鑫
  • 3篇王平平
  • 3篇杜约翰
  • 2篇康乐
  • 2篇张杨
  • 1篇杜英
  • 1篇周鹏
  • 1篇加央旦培
  • 1篇朱会利
  • 1篇白宇

传媒

  • 4篇西北林学院学...
  • 2篇水土保持研究
  • 2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草地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年份

  • 2篇2013
  • 4篇2012
  • 6篇2011
  • 5篇2010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库管理指数对退耕还林土壤有机碳库变化的指示作用被引量:21
2013年
探讨了黄土丘陵区退耕种植10~40a柠条、沙棘、刺槐林地土壤有机碳库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退耕期延长,100cm深土层总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均呈显著增加趋势,但退耕10a 0~40cm浅层土有机碳库既有显著增加,40~100cm深层有机碳库到退耕20~40a才显著提高.3种还林地碳库活度和活性有机碳占总有机碳比例并未随土壤有机碳库增加而持续增长,而是在各土层间分别维持在0.35~0.75和0.25~0.42;碳库管理指数不仅随退耕期延长与土壤有机碳库变化一致,即在浅层土呈直线快速增加,在深层土以指数函数相对缓慢增长,而且与有机碳库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此外,对比其他碳库指标,到退耕40a时仅碳库管理指数与土壤总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在不同林地差异变化一致,均为刺槐>沙棘>柠条,说明碳库管理指数能够良好的指示退耕还林土壤有机碳库的变化.
佟小刚韩新辉杨改河冯永忠任广鑫梁爱华康迪
关键词:退耕还林土壤有机碳碳库管理指数黄土丘陵区
陕北典型退耕还林区林下草本物种生态位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基于样方法进行不同资源位的群落调查,并用群落物种多样性、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和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分析了安塞县典型退耕区16种不同退耕模式及年限群落林下草本物种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乔木林下草本群落物种多样性高于灌木林。生态位宽度以达乌里胡枝子和阿尔泰狗娃花最大,它们的Shannon-Wiener(Bs-w,i)和Levins(Bl,i)指数分别为0.89、0.83和0.64、0.58。生态位宽度较大的种间生态位重叠程度大,如阿尔泰狗娃花、铁杆蒿、长芒草等。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相似比例值并不一致。生态位相似性比例小于0.5的种对有174对,约占种群总对数的91.6%,说明种群对环境需求有较大的差异,各种群能较好地共生于群落中。
赵发珠韩新辉杨改河杜约翰康乐
关键词:退耕还林群落多样性生态位宽度生态位重叠
黄土丘陵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养分效应被引量:15
2010年
以黄土高原沟壑区纸坊沟流域为例,选择农田(大豆)为对照,分析不同林龄(12、25、30 a)刺槐、油松、苹果、柠条、沙打旺等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质等的特征。结果表明,黄土高原沟壑区纸坊沟流域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各层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随深度增加而递减,且有一定的表聚性,其中刺槐表聚性表现最明显。几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均能够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改善土壤肥力,其中尤以刺槐的效应最为明显。
张杨梁爱华王平平杨改河张笑培
关键词:黄土高原纸坊沟流域植被恢复模式
植被恢复土壤抗蚀性响应及其评价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以农地为对照,对黄土高原西部地区陕西千阳天然次生林侧柏(B),20年(C20)和5年(C5)生刺槐林,撂荒5年(H5)、苜蓿草地(M)5种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结构特性及抗蚀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结构系数、土壤有机质含量、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提高。以模糊隶属度函数模型对研究区域抗蚀性定量评价,不同植被类型土壤抗蚀性指数分别为:侧柏0.92,20年刺槐0.82,5年刺槐0.62,5年撂荒地0.49,苜蓿0.46,农地0.20。土壤抗蚀性大小顺序为:侧柏>刺槐20>刺槐5>荒5>苜蓿>农地。通过不同的植被恢复,土壤抗蚀性比对照有了明显提高,土壤生态功能得到改善。
张笑培杨改河王和洲杨慎骄宗洁
关键词:土壤侵蚀抗蚀性植被恢复
黄土丘陵区几种退耕还林地土壤固存碳氮效应被引量:18
2012年
探讨了黄土丘陵区退耕10a和30a的柠条、刺槐、油松及侧柏林地0~60cm不同土层有机碳、氮数量和分布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相比坡耕地,退耕还林10a后,仅侧柏与油松林地各土层有机碳、氮含量和密度显著提升。退耕还林30a与10a相比,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增幅表现为侧柏>油松>刺槐>柠条,总体0~60cm土层碳固存速率分别达到1.06、0.71、0.43、0.36mgC·hm-2·a-1;氮固存速率以刺槐最高,达到0.051mgN·hm-·2a-1,其他还林地固存氮速率接近,为0.014~0.026mgN·hm-·2a-1。30a还林有机碳的增加主要来自0~20cm土层,平均贡献达51.9%,而全氮增加除刺槐林地外,主要来自40~60cm土层,平均贡献达42.5%。各还林地C/N仅在0~20cm表层均有显著提高,但有机碳与氮均表现出显著的回归相关性。综上,长期退耕还林地能够固存碳氮,且以侧柏林地提升有机碳库较佳,而刺槐林地提升氮库较好。
韩新辉杨改河佟小刚冯永忠任广鑫赵发珠杜约翰
关键词:退耕还林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黄土丘陵区
纸坊沟流域退化土壤碳氮关系对植被恢复的时空响应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植被次生演替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黄土丘陵沟壑区纸坊沟流域退化土壤碳、氮关系对植被恢复的时空响应,旨在揭示坡耕地退化土壤植被恢复后土壤中碳、氮运移规律,为人工干预下群落的演替和土壤的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与农地相比,植被恢复显著增加了土壤有机碳(SOC)和总氮(STN)的含量,且增加了其有效性,即活性有机碳(LOC)和碱解氮(SLN)的含量,后者变化幅度大于前者的。恢复12a以上人工林的0~20cm土层相比农地其C/N增加,而20~40cm和40-60cm土层的降低。SOC和LOC含量随恢复年限增加呈非直线上升,而STN和SLN含量随恢复年限增加呈直线上升。在土壤剖面上,0~20cm土层SOC和STN含量的增加主要与恢复年限有关,而20-40cm和40-60cm这2层主要与植被类型有关。在退耕土壤SOC的增加及其活化方面,均呈现出乔木〉灌木〉撂荒的趋势;自然恢复有利于STN的恢复,人工乔木和灌木林更有利于贫瘠退化土壤的SLN即可利用N的恢复。植被恢复显著优化了土壤SOC和STN之间的直线相关性,同一植被类型随恢复年限的增加相关性略有增加。人工干预恢复是短时间内加速土壤碳贮存,恢复土壤营养有效性和降低温室效应的首选。
梁爱华韩新辉张扬王平平杨改河
关键词: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土壤有机碳土壤全氮
黄土沟壑区植被恢复中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响应及其评价被引量:8
2010年
为了解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以农地为对照,通过对侧柏天然次生林、不同林龄刺槐人工林、荆条灌丛和苜蓿草地6种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生物学特性的探索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不同的植被恢复类型土壤生物学特性均有明显增强,土壤微生物量及土壤酶活性显著提高。采用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磷和尿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7项指标计算该区域土壤生物学特性,进行土壤生物学特性等量评价。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大小顺序为:30年刺槐、20年刺槐、侧柏、荆条、5年刺槐、苜蓿、农地。该区采用刺槐恢复模式效果较优于苜蓿及荆条、侧柏模式。
张笑培杨改河王和洲宗洁杨慎骄
关键词:黄土沟壑区土壤生物学性质植被恢复
陕北安塞县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研究退耕还林前后近30年陕西省安塞县的降雨量、蒸发量、径流量和含沙量等水文因子的变化特征,并揭示其变化趋势,为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效益的客观评价提供参考。【方法】根据安塞站近30年(1980-2008年)的水文实测数据,统计分析了降雨量、蒸发量、径流量、径流模数、径流深度和含沙量等水文要素年内和年际变化;比较分析了退耕还林前后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和变化趋势。【结果】安塞县降雨量、蒸发量和含沙量年内分配不均,主要呈现季节性特征。降雨量、径流量和含沙量的年际变化大,而蒸发量的年际变化较小。退耕还林前,降雨量呈下降趋势,蒸发量、干旱指数、径流量和含沙量均呈增加趋势;退耕还林后,降雨量和蒸发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而且随着退耕还林年限的增加,降雨量呈现出增加趋势,蒸发量、干旱指数却呈现出下降趋势,径流量和含沙量均大幅下降并呈现减少趋势;各水文因子之间存在极显著性差异,降雨量与蒸发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径流量与含沙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安塞县各水文因子发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整体持续向好的趋势,生态环境也有了明显改善,可见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效益是显著的。
朱会利杨改河韩新辉
关键词:水文要素
拉萨市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被引量:5
2011年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生态学研究的热点。运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方法,对拉萨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区各类生态系统的总价值为18 706.2×106元.a-1,是当年GDP的1.5倍。拉萨市不同生态系统类型中,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地生态系统对拉萨市生态系统总服务价值的贡献最大,贡献率分别为39%和27.7%。在拉萨市生态系统每年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中,水源涵养价值最高,占21.27%;其次是废物处理价值,占19.2%;土壤形成与保护价值占14.67%;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占12.47%。
侯亚红冯永忠任广鑫杨改河
关键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与开发对策被引量:16
2011年
以西藏自治区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运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西藏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劣势以及外部机会与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利于西藏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旨在为西藏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加央旦培杨改河
关键词: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SWOT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