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2CB412709)

作品数:100 被引量:1,136H指数:18
相关作者:徐世烺刘西拉李锡夔张秀芳孙利民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工程重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3篇建筑科学
  • 24篇理学
  • 16篇水利工程
  • 16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7篇混凝土
  • 9篇有限元
  • 9篇模态
  • 9篇钢筋
  • 9篇参数识别
  • 8篇随机子空间
  • 8篇子空间
  • 7篇动力特性
  • 7篇力特性
  • 7篇本构
  • 6篇断裂能
  • 6篇振动
  • 6篇三点弯曲梁
  • 6篇桥梁
  • 6篇曲梁
  • 6篇弯曲梁
  • 6篇开裂
  • 6篇环境振动
  • 5篇双K断裂参数
  • 5篇模态参数

机构

  • 43篇大连理工大学
  • 24篇清华大学
  • 2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4篇同济大学
  • 6篇浙江大学
  • 5篇苏州科技学院
  • 2篇西安建筑科技...
  • 2篇香港大学
  • 2篇中国建筑科学...
  • 1篇哈尔滨工程大...
  • 1篇北京城建设计...
  • 1篇大连大学
  • 1篇广东省公路勘...
  • 1篇合肥工业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南阳理工学院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山东理工大学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南华大学

作者

  • 22篇徐世烺
  • 18篇刘西拉
  • 18篇李锡夔
  • 14篇孙利民
  • 13篇张秀芳
  • 12篇张楚汉
  • 9篇常军
  • 9篇张启伟
  • 7篇周元德
  • 5篇刘泽佳
  • 4篇王艺霖
  • 4篇侯艳丽
  • 4篇李庆斌
  • 4篇龙渝川
  • 4篇赵艳华
  • 4篇淡丹辉
  • 4篇李荣涛
  • 4篇宋晓冰
  • 3篇方从启
  • 3篇刘建强

传媒

  • 19篇工程力学
  • 9篇水利学报
  • 7篇土木工程学报
  • 7篇计算力学学报
  • 5篇清华大学学报...
  • 5篇四川建筑科学...
  • 5篇地震工程与工...
  • 4篇力学学报
  • 4篇建筑科学与工...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水力发电学报
  • 3篇Acta M...
  • 2篇工业建筑
  • 2篇水电能源科学
  • 2篇混凝土
  • 1篇地震地质
  • 1篇振动工程学报
  • 1篇低温建筑技术
  • 1篇燕山大学学报
  • 1篇混凝土与水泥...

年份

  • 2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8篇2009
  • 19篇2008
  • 29篇2007
  • 19篇2006
  • 11篇2005
  • 8篇2004
  • 5篇2003
10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用3D离散元实现Ⅰ/Ⅱ型拉剪混合断裂的模拟被引量:17
2007年
将变形体离散元分别与弥散式旋转裂缝模型和分离式裂缝模型耦合起来,采用上述两种非线性断裂力学模型分析了混凝土、岩石等准脆性材料的Ⅰ/Ⅱ型拉剪混合模式的开裂行为,以实现从连续介质到非连续介质转化的数值模拟。基于变形体离散元方法的界面接触本构关系提出了混凝土Ⅰ/Ⅱ混合型开裂的拉剪分区开裂准则;基于缝面法向开度增大对刚度强度的逐渐折减实现了界面裂缝扩展的模拟。作为数值验证,通过单边切口非对称三点弯梁试验的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两种断裂力学模型均能够合理预测裂缝的起裂和扩展,在混合形式的荷载条件下,裂缝通常以Ⅰ/Ⅱ型拉剪混合模式起裂,而后以Ⅰ型为控制方式稳定扩展。文末指出,基于离散单元法的分离裂缝模型能够实现系统在外载作用下破坏全过程仿真。
侯艳丽周元德张楚汉
关键词:混凝土开裂仿真
关于结构刚度方程病态问题的疑难分析被引量:3
2005年
本文围绕矩阵位移法求解结构位移的误差,讨论了结构刚度矩阵的病态问题,指出了计算上的病态常常是结构刚度分布和结构拓扑的不合理,而不一定是计算本身的问题。首先,文章依据误差界的概念和范数的性质推导了衡量结构刚度矩阵病态程度的条件数的公式。然后,阐明了基于不同范数的条件数在衡量矩阵病态程度上的等价性。最后,通过两个具有代表性的算例,分别从结构构件的刚度差异和结构几何拓扑两方面,计算和分析了结构刚度矩阵的病态程度随结构本身性质的改变而改变的规律。在特定的算例中,还有使结构刚度矩阵的病态程度降到最低的最佳刚度分布。
秦领刘西拉
关键词:矩阵位移法病态矩阵条件数误差界
混凝土中化学-热-湿-力耦合过程的数值方法被引量:14
2006年
提出了一个火灾下混凝土中化学-热-湿-力耦合过程分析的两级数学模型.混凝土模型化为充满两种非混溶孔隙流体的非饱和变形多孔多相介质.数学模型基于控制干空气、湿份及基质溶解物的质量守恒、混凝土介质混合体的动量守恒和焓(能量)守恒的耦合偏微分方程组.模型中特别考虑到了高温下的脱盐过程.构造了一个用于数值模拟化学-热-湿-力耦合行为的有限元求解过程的混合弱形式.并且针对其中具有非自伴随算子特性的双曲线控制方程的空间离散进行了特殊考虑.数值结果例题显示所发展的数学模型和数值方法在重现火灾条件下的混凝土中化学-热-湿-力耦合行为的有效性.
李荣涛李锡夔
关键词:数学模型有限元法混凝土火灾
A mixed finite element scheme for viscoelastic flows with XPP model被引量:1
2008年
A mixed finite element formulation for viscoelastic flows is derived in this paper, in which the FIC (finite incremental calculus) pressure stabilization process and the DEVSS (discrete elastic viscous stress splitting) method using the Crank-Nicolson-based split are introduced within a general framework of the iterative version of the fractional step algorithm. The SU (streamline-upwind) method is particularly chosen to tackle the convective terms in constitutive equations of viscoelastic flows. Thanks to the proposed scheme the finite elements with equal low-order interpolation approximations for stress-velocity-pressure variables can be successfully used even for viscoelastic flows with high Weissenberg numbers. The XPP (extended Pom-Pom) constitutive model for describing viscoelastic behaviors is particularly integrated into the proposed scheme. The numerical results for the 4:1 sudden contraction flow problem demonstrate prominent stability, accuracy and convergence rate of the proposed scheme in both pressure and stress distributions over the flow domain within a wide range of the Weissenberg number, particularly the capability in reproducing the results, which can be used to explain the "die swell" phenomenon observed in the polymer injection molding process.
Xianhong HanXikui Li
A version of Hill's lemma for Cosserat continuum被引量:4
2009年
On the basis of Hill's lemma for classical Cauchy continuum, a version of Hill's lemma for micro-macro homogenization modeling of heterogeneous Cosserat continuum is presented in the flame of average-field theory. The admissible boundary conditions required to prescribe on the representative volume element for the modeling are extracted and discussed to ensure the satisfaction of Hill-Mandel energy condition and the first-order average field theory.
Xikui Li Qipeng Liu
小骨料混凝土双K断裂参数的试验测定被引量:33
2006年
双K断裂模型以起裂韧度和失稳韧度来描述混凝土裂缝扩展过程,〈水工混凝土断裂试验规程〉将双K断裂模型作为该规程的基本理论依据,并将该模型的双K断裂参数作为试验规程要求测定的基本断裂参数.为配合该规程的制定,本文进行了19个三点弯曲梁试件和25个楔入劈拉试件共43个试件的断裂试验,对小骨料混凝土双K断裂参数的起裂韧度和失稳韧度进行直接试验测定.所有试件均为同批浇注相同级配,最大骨料粒径为10mm,试验中采用了电阻应变片法作为确定起裂荷载的参考.结果表明,起裂荷载与最大荷载之比为0.67~0.71,起裂韧度与失稳韧度之比为0.45~0.50,变化较稳定;楔入劈拉试件高度大于等于400mm、三点弯曲梁试件高度大于等于200mm时,起裂韧度与失稳韧度基本为常数,但同组试件之间具有一定的离散性;两种试件形式的韧度值有一定的差异.根据本文试验数据计算得到的裂缝尖端开口位移临界值较断裂韧度参数更容易受到试件尺寸的影响,楔入劈拉试件高度大于600mm时,其值为0.056~0.070mm;三点弯曲梁试件高度大于300mm时,其值为0.040~0.047mm,比较稳定.
徐世烺张秀芳郑爽
关键词:混凝土起裂荷载三点弯曲梁双K断裂参数楔入劈拉尺寸效应
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及其新型组合结构设计
材料变量的分析和养护工艺设计是超高性能水泥基复合材料(UHPCC)配制技术的关键环节,直接影响 UHPCC 的工业化生产的经济性和质量性.材料变量包括水灰比、硅灰含量、砂的粒径和含量、填充剂类型和含量、钢纤维的性能。本文...
吴香国徐世娘
关键词:水泥基复合材料养护工艺组合结构抗剪强度
文献传递
混凝土Ⅱ型断裂与破坏过程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被引量:7
2004年
本文基于作者及其合作者近年新提出的两端切口Ⅱ型断裂试件几何和相应的应力强度因子公式的基础上 ,建议一种无切口Ⅱ型断裂试件。然后对不同切口长度的Ⅱ型断裂试件和不同高度和宽度的无切口Ⅱ型断裂试件的断裂破坏过程采用以微面模型 (Micro PlaneModel)为基础的三维非线性有限元分析商用程序进行了数值模拟 ,发现无切口试件在韧带上由剪切应力集中引起剪切裂缝后 ,在韧带区形成纯Ⅱ型断裂和剪切裂缝扩展过程。
徐世烺赵艳华
采用荷载-裂缝张开口位移曲线确定混凝土三点弯曲梁的断裂能被引量:27
2008年
在采用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曲线确定断裂能思路的启发下,假设带缺口梁旋转点为等效虚拟裂缝的尖端点,根据旋转角和断裂功的概念,推导出了由三点弯曲梁试验测定的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曲线计算断裂能的计算公式,进行了不同高度的三点弯曲梁断裂试验,使用新公式计算了断裂能。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由荷载-裂缝口张开位移曲线计算的断裂能接近于采用RlLEM方法确定的断裂能,且变化较为稳定,可认为不存在尺寸效应。
张秀芳徐世烺
关键词:断裂能三点弯曲梁旋转角尺寸效应
框架结构能量流网络及其初步应用被引量:81
2007年
从考察框架结构在各种荷载条件下的能量流动出发,考虑结构杆件以及节点的能量流动状况,建立框架结构的能量流动网络。比较各杆件和节点的能量流动方向及大小,按图论方法得到框架结构内能量流动的关键路径,即结构的最大传力途径;通过比较拆除不同杆件对结构系统总体应变能影响的大小,确定结构杆件的重要性;通过跟踪结构杆件的破坏顺序以及结构杆件重要性的变化,确定结构最重要破坏模式。对唐山大地震中倒塌的一个3层框架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考虑结构受不同荷载作用的影响,可以确定框架结构的杆件重要性、最大传力途径以及最重要破坏模式。
张雷明刘西拉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