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772183)
- 作品数:2 被引量:3H指数:1
- 相关作者:汤亭亭沈阳张书红更多>>
-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胞微囊技术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细胞微囊具有良好的免疫隔离作用。微囊体内移植仍面临炎性细胞浸润和纤维化包裹的难题,微囊制备、材料选择及体内移植部位对提高其生物相容性尤为重要。目前细胞微囊化技术在再生医学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重视,转基因干细胞微囊化后可持续分泌组织再生所需生长因子,微囊创造的微环境也为干细胞分化提供了有利场所。
- 沈阳汤亭亭
- 关键词:微囊海藻酸钠生物相容性干细胞
- 不同来源成体干细胞BMP-2基因转染并微囊化后细胞活性及分泌量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比较不同来源成体干细胞BMP-2基因转染并微囊化后的存活情况,并检测分泌至微囊外的BMP-2蛋白数量。方法从大鼠的骨髓、脂肪和滑膜组织内分离培养不同类型的成体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脂肪干细胞(ADSCs)和滑膜干细胞(SMSCs)。利用高压静电装置制备海藻酸钠-聚赖氨酸-海藻酸钠(APA)微囊,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标记细胞在微囊内的存活情况。利用含有BMP-2基因的重组腺病毒感染不同来源的成体干细胞后微囊化包裹,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分泌到微囊外的BMP-2蛋白量。结果包裹4周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BMSCs、ADSCs和SMSCs可在微囊内长期存活。ELISA检测发现,3种转基因细胞在微囊化后都可以持续分泌BMP-2蛋白,其中BMSCs分泌最多,在第2、3、4周和其他2种细胞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3种来源的成体干细胞都可以作为BMP-2基因给药促进骨再生研究的候选细胞,其中以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为首选。
- 沈阳张书红汤亭亭
- 关键词:成体干细胞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基因转移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