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唐山市科技局指令性项目(07130206A-4-7)

作品数:12 被引量:109H指数:6
相关作者:徐凯智靳彦涛李宇虹岳静玲许艳荣更多>>
相关机构:唐山工人医院华北理工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唐山市科技局指令性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舒芬太尼
  • 12篇芬太尼
  • 8篇药代
  • 8篇药代动力学
  • 7篇手术
  • 5篇手术患者
  • 5篇麻醉
  • 5篇腹部
  • 4篇心脏
  • 4篇腹部手术
  • 3篇血流
  • 3篇血流动力学
  • 3篇药代动力学研...
  • 3篇老年
  • 2篇单次
  • 2篇单次注射
  • 2篇体外循环
  • 2篇注射
  • 2篇外科
  • 2篇外循环

机构

  • 7篇唐山工人医院
  • 4篇华北理工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唐山市第四医...
  • 1篇北华大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作者

  • 10篇徐凯智
  • 9篇靳彦涛
  • 6篇岳静玲
  • 6篇李宇虹
  • 5篇许艳荣
  • 4篇杨莉
  • 3篇赵昕
  • 3篇毛秀君
  • 2篇陈晨
  • 1篇张树立
  • 1篇边忠平
  • 1篇邢彦杰
  • 1篇冯强

传媒

  • 6篇中国老年学杂...
  • 2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中国综合临床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年份

  • 4篇2011
  • 8篇201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舒芬太尼在腹部手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药动学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在腹部手术(As)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患者的药动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ASAII~Ⅲ级的AS患者8例和OPCAB患者8例,按手术类型分为AS组和OPCAB组。全身麻醉后前臂静脉分别注射舒芬太尼2μg·k-1和5μg·k-1,并在静脉注射后1,3,5,10,20,30,60,120,240,360min采肝素抗凝血浆1mL置入密封真空试管中,一40℃低温保存待测。用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舒芬太尼在AS和OPCAB患者的药动学均可用三室模型完整描述,其三指数函数方程:AS组为Cp(t)=2.86e-0.824+0.75e-0.0604t+0.14e-0.0050t,OPCAB组为Cp(t)=11.69e-0.4727t+1.93e-0.0433t+0.27e-0.0032t;OPCAB组的P、A和B分别是AS组的4倍,2.6倍和1.9倍。两组t1/2π、t1/2α,t1/2β,k12、k31,k10,Vc、CL和AUC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在AS患者和0PCAB患者的药动学均可用三室开放模型描述,不同手术及用药模式均可影响其药动学特征。
徐凯智岳静玲李宇虹杨莉靳彦涛
关键词:舒芬太尼腹部手术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药动学麻醉
单次注射舒芬太尼在腹部手术与心脏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比较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比较舒芬太尼在腹部手术与心脏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腹部手术(A组)与心脏手术(C组)患者各8例,全麻后分别静注舒芬太尼2μg/kg和5μg/kg。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静注舒芬太尼后1、3、5、10、20、30、60、120、240和360 min血浆舒芬太尼浓度,并用3p97药理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三指数函数方程:A组为Cp(t)=2.86e-0.824t+0.75e-0.060t+0.14e-0.005t,C组为Cp(t)=18.81e-0.492t+4.35e-0.050t+0.28e-0.003t。A组药代动力学参数P、A、B、t1/2β和AUC分别是C组的6.6、5.8、2.0、1.8和4.6倍(P<0.05或P<0.01);而A组中心分布容积(Vc)和清除率(CL)大于或快于C组(P<0.05或P<0.01)。结论舒芬太尼在腹部手术和心脏手术患者药代动力学均可用三室模型描述,疾病性质、CPB与血液稀释可影响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临床用药应根据手术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用药剂量以做到用药个体化。
徐凯智靳彦涛岳静玲陈晨许艳荣
关键词:舒芬太尼腹部手术心脏手术药代动力学
舒芬太尼在成年非发绀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矫治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在成年非发绀先天性心脏病(NCHD)心内矫治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NYHAⅡ~Ⅲ级的NCHD心内矫治术患者10例。入室后建立前臂静脉通路,麻醉后一次性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kg。在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后1、3、5、10、20、30、60、120、240和360min,采肝素抗凝血浆1m l置入密封真空试管中,-80℃低温保存直至分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舒芬太尼在NCHD患者药代动力学可用三室模型完整描述,其三指数函数方程为:Cp(t)=12.79e-0.457 1 t+3.33e-0.0461t+0.40e-0.0048t;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π、t1/2α和t1/2β分别是(1.85±0.95)、(15.67±3.45)和(146.98±16.13)min;Vc和Vd分别是(0.317±0.068)和(5.788±1.097)L/kg;CL为(0.027±0.003)L·kg-1·min-1,AUC为(185.387±17.250)ng·ml-1·min-1。结论舒芬太尼在成年NCHD患者药代动力学可用三室模型描述,心内分流和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可影响其药代动力学特征。
徐凯智岳静玲赵昕邢彦杰靳彦涛许艳荣
关键词:舒芬太尼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药代动力学
国产舒芬太尼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 观察腹部外科手术患者国产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随机选择腹部外科手术患者10例,ASA Ⅰ、Ⅱ级,年龄51~65岁,体重58~68 kg.全身麻醉后经前臂一次性静脉注射国产舒芬太尼2 μg,于注药后1、3、5、10、20、30、60、120、180、240 min和360 min采集桡动脉抗凝全血3ml,离心后吸取血浆1 ml注入真空试管中,-80℃低温保存待测.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判别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中心分布容积(Vc),表观分布容积(Vd),快速分布半衰期(t1/2π)、缓慢分布半衰期(t1/2α)、排除半衰期(t1/2β),常数(P、A、B、π、α、β)和速率常数(k10、k12、k21、k13、k31)、清除率(CL)和血药浓度与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等.结果 国产舒芬太尼在腹部手术患者的血药浓度与时间曲线可用三指数函数方程表示:Cp(t)=2.86e-0.8241t+0.75e-0.0604t+0.14e-0.0050t.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π=(1.29±0.81)min、t1/2α=(12.20±2.84)min,t1/2β=(150.50±48.71)min,Vc=(0.552±0.104)L/kg、Vd=(9.008±0.754)L/kg,CL=(0.044±0.011)L/(kg·min)和AUC=(47.58±11.88)ng/(ml·min).结论 国产舒芬太尼在腹部外科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开放模型,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与其临床药理学特性相一致.
徐凯智李宇虹岳静玲靳彦涛许艳荣毛秀君
关键词: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腹部外科麻醉
国产舒芬太尼在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目的:探讨国产舒芬太尼在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纽约心脏病协会心功能分级Ⅱ~Ⅲ级心内直视手术患者16(男10、女6)例,年龄34~61岁,体重48~80kg。舒芬太尼5μg/kg静脉注射,采集注药后1、3、5、10、20、30、60、120、240和360min桡动脉血标本。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血药浓度,3P97药代动力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并分析药代动力学特征。结果:注射舒芬太尼后血药浓度立刻达峰值,达峰浓度(16.29±7.14)ng/ml。用药后30min下降至1.18ng/ml,有92.7%的舒芬太尼从血浆被清除。舒芬太尼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可用三指数函数方程表示:Cp(t)=18.81e-0.4916t+4.35e-0.0497t+0.28e-0.0032t,符合三室模型。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为:快速分布半衰期(t1/2π)=(1.6199±0.7580)min,缓慢分布半衰期(t1/2α)=(14.8475±4.0819)min,消除半衰期(t1/2β)=(278.66±144.23)min,中心分布容积(Vc)=(0.2473±0.0947)L/kg,表观分布容积(Vd)=(8.8987±4.0163)L/kg,清除率(CL)=(0.0236±0.0050)L/(kg.min)和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219.618±55.161)ng/(ml.min)。结论:国产舒芬太尼在心内直视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模型。
徐凯智靳彦涛李宇虹杨莉岳静玲
关键词:舒芬太尼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心脏外科药代动力学
国产舒芬太尼在老年脱泵冠脉搭桥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
2011年
目的观察国产舒芬太尼在老年脱泵冠脉搭桥术(OPCAB)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对老年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ASAⅡ-Ⅲ级的老年OPCAB患者10例。年龄65~76岁,体重67~72kg。入室后建立动静脉通路并监测ECG、有创血压、心率、SpO2及BIS等。全麻后前臂静脉一次性注射舒芬太尼5μg/kg。在静脉注药前和注药后1、3、5、10、20、30、60、120、180、240和360min,抽取肝素抗凝血浆1ml注入密封真空试管中,-80℃低温保存直至分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判断房室模型并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舒芬太尼在老年OPCAB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模型,其三指数函数方程为:Cp(t)=11.69^e-0.4727t+1.93^e-0.043 3t+0.27e^-0.0032t。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π、t1/2α和t1/2β分别为(1.56±0.41),(16.07±1.16)和(222.99±41.33)min,Vc和Vd分别为(0.367±0.055)和(10.595±2.726)L/kg,CL(32.75±3.0)和AUC(154.16±14.57)ng·ml^-1·min^-1。结论舒芬太尼在老年OPCAB患者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开放模型,其药代动力学特征与其药理学特性相一致,老年患者心功能状态可影响其药代动力学特征。
杨莉徐凯智李宇虹靳彦涛许艳荣毛秀君
关键词: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血流动力学老年患者
舒芬太尼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被引量:47
2010年
靳彦涛徐凯智
关键词:舒芬太尼麻醉
舒芬太尼在先心病心内矫治术与腹部手术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2010年
①目的 比较舒芬太尼在先天性心脏病(CHD)与腹部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②方法 随机选择ASA Ⅱ~Ⅲ级的CHD心内矫治术和腹部手术患者各8例,按手术类型分为CHD患者和腹部手术患者两组.全身麻醉后前臂静脉一次性注射舒芬太尼5μg/kg或2μg/kg,并在静脉注药后1、3、5、10、20、30、60、120、180、240和360min,采肝素抗凝血浆1mL置入密封真空试管中,-80℃低温保存待测.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③结果 舒芬太尼在CHD和腹部手术患者的血药浓度与时间曲线可用三指数函数方程表示.两组间的P、A、B、 t1/2α、k21、k13、Vc、Vd、CL和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CHD患者的P、A、B分别是腹部手术患者的4.5,4.5和3.0倍(P〈0.01), Vc、Vd和AUC分别为1.6倍、1.7倍和3.9倍,而CL约为其2/3.④结论 舒芬太尼在CHD和腹部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均可用三室模型描述,体外循环血液稀释和心内分流及其腹内压的增加均可影响舒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特征.
徐凯智靳彦涛边忠平李宇虹毛秀君赵昕
关键词:舒芬太尼腹部手术药代动力学
国产舒芬太尼单次注射对老年手术患者药代动力学的影响被引量:17
2010年
目的观察老年心血管手术患者国产舒芬太尼单次静脉注射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老年患者8例,ASAⅡ~Ⅲ级,年龄61~68〔平均(66.7±6.24)〕岁,体重62~78kg,平均(69.5±11.8)kg。全身麻醉后经前臂静脉注射舒芬太尼5μg/kg,于注药前和注药后1、3、5、10、20、30、60、120、180、240和360min采集肝素化血浆1ml注入真空试管中,-80℃低温保存待测。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中心分布容积(Vc),表观分布容积(Vd),快速分布半衰期(t1/2π)、缓慢分布半衰期(t1/2α)、排除半衰期(t1/2β),常数(P、A、B、π、α、β)和速率常数(k12、k21、k13、k31、k10)、清除率(CL)和血药浓度与时间曲线下面积(AUC)等。结果老年人国产舒芬太尼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开放模型,其三指数方程为:Cp(t)=21.58e-0.5046t+3.53e-0.0454t+0.21e-0.0029t。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t1/2π,t1/2α和t1/2β分别为(1.47±0.47)min、(15.91±3.02)min和(252.03±52.86)min;Vc和Vd分别为(0.255±0.134)L/kg和(10.072±4.236)L/kg;CL和AUC分别为(0.027±0.008)L.kg-1.min-1和(198.88±70.17)ng.ml-1.min-1。结论国产舒芬太尼在老年心血管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符合三室开放模型,t1/2β明显延长,临床用药时需参考年龄因素减少剂量以减轻不良反应。
徐凯智李宇虹杨莉靳彦涛岳静玲许艳荣
关键词:舒芬太尼药代动力学老年人麻醉
舒芬太尼在老年腹部手术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比较国产舒芬太尼在老年腹部手术与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随机选择ASAⅡ~Ⅲ级的腹部手术与心脏手术患者各10例。按手术类型分为腹部手术(AS)和心脏瓣膜置换术(HVR)两组,每组10例。麻醉后前臂静脉分别注射舒芬太尼2μg/kg或5μg/kg。静脉注射舒芬太尼前及注药后1、3、5、10、20、30、60、120、180、240和360 m in,采肝素抗凝血浆1 m l注入密封真空试管中,-80℃低温保存直至分析。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血浆舒芬太尼浓度,3P97药理学程序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舒芬太尼在腹部手术和心脏手术患者的药代动力学均可用三室模型完整描述,其三指数函数方程分别为:Cp(t)=2.86 e-0.824 1 t+0.75 e-0.060 4 t+0.14 e-0.005 0 t和Cp(t)=24.84 e-0.526 0 t+5.38 e-0.526 0 t+0.16 e-0.053 1 t。用药后1、30和60 m in HVR患者血药浓度分别是腹部手术患者的9.8、4.7和2.5倍(P〈0.01);血药浓度与单次用药剂量成比例关系,HVR患者的Vd、t1/2β和AUC分别是腹部手术患者的1.3、2.7和5.3倍,Vc和CL仅约为其1/3和1/2。结论舒芬太尼在腹部手术和HVR患者药代动力学均可用三室模型描述,除个体差异外,体外循环与血液稀释及心功能状态等将影响其药代动力学特征。
李宇虹徐凯智张树立陈晨许艳荣
关键词:舒芬太尼腹部手术心脏瓣膜置换术药代动力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