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Sqj2011007)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相关作者:秦贺杨莲梅张云惠黄秉光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中国气象局新疆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沙漠气象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3篇低涡
  • 2篇统计分析
  • 1篇自动识别

机构

  • 3篇兰州大学
  • 2篇中国气象局
  • 1篇新疆气象局

作者

  • 3篇秦贺
  • 2篇杨莲梅
  • 1篇张云惠
  • 1篇黄秉光

传媒

  • 1篇高原气象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塔什干低涡天气系统自动识别方法的探讨被引量:2
2014年
根据塔什干低涡的定义,利用NCEP/NCAR日平均再分析高度场、温度场资料,运用计算机编程自动识别、追踪塔什干低涡的中心位置、中心强度和持续时间,进而获取塔什干低涡天气过程的数据集。此计算机识别程序中有两个关键判断条件:一是某格点i的高度值小于其外围格点高度值,二是低涡范围内任意格点的纬向温度二阶导数大于零。实践证明该方法对塔什干低涡系统的识别准确且省时省力,同时避免了人工挑选的主观性误差。
秦贺张云惠黄秉光杨莲梅
关键词:自动识别
近40a来塔什干低涡活动特征的统计分析
本文利用1971~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根据塔什干低涡定义,分析了塔什干低涡的时空分布特征、移动路径及其对南疆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71~2010年,塔什干低涡过程平均每年7.95次,低涡成熟...
秦贺杨莲梅张云惠
文献传递
近40年来塔什干低涡活动特征的统计分析被引量:17
2013年
利用1971—2010年NCEP/NCAR逐日再分析资料,根据塔什干低涡定义,分析了塔什干低涡的时空分布特征、移动路径及其对南疆天气的影响。结果表明:(1)1971—2010年,塔什干低涡过程平均每年出现7.95次,成熟期生命史平均为3.1天,4天以上的仅有13.5%;(2)4—6月和9—10月是塔什干低涡活动的两个高峰期,其中5月出现次数最多,其次是10月和6月;(3)塔什干低涡频次的年代际变化呈抛物线型,1970-1980年代由78次增加到83次,之后逐渐减少,年低涡频次存在7年左右的显著振荡周期,同时具有13年的次振荡周期;(4)塔什干低涡活动有两个高频中心,分别位于67.5°E,40.0°N和72.5°E,35.0°N,移动路径以偏东方向为主,占84%,西退塔什干低涡仅有5.7%;造成南疆显著降水天气的塔什干低涡占其总数的23.3%,夏季此类低涡所占比例最高,达41.2%。
秦贺杨莲梅张云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