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20091401)

作品数:2 被引量:4H指数:2
相关作者:石凤翎杨瑞杰米艳杰海棠新楠更多>>
相关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天津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科技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牧草
  • 1篇豆科
  • 1篇豆科牧草
  • 1篇幼苗
  • 1篇幼苗定居
  • 1篇幼苗生长
  • 1篇授粉
  • 1篇授粉方式
  • 1篇去雄
  • 1篇去雄技术
  • 1篇种子
  • 1篇种子萌发
  • 1篇萌发
  • 1篇萌发特性
  • 1篇苗生长
  • 1篇牧草种子
  • 1篇播种
  • 1篇草种

机构

  • 2篇内蒙古农业大...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天津农学院

作者

  • 2篇石凤翎
  • 1篇姜海波
  • 1篇宝音温都苏
  • 1篇新楠
  • 1篇海棠
  • 1篇米艳杰
  • 1篇杨瑞杰

传媒

  • 1篇草业科学
  • 1篇中国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几种豆科牧草授粉方式及去雄技术的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研究紫花苜蓿、黄花苜蓿、扁蓿豆、直立型扁蓿豆等几种豆科牧草的授粉方式,并统计不同时间人工去雄、酒精去雄及不去雄授粉方式下的牧草结实率,结果表明:紫花苜蓿、黄花苜蓿、直立型扁蓿豆、扁蓿豆属异花授粉植物,自然异交率高于50%;紫花苜蓿与黄花苜蓿最佳的杂交方式为不去雄杂交,扁蓿豆与黄花苜蓿最佳的杂交方式为人工去雄杂交;各种牧草最佳去雄时间为早上9∶00、最佳授粉时间为去雄后24~48h。
海棠石凤翎赛很娜宝音温都苏
关键词:豆科牧草授粉方式去雄技术
播于土表种子萌发及其幼苗定居研究初探被引量:2
2011年
飞播成功与否,关键问题之一就是适宜飞播种子的选择,不同种子在土壤表面上具有不同的萌发成苗率。为此,以蒙农红豆草(Onobrychis viciifolia cv.Mengnong)、沙打旺(Astragalus adsurgens)、沙鞭(Psammochloavillosa)和沙地雀麦(Bromus ircutensis)种子为试验材料,在25℃,土壤含水量20%条件下,对种子在土表上的萌发行为及其幼苗定居进行研究,为选择适宜土表播种的牧草种子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4种种子中沙鞭全固着型(Ⅰ型)占总发芽种子比例最高(60%),另外3种均约35%;2)在3种萌发行为中,蒙农红豆草全固着型(Ⅰ型)发芽指数(沙鞭除外)及活力指数较大,且与其他3种种子有明显差异;3)4种种子幼根生长阶段,除沙打旺外,全固着型(Ⅰ型)的幼根几乎100%进入土壤,且伸入土壤所需时间表现为蒙农红豆草最短,沙地雀麦与沙鞭较长。综合来看,在此条件下,蒙农红豆草种子较大,萌发后幼根可迅速伸入土壤,躲避不利的环境条件,是较为适宜的表播种子。
米艳杰石凤翎新楠姜海波杨瑞杰
关键词:牧草种子萌发特性幼苗生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