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9&ZD068)

作品数:38 被引量:104H指数:6
相关作者:王建革周晴张蕾耿金满志敏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6篇历史地理
  • 8篇农业科学
  • 4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5篇生态
  • 5篇太湖
  • 5篇海塘
  • 4篇明代
  • 4篇湖田
  • 3篇水环境
  • 3篇水利
  • 3篇宋元时期
  • 3篇农业
  • 3篇清代
  • 3篇两浙
  • 3篇河道
  • 3篇河网
  • 2篇雍正
  • 2篇雍正朝
  • 2篇元明
  • 2篇元明时期
  • 2篇市镇
  • 2篇水经注
  • 2篇水土

机构

  • 23篇复旦大学
  • 4篇华南农业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聊城大学
  • 1篇上海电机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3篇王建革
  • 5篇周晴
  • 4篇张蕾
  • 2篇刘炳涛
  • 2篇满志敏
  • 2篇耿金
  • 1篇陈其兵
  • 1篇王大学
  • 1篇查屏球
  • 1篇杨煜达
  • 1篇孙景超

传媒

  • 9篇历史地理
  • 6篇中国历史地理...
  • 4篇社会科学
  • 3篇中国农史
  • 3篇农业考古
  • 1篇同济大学学报...
  • 1篇文学遗产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青海民族研究
  • 1篇中国经济史研...
  • 1篇史林
  • 1篇竹子研究汇刊
  • 1篇民俗研究
  • 1篇清史研究
  • 1篇中国高校社会...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5
  • 7篇2014
  • 13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2篇2010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小农、士绅与小生境——9—17世纪嘉湖地区的桑基景观与社会分野被引量:1
2013年
嘉湖地区桑基农业在六朝时期就已经形成,环境为沼泽地与山水景观。随着农业开发的进行,先形成大围,后分化成小圩。河道亦细化,加上植桑的推广,南宋以后形成桑基农业小生境。小生境中有小水湮和圩田,以此可以形成桑基稻田和桑基鱼塘,明代著名的生态农业正是建立在这一生境基础之上的。在小生境分化的历史过程中,田野景观中的乡绅园林比重越来越小,大片积的柳、松、竹越来越少,小池塘与桑竹景观越来越成为乡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生境。
王建革
关键词:景观生境
古代大型公共水利工程日常维修制度形成中的环境与政治——以清代两浙海塘岁修、抢修制度为中心被引量:6
2014年
两浙海塘岁修和抢修制度成立过程中,浙江政治环境的变化以及雍正统治两浙的策略和手段所起的作用,比海塘工程的客观需要更重要。岁修制度的建立,与当时查嗣庭案的影响以及此前成立的浙江观风整俗使密切相关。受岁修固定日期限制的影响,李卫题请建立抢修制度,但过程曲折异常。该制度最终确立,与曾静、吕留良案后雍正认为吏治与海塘是浙江第一要务关系密切。在理解古代大型公共水利工程各种制度时,要注意制度建立过程中中央政府面对复杂政治局势和变化所做的全面考虑,自然环境变化与政治统治综合考察,方能对该类问题了解地更深入、全面。
王大学
关键词:政治清代
太湖形成与《汉书·地理志》三江被引量:3
2014年
史前与秦汉时期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以太湖和"三江"为核心。东汉以来,"三江"的定位一直存在着纷争。争议集中于"三江",学者们却忽略了对太湖本身形成的问题。《尚书》"三江既入,震泽底定"本身显示了一种三江与震泽的关系,震泽长期被当成统一的太湖本身。唐代以后,形成了太湖以东的三江学说,即吴淞江、东江和南江三江。其实,三江学说中,除了吴淞江可以确定外,东江与南江基本上语焉不详。许多学者。
王建革
关键词:地理志禹贡《水经注》历史地理学
太湖东部的湖田生态(15-20世纪)被引量:4
2012年
明清时期形成于太湖地区东部的湖田,其稻作生态以水环境为中心。由于水环境丰富,存在着一系列的水生条件下的稻作与植物多样性。为了防水灾,人们种植了早稻,再生稻与双季稻也有一套相应的丰水环境下的栽培技术。由于水草和水生植物在产生和物种上的丰富多样,稻作施肥与积肥环境非常好,这些都有利于农业提高复种指数,种植双季稻。清代人口增加,栽桑养蚕兴起,与稻作相结合,形成了桑基稻田的农业生态系统。这些生态系统的特色,都使湖田地区的稻作生态与太湖东部的其它地区显出不同,这种不同对明清时期江南有特殊的意义。
王建革
关键词:湖田生态环境太湖
雍正朝盐官海神庙建设中的环境与政治
2014年
学术界对中国古代山川河海祭祀的研究主要分作两个方面:首先,从民间信仰的角度来分析这些神灵出现和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在民众生活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在国家祭祀政策大背景下民间的应对与互动;其次,考察国家祭祀政策与祭祀神灵变化的过程及其特定政治、宗教、文化背景以及国家祭祀的宗教内涵和社会整合功能。①具体到历史上的海神与潮神,学界主要关注海神信仰体系形成历程,②对国家祀典层面的成集极少。
王大学
关键词:雍正朝信仰体系社会整合功能祀典
9-13世纪山会平原水环境与水利系统演变被引量:7
2016年
唐代山会平原东部的东江塘构建改变了平原内河东出水流环境,平原积水向北部汇聚,后凿玉山置朱储斗门以泄水;北宋将斗门扩建为玉山闸,使北部灌溉能力极大提升,平原对鉴湖蓄水灌溉依赖减弱。南宋山阴北海塘最终构筑,西小江东出河道逐步固定,平原北部形成新的积水区,一些范围较大的积水区后期发育成湖泊,也分担鉴湖灌溉功能。北宋以后湖田化最终导致以鉴湖为中心的斗门水利系统废弃,湖水排入内河,原鉴湖低地积水,则通过堰来维持湖田区的农田灌溉及航运。唐宋海塘构建引起的水文生态变化推动着水利系统演变。
耿金
1609—1615年长江下游地区梅雨特征的重建被引量:4
2011年
根据明代李日华的《味水轩日记》和项鼎铉的《呼桓日记》中有关浙江嘉兴地区的夏季天气、感应记录,重建了1609-1615年夏季嘉兴地区的降水序列,并确定其梅雨期的入梅和出梅时间。据此,对上述年份梅雨进行了分类,其降水在雨期开始、结束日期和持续时间等特征上与现代浙江北部地区的梅雨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进而根据地方志中的旱涝灾害情况,分析了梅雨特征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的关系,二者虽然有密切关系,但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契合,甚至有些年份完全相反。这对于了解小冰期前期的梅雨活动和特征以及与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状况均具有重要意义。
刘炳涛满志敏杨煜达
关键词:梅雨小冰期
古代江南文人的竹审美与园竹景观塑造被引量:6
2015年
不同时代、不同人群对美的感受不一样,构建景观的能力和方式也不同。古代尤其是宋元时期在江南地区生活的文人士大夫依赖当地的水、竹生态,通过对庭竹、盆竹的欣赏和培育,以及竹画等方式,积极地创作出以竹为审美对象的园林生境,这个传统成为中国古典园林文化的重要物质和精神来源。
张蕾
关键词:文人园林
清代至民国前期浙西山村的水利与社会
2011年
一、山村水环境江南号称水乡泽国,但水的分布因地形差异而有很大不同,所以表现在水旱问题上,是高地患旱,低地怕涝。依据现代地理学的界定,除了杭州地区的部分属于钱塘江流域之外,浙西的主要地区属于太湖流域平原。作为一个完整的水系流域,太湖平原除了核心的太湖本体水域外,还有许多重要的干支河道。
冯贤亮
关键词:民国前期水利管理清代前期水利事业
防潮与引潮:明清以来滨海平原区海塘、水系和水洞的关系
2011年
明清以来的江南海塘除抵御潮灾外,也是劳动人民开垦新涨滩地、防御海潮侵袭的需要,这在川沙、南汇和奉贤等滨海平原区表现明显。①上海地区滩地的涨缩,受江流、潮流和海流等流水、波浪和地球偏转力等动力因素的综合影响很大。主要受长江、钱塘江、黄河。
王大学
关键词:续志客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