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370259)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陈鑫陈文秦卫马志飞朱一帆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低流量
  • 2篇动脉
  • 2篇中低温
  • 2篇缺血
  • 1篇凋亡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预后
  • 1篇预适应
  • 1篇再灌注
  • 1篇神经保护
  • 1篇神经损伤
  • 1篇随访
  • 1篇通路
  • 1篇缺血-再灌注
  • 1篇缺血预适应
  • 1篇主动脉
  • 1篇桡动脉
  • 1篇线粒体
  • 1篇线粒体凋亡

机构

  • 4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陈鑫
  • 3篇陈文
  • 2篇朱一帆
  • 2篇秦卫
  • 2篇马志飞
  • 1篇刘圣辰
  • 1篇汪黎明
  • 1篇黄福华
  • 1篇黄雷

传媒

  • 2篇江苏医药
  • 2篇中华胸心血管...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NF—KB非经典信号通路在糖尿病患者桡动脉中的表达及定位
2016年
目的观察核因子KB(NF—KB)非经典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及非糖尿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患者桡动脉中的表达及定位。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12月20例糖尿病及20例非糖尿病CABG患者的桡动脉,HE染色比较两组桡动脉管壁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比较NF—KB非经典信号通路关键因子[核因子KB抑制蛋白激酶Ot(IKKa)、P52、relB、白细胞介素-10(IL-10)]在两组患者桡动脉中的表达量及定位情况。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桡动脉内膜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厚,且有大量炎性和泡沫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糖尿病组IKKa、P52及relB表达量高于非糖尿病组(4.7±O.7对1.2±0.6,t=17.558;5.1±0.7对1.0±0.6,t=20.044;4.1±0.7对1.1±0.7,t=13.280;均P〈0.01);在抗炎因子方面,糖尿病组IL-10的表达量也高于非糖尿病组(5.0±0.7对1.1±0.6,t=19.066,P〈0.01)。4种蛋白均主要定位于糖尿病患者桡动脉内膜层的细胞上。结论糖尿病患者桡动脉内膜层中NF—KB非经典信号通路中的4个关键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患者,且多定位于桡动脉内膜层的细胞。
黄雷陈文朱一帆汪黎明陈鑫
关键词:冠状动脉分流术桡动脉核因子KB
缺血预适应在中低温低流量神经保护中的作用机制
2016年
目的探讨大鼠缺血预适应在中低温低流量(MHLF)神经保护中的作用机理。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三组:手术组在中低温下夹闭颈总动脉2h后重新开放,模拟MHLF过程;假手术组不夹闭颈总动脉;缺血预适应组先夹闭双侧颈总动脉2min,然后开放5min,重复4次后再与手术组相同操作。采用免疫组化、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脑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凋亡水平及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各节点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与手术组相比,缺血预适应组在不同时间点的细胞凋亡水平、细胞色素C和Caspase-3的活性下降,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中Bcl-2蛋白表达增强,Bax蛋白表达减弱(P<0.05或P<0.01)。结论 MHLF过程中,缺血预适应通过抑制线粒体凋亡信号通路发挥了神经保护作用。
马志飞陈文秦卫陈鑫
关键词:缺血预适应神经保护
主动脉全弓、右半弓替换治疗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比较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比较主动脉全弓替换与主动脉右半弓替换对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2001年8月至2013年7月,208例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接受手术治疗,其中主动脉全弓替换121例(A组),主动脉右半弓替换87例(B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选择性脑灌注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死亡比例及远期随访结果。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以及术前合并症无统计学差异。A组与B组相比,体外循环时间[(247.68±58.65)min对(212.68±60.75)min,P=0.000]、主动脉阻断时间[(154.85±45.96)min对(137.83±38.91)min,P=0.000]、选择性脑灌注时间[(36.98±10.62)min对(29.85±13.46)min,P=0.000]长;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4.0%对10.3%,P=0.619)和住院死亡比例(9.1%对8.0%,P=0.791)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与B组比较,术后随访时间(21.86±18.89)个月对(61.23±38.57)个月(P=0.000),随访率94.5%对96.3%(P=0.585)。降主动脉假腔内血栓形成率A组(91.8%)高于B组(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二次手术率(0对2.3%,P=0.095)和远期生存率(6.4%对6.3%,P=0.97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是唯一可以挽救Stanford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生命的治疗方法,主动脉全弓替换与主动脉右半弓替换相比,虽然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选择性脑灌注时间稍长,但是住院死亡比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未增加,远期生存率相似。全弓替换的假腔内血栓形成率更高。
刘圣辰黄福华秦卫陈鑫
关键词:主动脉预后随访
中低温低流量SD大鼠模型的制作及神经损伤原因分析
2016年
目的建立中低温低流量的SD大鼠模型,分析其表型和神经损伤机制。方法 60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手术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肛温降至(25.0±0.5)℃时,手术组夹闭双侧颈总动脉2h后重新放开,假手术组不夹闭颈总动脉。采用脑部血流仪测定缺血-再灌注期间大鼠脑血流量及内环境相关参数的变化,HE染色和TUNEL法观察大鼠神经细胞在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点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的表达。结果手术组夹闭颈总动脉后,脑血流率下降至15%左右,血气、血压等指标随体温变化而变化。与假手术组相比,手术组相关神经组织出现损伤,TUNEL阳性细胞与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增加(P<0.01或P<0.05)。结论 SD大鼠中低温低流量的神经系统改变类似于主动脉夹层术中的神经系统缺血-再灌注的变化过程,神经损伤程度与神经细胞的凋亡水平密切相关。
马志飞陈文朱一帆陈鑫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神经损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