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大学科研基金(XDZ11008)

作品数:5 被引量:28H指数:4
相关作者:刘芳邱永福李容柏张月雄马增凤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大学科研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水稻
  • 2篇性状
  • 1篇代换系
  • 1篇稻米
  • 1篇稻米品质
  • 1篇稻纹枯病
  • 1篇淀粉
  • 1篇淀粉含量
  • 1篇野生
  • 1篇野生稻
  • 1篇直链淀粉
  • 1篇直链淀粉含量
  • 1篇数量性状
  • 1篇数量性状位点
  • 1篇水稻纹枯病
  • 1篇突变系
  • 1篇农艺
  • 1篇农艺性
  • 1篇农艺性状
  • 1篇品系

机构

  • 5篇广西大学
  • 4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作者

  • 5篇李容柏
  • 5篇邱永福
  • 5篇刘芳
  • 4篇刘驰
  • 4篇马增凤
  • 4篇张月雄
  • 2篇陈燕华
  • 2篇郑加兴
  • 2篇黄大辉
  • 1篇陈保善
  • 1篇胡春锦
  • 1篇刘开雨
  • 1篇蒙姣荣
  • 1篇覃宝祥
  • 1篇胡德辉
  • 1篇黎志方
  • 1篇韦政
  • 1篇周萍
  • 1篇覃保祥

传媒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 1篇南方农业学报

年份

  • 2篇2014
  • 3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水稻低温白化转绿突变系ds93的形态生理特性及基因定位被引量:4
2013年
白化转绿突变体是研究植物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叶绿体的结构功能与发育以及克隆叶绿素生物合成途径中相关基因的重要材料。在以广西普通野生稻品系DP30为供体亲本,9311为受体亲本构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中发现一个低温白化转绿突变系ds93,研究其表型特征、温敏特性,对叶绿体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并以白化转绿突变系与9311的正反交F2群体对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突变系ds93转绿白化性状与温度有关,在16、18和20℃时幼苗白化,温度高于23℃时幼苗为正常绿色,推断其转绿临界温度为20℃左右。该突变体叶色性状受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利用SSR分子标记将ds93初步定位在水稻第9染色体上的RM5777与RM7390标记之间,其遗传距离分别为2.2和3.5 cM。白化转绿突变体F2代与9311比较,突变基因对植株成熟期株高、穗长、单株穗数、粒宽、结实率、千粒重、单株产量均无显著影响,而对穗实粒数和粒长的影响显著。
郑加兴覃保祥邱永福刘芳张月雄马增凤刘驰李容柏
关键词:水稻基因定位超微结构
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分析被引量:14
2014年
【目的】通过对水稻Oryza sativa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研究,挖掘优异主效QTL,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进行高产、优质育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粳稻品系中野1211与籼稻品系中大304构建的重组自交系群体188个家系为试验材料,利用该重组自交系群体构建的含有142个SSR标记分子连锁图,采用区间作图法对抽穗期、单株有效穗数、株高、穗长、每穗实粒数、每穗总粒数、结实率、穗着粒密度、粒长、粒宽、粒形、千粒质量和单株质量13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早、晚季的全基因组QTL定位.【结果和结论】除株高没有检测到相关的QTL之外,其余的每个性状检测到的QTL数目为2~15个.12个性状共检测到73个QTL,分布于水稻的12条染色体上,其中仅在早季能检测到的有34个,仅在晚季能检测到的有23个,两季都能检测到的只有16个.单个QTL的贡献率在5.3%~28.4%之间,其中超过20%以上的有10个.检测到的新位点为12个.早晚两季在多数染色体的多处区段上均检测到多个紧密连锁的QTL.检测到的12个新位点为水稻主要农艺性状的QTL定位增加了新的遗传信息,重复检测到的16个QTL可用于水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陈燕华黄大辉邱永福张月雄刘芳马增凤刘驰李容柏
关键词:水稻重组自交系农艺性状QTL分析
4个水稻纹枯病新抗源品系的抗病性遗传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对中大304、MR1400、T1006和大区50等4个抗源进行稻纹枯病抗性遗传分析,为利用这些资源进行基因定位与育种提供依据。【方法】用感稻纹枯病的粳稻品种中野1211作母本,4个籼稻抗源品种中大304、MR1400、T1006和大区50分别作父本,组配4个杂交组合,获得F1和F2群体。用广西稻纹枯病菌优势致病型菌株AG-I-IA、GX-2以牙签嵌入法对F1和F2进行接种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抗源中大304、MR1400、T1006和大区50均表现中抗纹枯病,中野1211高感纹枯病;4个杂种F1植株对纹枯病的抗病等级为4.0~8.0级,表现为中抗~高感,平均为5.1~6.1级,为中感,群体抗性呈连续性分布;F2群体纹枯病抗性分离谱较广,抗性等级变化范围为2.0~9.0(R~HS),群体抗性呈连续单峰分布。抗源中大304、MR1400、T1006和大区50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遗传率分别为15.4%、31.1%、47.7%和43.8%。【结论】4个杂交组合的F1群体对纹枯病的抗性均介于其双亲之间,抗源中大304、MR1400、T1006和大区50对水稻纹枯病的抗性均为数量性状,受微效多基因控制。
陈燕华刘驰张月雄邱永福刘芳黄大辉胡春锦马增凤李容柏
关键词:水稻纹枯病抗源抗性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天B和龙特甫B稻米品质被引量:4
2013年
直链淀粉含量与粒型是影响稻米蒸煮、食味及外观品质的重要因素,降低水稻品系的直链淀粉含量或选育其长粒型品系对提高水稻品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回交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相结合的方法对主栽杂交水稻的保持系天B与龙特甫B的直链淀粉含量和对龙特甫B的粒型进行改良,选育出较好保持原品系的优良农艺性状、稻米品质得到明显改良的天B改良系5个和龙特甫B改良系4个。品质分析测定表明9个改良系的直链淀粉含量较改良前明显下降,天B和龙特甫B分别由改良前的23.5%和34.5%下降至平均14.4%和23.9%,胶稠度变长,糊化温度升高;龙特甫B改良系的粒长得到显著改良,粒长由龙特甫B的8.10mm增加到10.40mm、长宽比由2.36增加到3.80;天B改良系的粒长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谷粒长由9.95mm增加到10.30mm、长宽比由3.34增加到3.65~3.94;此外,天B及龙特甫B改良系其垩白粒率及垩白度都有所降低或降幅较大。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改良天B和龙特甫B的稻米品质是有效的。
胡德辉刘开雨周萍刘芳韦政黎志方邱永福李容柏
关键词:改良系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直链淀粉含量粒长
普通野生稻苗期耐冷性QTLs的互作和聚合效应分析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蕴含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对其进行耐冷性数量性状位点(QTLs)的挖掘和效应分析,可为水稻耐冷性分子育种提供宝贵的基因资源和理论支持.【方法】以籼稻品种9311为受体亲本、普通野生稻品系DP15和DP30为供体亲本,构建染色体片段代换系,鉴定了18个水稻苗期耐冷QTLs,将其中分别包含4个耐冷QTL且遗传背景一致的4个代换系qSCT-1-CSSL、qSCT-4-CSSL、qSCT-8-CSSL和qSCT-12-CSSL分别两两杂交得到2个聚合系(qSCT-1/qSCT-12)-CSSL和(qSCT-4/qSCT-8)-CSSL,对聚合系中各耐冷QTL的互作效应及聚合效应进行研究.【结果和结论】4个耐冷QTL对水稻耐冷性有加性效应;互作分析显示各耐冷QTL间在聚合系中均存在正向互作.聚合效应在qSCT-4与qSCT-8间表现为QTL间明显的累加效应,而qSCT-1与qSCT-12间聚合的累加效应不明显,表现为qSCT-12对qSCT-1有上位作用.
郑加兴张月雄覃宝祥邱永福蒙姣荣刘芳马增凤刘驰李容柏陈保善
关键词:普通野生稻耐冷性染色体片段代换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