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XDA05150500)

作品数:6 被引量:72H指数:5
相关作者:王铮朱永彬石莹吴静张帅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碳排放
  • 3篇减排
  • 2篇最优控制
  • 2篇经济平稳
  • 2篇经济平稳增长
  • 1篇隐含碳排放
  • 1篇中国产业结构
  • 1篇中国能源
  • 1篇中国能源结构
  • 1篇能源
  • 1篇能源结构
  • 1篇排放配额
  • 1篇偏好
  • 1篇气候保护
  • 1篇气候政策
  • 1篇消费偏好
  • 1篇泄露
  • 1篇经济增长
  • 1篇经济增长路径
  • 1篇控制研究

机构

  • 6篇华东师范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王铮
  • 4篇朱永彬
  • 1篇孙翊
  • 1篇钟章奇
  • 1篇刘丽
  • 1篇张帅
  • 1篇吴静
  • 1篇刘昌新
  • 1篇黄蕊
  • 1篇石莹

传媒

  • 2篇地理研究
  • 1篇科学通报
  • 1篇地理科学进展
  • 1篇管理科学学报
  • 1篇科学学研究

年份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排放强度目标下中国最优研发及经济增长路径被引量:6
2014年
以研发投资为减排手段,在最优经济增长模型框架下构建碳排放强度目标约束下的最优控制模型,并针对中国2009年提出的排放强度目标"2020年排放强度降低到2005年的40%~45%",研究了同时满足减排目标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下的最优研发投资路径以及经济平稳增长路线。模拟发现:前轻后重的研发投资路径有利于最大化社会成员的效用,而为了完成减排目标,中国需从2014年开始大幅提高研发投资到2.85%,随后每年都要保持在3%的水平;受此影响,经济平稳增长速度在2014年出现明显回落;排放强度路径呈现从缓慢下降到迅速下降而后降速趋缓的走势;能源消费量和碳排放量总体呈增长趋势,但在2014年继一个小高峰后出现短暂的下调。
朱永彬王铮
关键词:经济平稳增长
一个新的RICE簇模型及其对全球减排方案的分析被引量:14
2012年
针对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现实,以拉姆齐函数公平为标准,发展了RICE和MRICES模型,得到一个适合全球经济一体化结构的新型气候经济学集成评估模型,MRICES-2012模型.在此模型基础上,模拟研究了既适合全球减排行动又符合发展中国家利益的减排方案,比较分析了总量减排方案的国际公平性.研究结果表明,到2100年人均累积二氧化碳排放相等的减排方案不可实现,人均碳排放相等的减排方案可以实现但不够公平.因此,研究建议了一个新的可行的能够保障各国利益又能达到哥本哈根共识的全球总量减排方案:从2020年开始总量减排,至2050年,美国的碳排放量比1990年总量减少80%;日本的碳排放量比1990年总量减少70%;欧盟和其他发达国家2050年碳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80%;高发展水平国家2050年碳排放量比1990年降低50%;以上各国至2100年的碳排放保持2050年的总量水平;中国从2030年开始总量减排,2050年的碳排放量比2005年总量减少15%,2100年比2005年总量减少25%;中发展水平国家至2100年,保持在2020年的碳排放总量;低发展水平国家既不参加强度减排也不参与总量减排.
王铮张帅吴静
关键词:减排方案IAM气候保护
成本最优与减排约束下中国能源结构演化路径被引量:22
2015年
基于经济平稳增长与能源成本最优,本文构建了以经济动力学模型与能源成本最优控制的耦合建模,对比分析了有无碳排放目标的中国能源成本和能源技术发展的演化趋势.模型模拟的结果发现:1)若单纯从经济利益上考虑,按成本最优的能源结构发展,煤炭仍将是中国最主要的能源供给方式.2)经济平稳增长的路线下,排放总量约束势将带来碳高峰值的显著下降,但对碳高峰出现的时间影响有限.3)若要实现碳减排,煤炭占比显著下降;而天然气、石油在非电力能源中的占比增加;在电力能源中占比基本保持不变.4)考虑成本与减排目标,水电将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电力能源.5)化石能源价格的增长以及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学习效应将刺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并逐渐取代火力发电.6)边际减排成本随着减排力度的增加而增加.若要实现高减排目标,在不考虑CCS技术的情况下,中国的边际减排成本很高.因此,中国以煤为主的能源资源特点也决定了未来有限的减排空间.
石莹朱永彬王铮
关键词:能源结构碳排放气候政策最优控制
区域分部门贸易的隐含碳排放——以北京为例被引量:13
2015年
碳排放增多带来的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政府共同面对的问题,碳减排责任的划分是各国争论的焦点,而国际贸易造成的"碳泄露"问题更是不可忽视。中国的碳减排责任最终要落实到省市区域尺度上,区域间贸易引起的"碳泄露"同样值得考虑。使用多区域投入产出分析法,分别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度对北京各部门碳排放进行分析,并估算各部门进出口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北京是一个碳排放净流入区域。基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角度,北京的碳排放总量分别是142.79 Mt和116.80 Mt。输出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量为28.15 Mt,包括区域间调出和国际出口。输出贸易中隐含碳排放最大的部门是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输入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量为54.15 Mt,包括区域间调入和国际进口。输入贸易中隐含的碳排放最大的部门是建筑业。
黄蕊钟章奇孙翊刘昌新刘丽
关键词:隐含碳排放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路径与碳排放趋势预测被引量:14
2014年
中国已进入产业结构深度调整时期,同时产业升级也是减排的主要途径之一。为此,本文通过构建分部门跨期优化模型,以需求驱动和产业部门供给为基础,假设中国的消费偏好模式不断向发达国家(如美国、欧盟和日本)趋近,对消费偏好导向下的产业结构优化方向及碳排放趋势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显示,中国的农业和衣食制造部门比重将呈下降趋势,其他服务业部门比重会不断提高。在中国当前消费偏好模式下,重工业、交通运输、化工和金属等高耗能部门的比重仍将增加,而转向美国消费偏好模式后,这些部门的比重都将下降。交通运输和化工部门比重在转向欧盟消费偏好模式后略有提高,转向日本偏好模式后交通运输部门比重将提高,而金属部门比重将下降。受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效率提高的影响,中国未来能源消费总量呈倒U型趋势:在中国、欧盟、日本和美国消费偏好模式驱动下,能源消费总量依次下降,对应的能源高峰在2810~2166 Mtoe之间,累积排放量在94~72.6 Gt C之间。美国的消费偏好模式由于倾向于低碳的服务业部门,因此更有利于节能减排。
朱永彬王铮
关键词:产业结构碳排放消费偏好
经济平稳增长下基于研发投入的减排控制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在气候保护和经济危机并存的背景下,减排二氧化碳不能刺激经济危机。研究了研发投资实现知识积累以及提高能效、替代实物能源投入的作用。进而将经济增长理论与最优控制模型结合,模拟分析了我国在给定排放配额的情况下,如何通过研发投入控制碳排放路径,实现经济的最优平稳增长和气候保护两重目标。研究发现:减排措施实施不宜太早或太晚,前期研发投资可以适当下调;然后逐渐提高研发投资强度,促进能源效率提高,替代部分实物能源投入;在知识积累和能源效率提高到一定水平后,研发投资可以再次回落至较低水平。在控制大气二氧化碳难度不超过450ppm目标下,我国需从2016年开始采取有效减排措施,不断提高研发投资比重。相应地,经济增长路径显示未来我国的经济还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但在严厉减排目标下经济增速略低;碳排放在早期还将继续较快增长,随着减排投资的有效实施,增速逐渐放缓;排放强度早期没有出现显著下降,自有效减排投资实施以后,下降趋势明显。
朱永彬王铮
关键词:排放配额最优控制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