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XB2-04-01)

作品数:2 被引量:84H指数:2
相关作者:赵文智胡广录庄艳丽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需水
  • 1篇生态需水
  • 1篇稳定性
  • 1篇绿洲
  • 1篇旱区
  • 1篇干旱
  • 1篇干旱区
  • 1篇干旱区绿洲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2篇赵文智
  • 1篇庄艳丽
  • 1篇胡广录

传媒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干旱区研究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干旱区植被生态需水理论研究进展被引量:46
2008年
综述了植被生态需水的概念及其内涵,评价了植被生态需水的主要研究理论——生态适宜性理论、系统阈值理论、水文循环水量平衡理论、农业气象学理论,评析了各种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优缺点。指出在未来的植被生态需水研究中应加强生态体系健康标准建立、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数值模拟模型构建,研究中还必须注重植被生态需水的时空特性,充分利用"3S"技术手段和先进的科学试验设备,全方位、多角度获取不同研究区域的基础信息,为建立植被生态需水理论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胡广录赵文智谢国勋
中国干旱区绿洲稳定性研究被引量:38
2008年
绿洲是干旱区特有的生态景观之一,也是干旱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主要空间。绿洲的稳定事关干旱区人类的生存、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绿洲稳定性成为近年干旱区研究的热点。从生态系统、景观、流域3个层次综述绿洲稳定性研究现状,提出在未来应建立高效节水绿洲的同时,还应加强田块、灌区和绿洲不同尺度水效益及其对绿洲水文循环影响的评价研究;加强以流域为单元,开展绿洲稳定性研究;加强人工绿洲建设与天然绿洲稳定的关系、流域内绿洲空间布局、结构与绿洲稳定性关系、绿洲生态用水和生产用水比例与绿洲稳定性的研究。
赵文智庄艳丽
关键词:干旱区绿洲稳定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