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0803001)
- 作品数:20 被引量:47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凤玉王永利徐佳张宏周曜更多>>
-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宁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利用Bandelets变换的电子探针图像融合优化算法研究
- 2010年
- 电子探针分析图像(EPMA)作为样品微表面元素与形态分析的重要图像来源,已在样品精密分析技术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立意于电子探针影像分析应用的现状,在深入分析EPMA各类图像特点的基础上,结合Bandelets变换的自适应多尺度分析特性,提出利用二代Bandelets变换进行快速EPMA图像融合的详细方法与过程。仿真实验证明,二代Bandelet变换能支持更快速、鲁棒的图像分解方法,提供近乎线性的快速融合算法,具有较理想的实际应用价值。
- 李祥何剑锋刘凤玉
-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图像融合电子探针分析多尺度分析
- 一种针对大规模MANET网络的融合路由策略被引量:1
- 2011年
- 针对移动自组网(MANET)大规模组网时普通路由算法性能明显下降的问题,利用分而治之的思想,提出了一种将AODV和时延容忍网络中喷雾等待路由相融合的路由方案ADHR,即在反应式路由扩展环区域内仍实施普通AODV路由策略,但是当源与目的节点距离超过扩展环半径时,自动地转入DTN的喷雾等待路由,使得MANET网络规模扩大时性能保持相对稳定。ONE仿真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在大规模网络环境下,ADHR的分组投递率等主要网络性能要优于纯AODV和喷雾等待路由。
- 马驰张宏刘凤玉
- 关键词:路由移动自组网
- 面向RFID数据流冰川查询的世系追踪模型被引量:1
- 2011年
- 为了获得RFID数据流中热门元素以及相关起源的信息,需要对RFID数据流进行带起源信息的冰川查询。以RFID数据流中单个数据对象的世系追踪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海量RFID数据流基础上返回极少查询结果的冰山查询执行机理,初步建立一个面向RFID数据流冰山查询的数据流世系跟踪原型模型。
- 刘耀宗张宏孟锦王永利
- 关键词:RFID数据流
- 抗毁的混合移动自组织网路由策略被引量:5
- 2011年
- 针对战场毁伤条件下移动自组网(MANET)普通路由算法性能下降的问题,在含有抗毁增强节点的混合MANET网络中,融合了普通MANET路由和容迟网络(DTN)路由设计了抗毁性增强路由协议STHR,并且为了降低网络负载和冲突对STHR中抗毁增强节点的选取算法进行了设计。在网络遭受毁伤甚至出现分割情况下,MANET路由扩展环无法到达目标节点,但借助具有区域覆盖特性的抗毁增强节点转入DTN路由,可以保证在一定时延容忍前提下,仍能保持较高的分组投递率。通过ONE仿真平台实验,结果表明在毁伤情况下,STHR的分组投递率要优于AODV路由,而路由时延低于DTN喷雾等待路由。
- 马驰孟锦张宏
- 关键词:路由移动自组网容迟网络抗毁
- 针对节点失效的 MANET路由抗毁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通过分析传统信息系统的抗毁理论,提出了评价 MANET网络抗毁性能的关键指标 DRUA(delivery rate under attack),并基于空间概率的方法给出了该评价指标的数学模型.为了验证模型,利用NS2仿真环境对 MANET反应式路由协议进行了随机打击、蓄意打击等多种毁伤方式的抗毁性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CBR(constant bit rate)流数较小的情况下,随机毁伤对 MANET性能影响较小,甚至反而使得性能提升.但是,在CBR流数较大的情况下,随机毁伤会导致性能下降.而采用随机毁伤邻居节点的方法在CBR流数小的情况也会使得 MANET性能下降.
- 马驰李陟张宏刘凤玉
- 关键词:抗毁路由移动自组网按需路由网络性能
- 机会网络中基于种子喷雾的自适应路由协议被引量:11
- 2010年
- 针对喷雾路由自适应能力不强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种子喷雾的多副本自适应路由协议ASSR.ASSR在源节点计算种子数量和代价预测,利用少量的种子节点进行喷雾,最大程度地减少副本冗余,降低路由代价,由具备最新网络知识的中间转发节点进行喷雾决策,适用于网络环境动态变化的机会网络.仿真实验表明,ASSR在同类协议中具有最低的路由代价,同时具备较强的自适应能力,是一种有效、实用的时延约束机会路由协议.
- 徐佳孙力娟王汝传刘凤玉
- 关键词:机会网络时延约束自适应
- 一种消息驱动的SOA系统集成方法被引量:2
- 2012年
- 针对企业SOA平台异构系统和服务的集成问题,提出了一种以Web服务为封装形式,消息队列为联系机制,软件管道为并行计算方案的的支持交互方式扩展的高性能松散耦合SOA系统集成方法。在应用层结合RPC原理、滑动窗口机制,引入商业并行计算软件管道技术,以消息驱动的方式实现了平台各系统间的服务同步/异步调用、并行事务处理以及拥塞控制,满足了业务交互和共享的需求。
- 张功萱陈瀚王永利王辉
- 关键词:面向服务架构WEB服务拥塞控制
- 移动Ad Hoc网络中一种前向机密的匿名路由方案被引量:2
- 2010年
- 传统移动Ad Hoc网络匿名路由方案主要基于公钥加密手段构建匿名路径。然而,一旦参与通信的节点私钥泄漏,则匿名路径也会连带泄漏。针对这一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具有前向机密性的匿名路由(Forward secureanonymous routing,FSAR)方案。在FSAR中,节点通过基于伪名和双线性对的密钥协商机制动态协商会话密钥,并以此构建前向机密的洋葱路由完成匿名通信。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FSAR可有效解决传统匿名路由方案的前向机密隐患,同时在网络性能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 周曜徐佳刘凤玉
- 关键词:匿名路由双线性对HOC
- 基于连续聚类与组合分类的RFID事件探测
- RFID数据流随着时间而不断变化,捕捉其中蕴含的变化可以用于检测有意义事件的发生.提出了一种捕获数据流事件的算法——CECD,通过分析聚类结果分布变化和值域中产生的偏差检测数据流中蕴含的变化,同时采用组合分类技术对变化进...
- 王永利钱江波徐佳余立功
- 关键词:RFID数据流变化检测
- 文献传递
- Ad hoc按需路由中路径压缩技术的稳定性组件被引量:5
- 2009年
- 通过建立动态路径压缩模型得出概率意义上实时动态化的路由稳定期,提出路径压缩技术的稳定性组件SMPC。SMPC分别采用基于GPS的SMPC-ES和基于压缩覆盖区的压缩请求策略的SMPC-MS降低短暂缩减和多次缩减的概率,有效抑制了路径压缩的盲目性,提高了路径稳定性。仿真表明,采用SMPC的路径压缩算法在与传统按需路由协议和路径压缩算法的性能比较中,具有低控制负载和端到端时延等特点,是一种通用和高效的移动adhoc网络路径压缩技术稳定性组件。
- 徐佳李陟周曜刘凤玉
- 关键词:ADHOC按需路由动态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