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77010)

作品数:11 被引量:173H指数:5
相关作者:黄巧云谢朝阳陈雯莉魏凌云郭学军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农业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武汉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9篇土壤
  • 9篇重金
  • 9篇重金属
  • 8篇细菌
  • 6篇土壤胶体
  • 3篇抗重金属
  • 3篇矿物
  • 3篇CD2
  • 3篇CD
  • 2篇动力学
  • 2篇动力学研究
  • 2篇亚甲基
  • 2篇亚甲基蓝
  • 2篇镉形态
  • 2篇污染
  • 2篇甲基
  • 2篇甲基蓝
  • 2篇根瘤
  • 2篇根瘤菌
  • 2篇光谱

机构

  • 12篇华中农业大学
  • 8篇武汉生物工程...
  • 2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莱阳农学院

作者

  • 11篇黄巧云
  • 6篇谢朝阳
  • 4篇陈雯莉
  • 3篇郭学军
  • 3篇魏凌云
  • 2篇蔡鹏
  • 2篇黄敏
  • 2篇张学文
  • 1篇徐磊辉
  • 1篇赵振华
  • 1篇胡红青
  • 1篇李素霞
  • 1篇韩红梅

传媒

  • 3篇武汉生物工程...
  • 2篇应用与环境生...
  • 2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耐重金属细菌与土壤胶体吸附Cu^(2+)、Cd^(2+)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采用流动法探讨了耐重金属细菌与土壤胶体复合体系吸附Cu2+、Cd2+的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加入耐重金属细菌NTG-01以后,褐土胶体和红壤胶体对Cu2+的吸附动力学过程依然用抛物线扩散方程拟合最好,即颗粒表面吸附点位数目控制反应速度;而使褐土胶体和红壤胶体对Cd2+的吸附机理发生了变化,最优方程由原来的抛物线扩散方程变为一级动力学方程,即在有细菌存在的土壤体系中,反应的速度取决于溶液中重金属的浓度。
谢朝阳黄巧云魏凌云
关键词:细菌土壤胶体CU2+动力学
耐重金属细菌与土壤胶体体系吸附Cu^(2+)、Cd^(2+)的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红外光谱可提供黏土矿物及微生物表面吸附重金属前后官能团的变化情况,从而为重金属吸附机理的判断提供较为丰富的信息。[方法]采用红外光谱技术探讨了耐重金属细菌NTG-01对褐土胶体、红壤胶体吸附Cu2+、Cd2+的影响。[结果]细菌促进了褐土胶体表面的Si OHSi基团与Cu2+、Cd2+的反应;加菌前后吸附Cu2+、Cd2+的红壤胶体表面功能团红外光谱特征频率无明显差异。[结论]微生物在土壤吸附重金属元素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谢朝阳黄巧云李素霞
关键词:土壤重金属红外光谱
抗重金属细菌对土壤胶体和矿物比表面积的影响
2005年
采集湖北大冶城郊铜绿山矿区附近菜园土壤,进行耐重金属细菌的筛选,并获得对铜和镉离子抗性较强的细菌菌株,抗性水平高达3 mmol/L。以红壤胶体、褐土胶体和高岭石为材料, 在国内首次应用亚甲基蓝吸附法测定细菌、土壤胶体颗粒以及细菌胶体复合体的比表面积。结果表明,细菌的比表面积为145 m2/g,与褐土胶体比表面积相当,分别是红壤胶体和高岭石的 3.5和7倍。细菌的引入,使供试的褐土胶体、红壤胶体和高岭石体系的比表面积分别增大5.1、 3.3和1.9 m2/g,增长率分别为3.0%,8.0%和8.7%。细菌对红壤胶体和高岭石体系比表面积增长率的贡献大于褐土胶体体系。
张学文蔡鹏黄巧云
关键词:土壤胶体细菌比表面积亚甲基蓝
根瘤菌对土壤铜、锌和镉形态分配的影响被引量:26
2003年
以湖南郴州红壤和河北巩义褐土为供试土壤 ,制备Cu、Zn、Cd污染土壤 ,接种大豆根瘤菌 (Rhi zobiumfredii)HN0 1 ,用连续提取法浸提土壤中不同形态的重金属 .结果表明 ,褐土接种根瘤菌后固相结合态Zn总量降低 1 0 % ,专性吸附态、氧化锰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Zn减少达 9%~ 2 6 % .红壤中结合态Zn的总量变化不显著 ,但专性吸附态和氧化锰结合态Zn含量显著减少 ,交换态Zn含量显著增加 .褐土中接种根瘤菌抑制了Cu向土壤溶液的释放 ,固相结合态Cu总量增加 1 8% ,可交换态、专性吸附态、氧化锰结合态和有机结合态的Cu增加 2 0 %~ 54 % .接种根瘤菌对土壤中Cd的溶解没有明显的抑制或促进作用 ,但改变了红壤中各形态Cd的含量高低顺序 .Cd污染红壤中可交换态和有机结合态Cd含量分别增加2 2 %和 1 1 % ,专性吸附态和氧化锰结合态Cd分别减少 1 4 %和 2 9% .
陈雯莉黄巧云郭学军
关键词:土壤根瘤菌重金属形态
耐重金属细菌与土壤胶体吸附Cu2+、Cd2+的动力学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采用流动法探讨了耐重金属细菌与土壤胶体复合体系吸附Cu2+、Cd2+的动力学机理,结果表明:加入耐重金属细菌NTG—01以后,红壤胶体和褐土胶体对Cu2+的吸附动力学过程依然用抛物线扩散方程拟合最好,即颗粒表面吸附点位数目控制反应速度;而使红壤胶体和褐土胶体对Cd2+的吸附机理发生了变化,最优方程由原来的抛物线扩散方程变为一级动力学方程。即在有细菌存在的土壤体系中,反应的速度取决于溶液中重金属的浓度。
谢朝阳黄巧云魏凌云
关键词:土壤胶体
抗重金属细菌与针铁矿体系吸附Cu2+和Cd2+的红外光谱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采用红外光谱技术探讨了抗重金属细菌NTG-01对针铁矿吸附Cu2+、Cd2+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细菌细胞表面的游离羟基可以吸附Cu2+;②加入细菌以后促进了Cu2+与针铁矿表面游离羟基(-OH)反应,使Cd2+与其表面的水合羟基(-OH2)的反应加强。
谢朝阳魏凌云
关键词:细菌针铁矿红外光谱
耐重金属细菌对土壤胶体矿物体系吸附铜的影响被引量:5
2006年
以从大冶铜矿区土壤筛选的耐重金属细菌NTG-01为试验菌株,研究在不同pH值及不同菌量条件下该细菌对土壤胶体和粘土矿物体系吸附Cu2+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土壤胶体、矿物与细菌的共存体系对Cu2+的吸附仍符合Langmuir方程,相关系数为0.98以上;②在细菌NTG-01的存在下,土壤胶体、矿物对Cu2+的吸附量较无菌时增加,且在一定菌量范围内,随着体系中细菌量的增加,体系对Cu2+的吸附量增加;③细菌NTG-01的存在增加了Cu2+与土壤胶体和矿物表面的亲和力,使其在较低pH值条件下就能被吸附固定。
谢朝阳黄巧云黄敏韩红梅
关键词:细菌土壤胶体
抗重金属细菌对土壤胶体和矿物比表面积的影响被引量:7
2006年
采集湖北大冶城郊铜绿山矿区附近菜园土壤,进行耐重金属细菌的筛选,获得了对铜和镉离子抗性较强的细菌菌株,抗性水平达3 mmol/L/。以红壤胶体、褐土胶体和高岭石为材料,应用亚甲基蓝吸附法测定细菌、土壤胶体颗粒以及细菌胶体复合体的比表面积。结果表明,细菌的比表面积为145 m2/g,与褐土胶体比表面积相当,分别是红壤胶体和高岭石的3.5和7倍。细菌的引入,使供试的褐土胶体、红壤胶体和高岭石体系的比表面积分别增大5.1、3.3和1.9 m2/g,增长率分别为3.0%、8.0%和8.7%。细菌对红壤胶体和高岭石体系比表面积增长率的贡献大于褐土胶体体系。
张学文蔡鹏黄巧云胡红青
关键词:土壤胶体细菌比表面积亚甲基蓝
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细菌修复与检测被引量:28
2004年
日益严重的环境重金属污染引起政府和科技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以细菌为研究对象的生物修复与检测技术已成为环境科学领域中一大研究热点.细菌可通过对重金属的吸附富集、氧化还原、成矿沉淀、淋滤、协同植物吸收等作用修复环境重金属污染.在重金属污染环境中,细菌为响应重金属的胁迫而产生的种群结构、生物量和生理代谢活性的变化信息可用于重金属生物有效性的检测.本文从细菌对重金属的耐性、环境重金属污染的细菌修复和检测等方面综述该领域近10年的研究进展,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亟待开展的研究.
徐磊辉黄巧云陈雯莉
关键词:重金属污染细菌耐性
根瘤菌对污染红壤和褐土中铜、锌、镉形态的影响
<正> 各种工农业生产和家庭消费引起的重金属在环境中的释放,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胁迫和破坏,呈加剧的趋势。土壤是重金属离子的源和汇,土壤中的重金属可以多种形态存在,其活性和生物有效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各种有机胶体、...
陈雯莉黄巧云郭学军
关键词:根瘤菌红壤褐土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