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72132)

作品数:12 被引量:121H指数:9
相关作者:曾园山陈穗君陈玉玲陈雅云李晓滨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电针
  • 10篇脊髓
  • 9篇督脉
  • 9篇督脉电针
  • 9篇细胞
  • 9篇干细胞
  • 8篇神经干
  • 8篇神经干细胞
  • 8篇神经干细胞移...
  • 8篇细胞移植
  • 7篇脊髓损伤
  • 5篇神经元
  • 5篇存活
  • 4篇神经元存活
  • 4篇大鼠脊髓
  • 3篇神经营养
  • 3篇神经营养素
  • 3篇神经营养素-...
  • 3篇全横断
  • 2篇氧化氮

机构

  • 12篇中山大学
  • 8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广州医学院

作者

  • 12篇曾园山
  • 9篇陈穗君
  • 8篇陈玉玲
  • 7篇陈雅云
  • 6篇李晓滨
  • 4篇郭家松
  • 2篇张伟
  • 2篇丁英
  • 1篇张燕青
  • 1篇张雪宝
  • 1篇张巍
  • 1篇陈巧格
  • 1篇王俊梅
  • 1篇闫清
  • 1篇李晓君
  • 1篇唐久余
  • 1篇周雯

传媒

  • 6篇解剖学报
  • 4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针刺研究
  • 1篇解剖学研究

年份

  • 1篇2008
  • 1篇2007
  • 6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促进脊髓全横断大鼠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被引量:14
2006年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对脊髓全横断大鼠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的影响。方法将对照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督脉电针组和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的成年大鼠胸10脊髓段做全横断损伤;其中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和电针神经干细胞组在损伤处移植神经干细胞。电针组和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在术后开始接受督脉电针治疗。所有动物存活67d。结果1.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脊髓损伤处的去甲肾上腺素能5、_羟色胺受体、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能和生长相关蛋白-43阳性染色的4种神经纤维均明显多于其他几组。2.电镜下可观察到脊髓横断处有再生的神经纤维穿越,在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尤为明显。3.大脑体感运动区皮质和中脑红核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数量也多于其他几组,一些神经元的再生神经纤维可能穿越横断处,进入尾端脊髓组织。结论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能促进脊髓全横断大鼠受损伤的神经元存活及其轴突再生。
李晓滨曾园山陈玉玲郭家松陈穗君
关键词: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神经元存活神经纤维再生免疫细胞化学
NT-3基因修饰及维甲酸预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脊髓损伤处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移植在脊髓损伤处的神经营养素-3(NT-3)基因修饰及维甲酸(RA)预诱导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潜能。方法将MSCs、RA诱导的MSCs、LacZ基因修饰的MSCs、NT-3基因修饰的MSCs和NT-3基因修饰及RA预诱导的MSCs分别立即移植到脊髓全横断处(T10脊髓),术后67d取材和冷冻切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MSCs的分化潜能,计算各细胞移植组脊髓损伤处的MSCs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的百分率。结果移植的MSCs在受损伤的脊髓内可分化为神经干细胞(nestin阳性)、神经胶质样细胞(GFAP阳性)和神经元样细胞(NF和MAP2阳性),有些还可以向含有某种神经递质和有形成突触潜能的神经元样细胞分化(ChAT、5-HT和PSD95阳性)。联合应用NT-3基因修饰和RA预诱导的MSCs能在受损伤的脊髓内更有效地提高MSCs向神经元样细胞分化的百分率。结论NT-3基因修饰和RA预诱导的MSCs能在脊髓损伤处更好地分化为神经元样细胞。
张巍曾园山张雪宝王俊梅闫清唐久余陈穗君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神经营养素-3维甲酸脊髓损伤重组腺病毒载体神经元样细胞
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促进大鼠受损伤脊髓组织产生神经生长活性物质被引量:16
2006年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能否促进受损伤脊髓组织产生神经生长活性物质。方法成年大鼠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NSCs组)、督脉电针组(电针组)和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电针NSCs组)。除正常组外均实施T10段脊髓全横断手术,其中电针组和电针NSCs组于术后5d进行电针治疗。分别于术后14 d和28 d取材,进行受损伤脊髓组织环一磷酸腺苷(cAMP)含量的放射免疫检测;用Westenblotting检测神经营养素-3(NT-3)、神经营养因子受体(Trk)以及生长相关蛋白-43(GAP-43)的水平。结果1.在术后14 d,NSCs组、电针组和电针NSCs组的脊髓损伤区cAMP含量较正常组有增加。但除电针组外,脊髓损伤区的上段或下段组织cAMP含量低于正常组。在术后28 d,电针NSCs组脊髓损伤区上段、下段组织cAMP含量仍保持较高水平。NSCs组和电针NSCs组的脊髓损伤区cAMP含量较正常组有所增加。2.NT-3、Trk及GAP-43的表达以电针组和电针NSCs组较为明显,对照组和NSCs组的3种蛋白表达均低于电针组和电针NSCs组。结论督脉电针能促进受损伤的脊髓组织产生cAMP;督脉电针与NSCs移植联合应用能保持受损伤的脊髓组织较高水平的cAMP,而且NT-3、Trk及GAP-43的含量也有增高的趋势。
李晓滨曾园山陈玉玲陈雅云郭家松陈穗君
关键词: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脊髓损伤环-磷酸腺苷放射免疫
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促进SCI横断大鼠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及减轻后肢肌萎缩的研究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的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以及减轻后肢肌萎缩有无促进作用。方法:将正常组、对照组、督脉电针组(电针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NSCs组)和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组(电针NSCs组)成年大鼠T10脊髓段做全横断损伤,其中NSCs组和电针NSCs组在损伤处移植神经干细胞,电针组和电针NSCs组在术后开始接受督脉电针治疗。所有实验动物在脊髓损伤后存活65天。结果:电针NSCs组大鼠其腰段脊髓受损伤运动神经元的存活数量明显多于其他实验对照组大鼠。电针NSCs组大鼠后肢的股二头肌萎缩程度明显小于其他实验对照组大鼠。结论: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能够促进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受损伤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以及减轻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后瘫痪的后肢股二头肌的萎缩状况。
李晓滨曾园山陈玉玲陈穗君
关键词: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运动神经元肌萎缩
督脉电针与NSCs移植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组织NT-3含量及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NSCs)联合应用对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组织神经营养素-3(NT-3)含量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成年大鼠分为对照14d组、督脉电针14d组(电针14d组)、神经干细胞移植14d组(NSCs14d组)、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14d组(电针NSCs14d组)、神经干细胞移植30d组(NSCs30d组)和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30d组(电针NSCs30d组)6组,所有动物均实施T10段脊髓全横断手术,其中电针组和电针NSCs组于术后5d进行电针治疗。结果:①电针NSCs14d组受损伤的脊髓组织含有较高水平的NT-3,其次是电针14d组和NSCs14d组,对照14d组受损伤的脊髓组织含有较低水平的NT-3。②NSCs30d组和电针NSCs30d组脊髓全横断处的移植神经干细胞均有TrkC表达。结论: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能够明显增高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处邻近组织的NT-3水平;在大鼠脊髓损伤处及邻近组织有些移植神经干细胞表达TrkC。
陈雅云曾园山张伟陈玉玲陈穗君
关键词: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神经营养素-3
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促进全横断脊髓损伤组织产生内源性神经生长活性物质的研究被引量:15
2005年
李晓滨曾园山陈玉玲陈雅云
关键词: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NSC神经营养素-3
电针在脊髓损伤修复中的应用基础研究概况被引量:21
2005年
本文就电针对脊髓损伤修复作用的应用基础研究进展作一概述,共综合32篇文献的内容,从电针治疗脊髓损伤的方法、取穴部位、应用基础研究现状、电针治疗的作用机制等方面做了归纳总结,为临床应用电针治疗脊髓损伤提供实验依据。
陈雅云曾园山陈玉玲
关键词:脊髓损伤电针
督脉电针与夹脊电针对受损伤的大鼠脊髓背核神经元存活及其NOS表达的影响比较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比较督脉电针和夹脊电针对受损伤的脊髓背核神经元存活及其表达NOS的影响。方法将10只SD雌性大鼠(180—200g)分为督脉电针组和夹脊电针组。将两组动物制备全横断脊髓损伤模型,术后第5d进行电针治疗,一组行督脉电针治疗,另一组行夹脊电针治疗。电针治疗30d后,将两组动物灌注、固定和取材,冰冻切片,做NADPH-黄递酶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脊髓背核神经元一氧化氮合酶(NOS)的活性。分别计数L1脊髓背核存活神经元数目及其表达NOS神经元数。结果督脉电针组L1脊髓背核存活神经元数目是218.50±7.23,表达NOS的神经元数是8.20±0.82,夹脊电针组L1脊髓背核存活神经元数目是188.60±6.48,表达NOS的神经元数是17.80±1.79。督脉电针组L1脊髓背核存活神经元数目多于夹脊电针组(P<0.05),并且督脉电针组L1脊髓背核表达NOS的神经元数明显少于夹脊电针组(P<0.05)。结论督脉电针比夹脊电针能够更好地促进受损伤的脊髓背核神经元存活以及抑制受损伤的脊髓背核神经元表达NOS。
丁英曾园山陈雅云张燕青陈穗君
关键词:电针背核神经元存活一氧化氮合酶
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脊髓全横断大鼠后肢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9
2004年
目的 探讨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对脊髓全横断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方法 将对照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 (神经干细胞组 )、督脉电针组 (电针组 )和督脉电针 +神经干细胞移植组 (电针神经干细胞组 )大鼠胸 10脊髓段做全横断损伤 ;其中神经干细胞组和电针神经干细胞组在损伤处移植神经干细胞。电针组和电针神经干细胞组在术后开始接受电针治疗。 结果  1 对照组大鼠后肢完全瘫痪。其余各组均能观察到大鼠后肢的运动。电针神经干细胞组BBB分数高于其他组。 2 对照组大鼠后肢不能爬行网格。神经干细胞组 2只、电针组 3只和电针神经干细胞组 5只大鼠能通过爬行网格攀上平台。 3 脊髓损伤后 ,对照组的皮质体感诱发电位或皮质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增长和峰峰值变小。经电针治疗后 ,电针神经干细胞组的潜伏期和峰峰值均较电针组和神经干细胞组有明显的改善。 4 对照组的后肢肌肉发生明显的萎缩 ,而电针组和电针神经干细胞组的后肢肌肉萎缩较轻。 结论 督脉电针与神经干细胞移植联合应用能促进脊髓全横断大鼠后肢运动功能的恢复。
李晓滨曾园山陈玉玲郭家松李晓君陈穗君
关键词:脊髓损伤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BBB评分诱发电位
督脉电针对移植在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处的神经干细胞存活分化和迁移的影响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督脉电针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处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存活、分化和迁移的影响。方法将20只成年SD大鼠分为神经干细胞移植14d组(NSCs 14d组)、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14d组(电针NSCs 14d组)、神经干细胞移植30d组(NSCs 30d组)和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30d组(电针NSCs 30d组)4组。所有动物均实施T10段脊髓全横断手术,其中电针组和电针NSCs组于术后5d进行电针治疗。分别于术后14d和30d取材检测移植在脊髓损伤处的神经干细胞存活、分化和迁移情况。结果1.电针NSCs 14d组或电针NSCs 30d组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存活数量均多于NSCs 14d组或NSCs 30d组,但是电针NSCs 30d组或NSCs 30d组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存活数量均少于电针NSCs 14d组或NSCs 14d组。2.电针NSCs 30d组和NSCs 30d组的脊髓全横断损伤处及其相邻的组织均有少量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呈现微管相关蛋白2(MAP2)阳性染色。3.电针NSCs 30d组和NSCs 30d组的脊髓全横断损伤处及其相邻的组织均可观察到较多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呈现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染色。4.在电针NSCs 14d组或电针NSCs 30d组,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向脊髓损伤处尾端组织迁移的距离明显长于NSCs 14d组或NSCs 30d组。结论督脉电针能够促进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处移植的神经干细胞存活,这些细胞能分化为MAP2或GFAP阳性细胞;督脉电针对移植在脊髓损伤处的神经干细胞向宿主脊髓组织迁移方向有一定的影响。
陈雅云曾园山张伟陈玉玲陈穗君
关键词:督脉电针神经干细胞移植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