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11JD28)

作品数:6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陈仲庚肖献军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文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2篇舜文化
  • 2篇文化
  • 2篇文学
  • 1篇道德
  • 1篇道德因素
  • 1篇血缘
  • 1篇中道
  • 1篇中国文学
  • 1篇中国文学传统
  • 1篇中和之美
  • 1篇韶乐
  • 1篇慎终追远
  • 1篇唐代
  • 1篇人格
  • 1篇人格培养
  • 1篇祖先崇拜
  • 1篇文学传统
  • 1篇文学因素
  • 1篇历史意义
  • 1篇美刺

机构

  • 6篇湖南科技学院

作者

  • 5篇陈仲庚
  • 1篇肖献军

传媒

  • 2篇湖南科技学院...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湖湘论坛
  • 1篇中国文学研究
  • 1篇船山学刊

年份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允执厥中”的理论内涵与实践价值
2012年
"允执厥中"作为舜帝身体力行的治国理念,就是要诚实守信地坚持天下之正道;作为一种治国方略,就是要以诚信的态度,广开言路、广纳贤才,实现政治清明,提高公信度;作为一种哲学理念,就是要"中和"天地自然的客观规律,寻找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亦即适宜、适度的平衡点,以实现个人心境、社会需求、自然生态的三大平衡。
陈仲庚
关键词:诚信中道
舜文化与中国文学传统的形成
2014年
舜歌《南风》,不仅真实记录了民风民情,也寄寓了自己从"风"中所体察到的民风民情。他的实践是一个最好的典范,确立了中国文学重在反映风俗民情的特点。孔子从这一特点出发提倡"观风",从而形成了中国文学的"观风"传统。舜帝命乐官夔典乐,明确提出要用诗乐来"教胄子",从而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教化传统。"观风"和"教化"是文学目的论,与目的论相联系文学方法论则是"美刺",舜文化为这一传统树立了一个批评标准。
陈仲庚
关键词:舜文化文学传统教化美刺
论二妃意象的形成及在唐代湖湘地区的流传与新变被引量:1
2014年
"二妃"作为文学作品中常出现的意象,其形成经历了一个长期过程。二妃故事在形成初期,道德因素远远大于文学因素。在《湘君》、《湘夫人》中,二妃文学形象开始形成,也奠定了意象的悲剧基调。但在屈原之后,李唐之前,二妃并没有受到太多关注。到了唐代,随着民族政策的改变,大量贬谪文人进入湖湘地区,他们饱受艰辛,内心痛苦,这一切与二妃悲剧意蕴相契合,文人于是有意识地利用二妃意象表达自己情感。另外,由于本土文人大量出现,二妃意象也开始发生新变。
肖献军
关键词:二妃道德因素文学因素
舜文化核心价值观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舜文化核心价值观主要有"诚"、"孝"、"中"、"仁"、"和"等范畴,将这些理论范畴与政治实践结合起来,体现在个人奋斗与国家治理的共同目标中,就是儒家所总结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实践路径。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与政治二位一体、个人奋斗与国家治理二位一体的治国模式,对维系中国传统社会几千年的社会稳定和文化延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从今天文化建设的角度看,舜文化核心价值观,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给我们提供有效的借鉴,尤其是对我们正在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有直接的借鉴意义。
陈仲庚
关键词:舜文化核心价值观
韶乐·乐教与美育——《韶乐》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被引量:4
2012年
舜帝制《韶乐》,是与"乐教"的需要相联系的。通过《韶乐》等乐教手段来宣传德性、德行、德治的理念,培养具有"中和之美"的人格,进而使"天下大服",达到"以德治国"的目的。以"乐教"作为人格培养的手段,也正是今天的审美教育所应该继承的传统。
陈仲庚
关键词:韶乐乐教美育中和之美人格培养
慎终追远与国人之灵魂归宿被引量:2
2014年
"慎终追远"是中国孝道文化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华民族高度智慧的结晶。它通过对严父的崇敬、进而对祖先的崇拜,形成为一种"礼教"的形式,不仅培养了农耕文明所需要的温柔敦厚人格,也从制度上凝聚了全体国民的向心力,促使中华民族从"祖先认同"走向了"民族认同";尤为重要的是,它让国人通过血缘链的接续找到了灵魂的归宿,并通过子孙"慎终追远"的香火祭祀,使灵魂获得了永生。
陈仲庚
关键词:慎终追远祖先崇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