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200805126)

作品数:8 被引量:12H指数:2
相关作者:陈禹牛松青郝嘉南王伟韩锋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医药学院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数字人
  • 3篇断面解剖
  • 2篇人脑
  • 2篇数字化
  • 2篇计算机
  • 1篇断层标本
  • 1篇断面解剖学
  • 1篇虚拟人
  • 1篇有机玻璃
  • 1篇数字化可视人...
  • 1篇数字化虚拟人
  • 1篇数字人体
  • 1篇图像
  • 1篇图像分割
  • 1篇切割机
  • 1篇脑回
  • 1篇解剖学
  • 1篇解剖学教学
  • 1篇科研团队
  • 1篇可视人

机构

  • 8篇吉林医药学院
  • 2篇吉林大学

作者

  • 8篇陈禹
  • 6篇牛松青
  • 6篇郝嘉南
  • 4篇王伟
  • 3篇韩锋
  • 2篇李幼琼
  • 2篇许冬明
  • 2篇刘学成
  • 1篇周岩
  • 1篇晏发隆
  • 1篇常洪贤

传媒

  • 3篇解剖学杂志
  • 2篇解剖学报
  • 1篇中国医学教育...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吉林医药学院...

年份

  • 3篇2014
  • 2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数字人在断面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1年
人体数字化研究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研究人体构造,用数字来表示人体各器官的位置、颜色、质地等参数的过程,它开启了一种研究人体结构的全新模式,然而在一段时间内较高的研究条件限制了这一技术的迅速普及推广.近年来,计算机配置的不断升级、各种三维重建软件的开发应用及〈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图谱〉的出版发行,为进行人体数字化研究提供了硬件、软件及素材方面的支持,使数字人体研究成果进入课堂成为可能.笔者尝试了将中国数字化可视人体图谱中的女性数据集应用于人体断面解剖学教学实践,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陈禹郝嘉南牛松青
关键词:断面解剖学数字人解剖学教学数字化可视人体计算机配置
数字人脑空间坐标转换方法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介绍一种使用Excel软件实现数字人脑空间坐标转换的方法。方法首先在头部数据集中建立初始坐标系,然后通过坐标系的1次平移和坐标轴的3次旋转,建立人脑标准空间坐标系。结果建立了由初始坐标系到标准坐标系坐标转换的数据表。结论通过坐标转换,能够实现数字人脑坐标系统的标准化,为建立中国数字人脑模型提供支持。
陈禹常洪贤王伟郝嘉南牛松青
关键词:数字人断面解剖人脑
断面图像上脑沟、回的定位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9年
现代神经外科学对脑内微小占位性病变要求在脑沟、回上精细定位。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在断面图像上脑沟、回定位研究的方法和成果,以利于临床应用及对其深入研究提供依据。
周岩陈禹牛松青
关键词:脑回
构建数字人体的技术尝试被引量:2
2010年
数字人体研究在教学、科研等领域的巨大价值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为人们所认识。然而,精密的铣切设备、高运算速度计算机、高分辨牢相机、包含各方面人才的科研团队都制约了这一研究的普及.致使数字人体研究缺乏足够例数的数据支持。而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方面已经远远超越了当时的条件,本实验的日的在于寻找一种简单实用的人体数字化方法,
陈禹李幼琼王伟韩锋郝嘉南牛松青
关键词:数字人体科研团队计算机数字化
数字人体头部的坐标转换及断面重建被引量:2
2010年
在数字人体研究领域,有限标本数据与大规模统计数据的结合,人体标准坐标系的建立,是数字化虚拟人在实际应用中必须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目前我国已经具有近10套完整的人体数据集,而头部的连续断面图像数据还远不止这些。由于不同数据间往往存在切片角度的差异,影响了数据集间的直接比较,探讨在不同的数据间建立统一的标准三维坐标系,并按照新的坐标系统重建新的断面图像正是本研究的目的所在。
陈禹韩锋王伟郝嘉南李幼琼牛松青
关键词:数字化虚拟人
激光切割机在薄断层标本有机玻璃封装中的应用
2014年
断层标本普遍采用比较成熟的冰冻锯切方法,切片厚度已经可以做到1 cm以下[1].如此轻薄的断层标本如何固定装盒,即美观又实用是急需解决的问题[2].而现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断层标本塑化技术成本高,传统的有机玻璃制盒工艺又不能满足要求.而激光切割机的应用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将制作方法及体会报告如下.
郝嘉南刘学成陈禹
关键词:断层标本激光切割玻璃封装有机玻璃
人脑伏隔核的数字解剖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探讨数字人脑中伏隔核的定位、参数测量及三维显示。方法运用数控铣床完成1例45岁男性标本头部原始数据的采集,断面间距0.5mm。选取包含脑组织的连续横断面图像300幅,利用Photoshop CS软件完成尾状核、壳、伏隔核的图像分割,在重建的连续冠状断面图像上按照哈佛大学医学院的颅脑图像分割方法区分伏隔核,计算伏隔核体积及相关位置信息。利用Amira 3.1.1软件实现尾状核、壳、伏隔核的三维可视化。结果伏隔核及其毗邻结构、常用伏隔核损毁靶点清晰显示。伏隔核体积左侧为972.5mm3,右侧为830.6mm3,左侧大于右侧。伏隔核质心三维坐标,左侧(-11.0,24.4,1.3),右侧(9.3,23.9,1.7)。结论伏隔核的数字解剖能够清晰显示伏隔核的形态,明确伏隔核的体积、位置及毗邻关系。
陈禹韩锋王伟郝嘉南许冬明晏发隆刘学成牛松青
关键词:伏隔核断面解剖数字人
Photoshop软件在数字人体研究中的应用
2014年
大量人体连续断面图像的处理是数字人体研究的基础和前提。该文主要从图像数据采集、图像分割、图像配准、图像的批处理、参数计算等环节介绍了Photoshop软件在数字人体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许冬明陈禹
关键词:PHOTOSHOP数字人图像分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