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SCX2-YW-N-004)

作品数:17 被引量:197H指数:8
相关作者:刘孟雨董宝娣乔匀周刘作新李玉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水分
  • 7篇小麦
  • 6篇冬小麦
  • 5篇水分利用
  • 5篇水分利用效率
  • 5篇利用效率
  • 5篇灌溉
  • 3篇蒸腾
  • 3篇蒸腾效率
  • 3篇土壤
  • 2篇玉米
  • 2篇胁迫
  • 2篇亏缺
  • 2篇亏缺灌溉
  • 2篇黄瓜
  • 2篇光合特性
  • 2篇光合作用
  • 2篇番茄
  • 2篇干物质
  • 2篇WUE

机构

  • 13篇中国科学院研...
  • 13篇中国科学院遗...
  • 5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山东农业大学
  • 1篇石家庄学院
  • 1篇千叶大学

作者

  • 10篇刘孟雨
  • 9篇董宝娣
  • 6篇乔匀周
  • 4篇李玉欣
  • 4篇刘作新
  • 4篇石磊
  • 3篇李全起
  • 3篇舒乔生
  • 3篇陈素英
  • 3篇孙宏勇
  • 3篇师长海
  • 3篇张喜英
  • 2篇姜凤超
  • 2篇张自坤
  • 2篇邵立威
  • 2篇张颖
  • 1篇佟娜
  • 1篇尹光华
  • 1篇韩惠芳
  • 1篇张秋英

传媒

  • 3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中国农学通报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1篇生态学报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麦类作物学报
  • 1篇生态科学
  • 1篇节水灌溉

年份

  • 4篇2010
  • 7篇2009
  • 4篇2008
  • 2篇2007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禾本科植物叶片表皮气孔观察的样品制备方法改良被引量:8
2010年
对现有的禾本科植物叶片气孔观察的样品制作方法中的不足作了一些改良。改良后的方法操作简便、耗时少、样品制备成功率高,且放大后的效果好,不会造成气孔形态的改变。改良方法适用于禾本科植物和其他叶肉紧实不易剥离的植物叶片。50%NaClO处理3min最适用于小麦旗叶表皮样品的制备。
师长海李玉欣董宝娣乔匀周刘孟雨
关键词:禾本科植物叶片表皮
铜胁迫对嫁接和自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及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被引量:23
2009年
以"新泰密刺"黄瓜/黑籽南瓜嫁接苗和"新泰密刺"自根苗为材料,采用日光温室水培的方法研究了铜胁迫下嫁接对黄瓜幼苗光合作用和营养元素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铜(Cu2+)胁迫6d后,嫁接和自根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降低;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显著下降,胞间CO2浓度随Cu2+离子浓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各浓度处理间差异并不显著;电解质渗漏率明显升高,细胞膜透性发生改变;根系和叶片中的营养元素(N、K、Ca、Mg)含量明显降低。嫁接黄瓜幼苗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营养元素含量显著高于自根黄瓜,电解质渗漏率显著低于自根黄瓜。嫁接黄瓜幼苗叶片中Cu2+含量显著低于自根黄瓜,表明嫁接能够明显减少Cu2+向叶片的运输,缓解Cu2+毒害作用。
张自坤刘作新张颖舒乔生
关键词:铜胁迫黄瓜嫁接光合作用营养元素吸收
植物纤维地膜的土壤水热及作物产量效应被引量:10
2008年
为了寻找塑料地膜的替代产品,解决应用塑料地膜造成的严重农田污染问题,对一种植物纤维地膜进行了玉米田间覆盖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纤维地膜在玉米苗期具有显著的增温保墒作用,有利于保全苗,促进玉米的生长发育,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与露地相比,覆盖植物纤维地膜在不同测定时期内可提高土壤温度0.5℃~1.7℃,增加土壤含水量1.4%~6.1%;提高产量10.8%。植物纤维地膜覆盖8周后抗张强度损失率接近90%,120 d后地表残留量基本为零,表明该膜具有很好的降解性。
李文军刘作新舒乔生尹光华
关键词:土壤温度土壤水分降解性
水分胁迫条件下不同抗旱类型小麦灌浆初期内源激素的变化被引量:18
2007年
为了阐明不同抗旱类型小麦在水分胁迫条件下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在防雨棚内的盆栽条件下,以两个不同抗旱类型的冬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干旱(V1,田间持水量SRWC=40%-45%)、干湿交替(V2,SRWC=40%-45%或80%-85%)和湿润(V3,SRWC=80%-85%)三种不同的水分处理,用ELISA方法测定了小麦在灌浆初期不同部位ABA、IAA、GA1+3、ZR等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干旱条件下,旱地品种A115叶片ABA含量明显较高,但水地品种石4185根系和穗部ABA含量明显较高,水地和旱地品种对ABA反应部位明显不同;两品种IAA、ZR含量在根部和穗部有显著增加,且IAA和ZR含量增加的比例显著高于ABA。在干湿交替条件下,IAA、GA1+3和ZR含量增加,ABA含量降低。高秆旱地品种在茎秆和叶片中GA1+3的超补偿效应使株高和生物学产量明显增加。而矮秆水地品种石4185在各部位较高的GA1+3含量和积累,尤其是穗部较高的ZR含量显著提高了经济学产量。无论旱地品种A115还是水地品种石4185,在干旱条件下穗部的IAA含量都极显著高于干湿交替处理和湿润处理,说明水分胁迫使两种不同类型的品种穗部IAA含量都增加,而并非降低。在不同的水分条件下,旱地品种对IAA和GA1+3的反应要大于水地品种,而水地品种对ABA和ZR的响应要显著大于旱地品种。由此可见,在干旱条件下,促进细胞延长生长的IAA和促进细胞分裂的ZR和GA1+3对小麦生长发育起主要作用,根部产生大量的IAA促进根系下扎,吸收深层水分而缓解缺水压力。特别是穗部IAA、ZR和GA1+3的积累,有利于光合产物向籽粒的运转。说明促进生长的生长素类激素对抗旱和水分高效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董宝娣刘孟雨张正斌李全起
关键词:冬小麦水分胁迫不同器官内源激素
日光温室黄瓜地下滴灌灌溉制度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利用放置于作物冠层上部的20 cm标准蒸发皿对地下滴灌条件下日光温室黄瓜的灌溉制度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灌水量对黄瓜生长、黄瓜果实产量和果实品质均有极显著影响,而灌水周期的影响不显著,灌水周期和灌水量二者的交互作用也没有显著影响。随灌水量的增加,黄瓜的产量和品质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黄瓜产量与灌水量、作物耗水量均存在二维抛物线关系。从实现黄瓜高产、优质及节水增效的目标出发,日光温室黄瓜在地下滴灌条件下,适宜的灌水量为0.8Ep(Ep为20 cm标准蒸发皿的蒸发量),灌水周期为8 d。
张自坤刘作新张颖舒乔生
关键词:日光温室黄瓜地下滴灌灌溉制度
水分和锌对番茄叶水势、光合特性及蒸腾效率的影响被引量:7
2009年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个土壤水分水平W1、W2、W3和2个锌溶液水平Z0、Z1对番茄叶水势、光合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的增加,番茄叶水势升高,晴朗天气中午12:00时W3处理叶水势可达-1.52 MPa;W3处理叶面积、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比W1与W2高出25.7%与10.0%、19.6%与4.2%、20.7%与9.3%、26.6%与15.8%;叶面喷施锌不同程度的提高了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在W2适宜水分下,三者分别提高9.1%、2.9%和7.3%;土壤水分的提高使植株的蒸腾效率增加,在W1、W2条件下叶面喷锌显著提高了叶片蒸腾效率。
姜凤超石磊李玉欣刘孟雨
关键词:番茄亏缺灌溉水势光合特性蒸腾效率
降水、灌溉和品种对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3
2009年
8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玉米产量明显受降水和灌溉的影响。玉米苗期灌溉最为关键,是保证高产的基础。在只灌溉苗水而没有其他灌溉条件下,夏玉米产量与7、8月份降水密切相关,而与生长季节的降水总量关系不明显。除了极干旱年份(季节降雨量小于200mm)外,随着灌溉量增加,玉米水分利用效率(WUE)降低。玉米最优灌溉制度为:干旱年份,除了苗期的1次灌溉外,在拔节和扬花期分别实施2次灌溉;常年和湿润年份,除了出苗水外,在抽穗到扬花期的8月初实施1次灌溉。3年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地种植的不同玉米品种之间产量最大相差20%,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在12%~19%。因此,将适宜的品种与优化的灌溉制度相结合,是提高华北平原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
邵立威张喜英陈素英孙宏勇裴冬
关键词:玉米灌溉
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关性状QTL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9年
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短缺,生物节水在节水农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近年来随着分子标记技术和数量性状统计分析方法的改进,对调控水分利用效率等复杂数量性状的位点进行作图和定位的研究很多。综述了鉴定小麦高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常用指标以及相关性状的QTL定位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在QTL定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了探讨。
闫超刘孟雨董宝娣乔匀周石磊
关键词:小麦QTL
分层施肥及供水对冬小麦生理特性、根系分布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22
2008年
以太行山山前平原冬小麦为研究对象,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用筒栽模拟试验,研究了土壤表层和深层不同施肥供水组合对冬小麦根系分布、地上部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表层施肥+表层供水(CK)相比,①整层施肥+整层供水组合处理(T3)和整层施肥+表层供水组合处理(T1)的土壤上层(0~90cm)根系生物量都没有显著变化,深层(90~150cm)根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97.3%,57.0%,产量分别增加了46.0%,27.0%,生长后期,冬小麦旗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水分利用效率(WUE)显著提高;②表层施肥+整层供水组合处理(T2)的土壤上层(0~90cm)根系生物量减少了18.8%,深层(90~150cm)没有显著变化,旗叶Pn、Tr、WUE及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王振华张喜英陈素英孙宏勇朱波
关键词:生理特性根系分布冬小麦
灌溉频次和时期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及品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8
2010年
为探讨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的节水灌溉模式,2006—2008年,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以冬小麦品种科农9204为试验材料,在总灌溉量为120mm的条件下,研究了灌溉次数和灌溉时期对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WUE)、籽粒蛋白质含量以及相关主要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抽穗期和灌浆期一次灌溉分别有利于产量、干物质积累量和千粒重的形成或提高;两次灌溉处理中,以拔节和抽穗期各灌60mm处理籽粒产量最高,籽粒蛋白质产量有随灌溉时期后移而降低的趋势;冬小麦生育期间随灌溉次数增多和灌溉时期后移,湿面筋含量、面团形成时间、面团稳定时间等均显著降低。综合考虑冬小麦的籽粒产量、WUE、营养品质和加工品质,在总灌溉量为120mm的条件下,以拔节和抽穗期各灌溉60mm为宜。
韩惠芳李全起董宝娣刘孟雨
关键词:灌溉冬小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