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710044)
-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2
- 相关作者:梅哲陈霄周裔丁杨守鸿吴永求更多>>
- 相关机构:重庆工商大学重庆市委党校重庆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政治法律更多>>
- 收入差距对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数值分析与实证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扩大养老保险覆盖率是当前养老保险改革与发展的首要目标。文章以现行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为基础,采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居民收入差距变化养老保险参保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收入水平与参保意愿呈倒"U"型关系,所以收入差距与参保率之间表现出负相关关系,即随着收入差距的扩大,养老保险参保率将逐渐下降。在理论分析基础上,文章采用分省面板数据对收入差距与养老保险参保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研究结果证实了理论分析的推论。
- 杨守鸿周裔丁梅哲吴永求
- 关键词:收入差距参保率数值模拟
- 促进创业的老年收入保障制度研究——基于底线公平视角
- 2013年
- 创业对中国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和就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中国的收入保障制度导致创业者税费负担重、地区间创业者竞争不公平、保险转移成本高和创业失败生活没保障等严重制约了城乡居民创业的积极性。针对现有制度局限,建议基于底线公平原则,构建一个由政府公共财政支付起"兜底"作用的、以最低养老金标准为上限、以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下限、呈带状区间的经济收入保障防线,保障所有老年人基本生活的全民基础性养老保障方案,解决创业者的后顾之忧并减轻创业者的缴费负担从而促进创业。
- 汤伶俐梅哲
- 关键词:创业底线公平
- 农民工市民化的三项工程与保障措施被引量:1
- 2012年
- 本文针对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制度壁垒、体制缺陷、保障匮乏等困境,提出要围绕市民化后的农民工做好就业培训"安心工程"、社会保障"安享工程"、住房保障"安居工程"三项工程,结合市民化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做好"改革财政体制"、"明晰集体产权"、"合理城镇布局"、"公平土地交易"等保障措施的相关对策建议,从保障体系构建、财政体制改革、集体经济管理模式转型等层面探索了农民工市民化的有效路径。
- 任丽娟
- 关键词:农民工市民化
-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创新——对重庆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调查研究被引量:30
- 2011年
- 实施以民生为导向的改革发展战略,标志着重庆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发展试验步入新阶段。重庆在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取得的阶段性经验中,农村土地利用及管理制度改革力度最大、涉及范围面最广、取得成效最好。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试验、户籍制度改革下的农村土地使用权退出,构成了当前重庆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三大亮点。这些措施有力地提高了农村土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优化了城乡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促进了城镇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同时,通过对重庆实施农村土地利用及管理制度创新展开系统分析,认为存在行政分摊成本过高,驱动力机制不完善等不足,还有待于形成"行政+市场"的双重机制,促进土地"资源"向"资产"转化,实现农民土地"实物"退出和土地"权益"集中流转。
- 梅哲陈霄
- 关键词:统筹城乡发展土地交易所地票农村土地银行
- 财富与隐患:悬浮于城乡之间的农民工
- 2011年
- 悬浮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农民工既是经济建设的功臣,也是社会的一大隐患。虽在城市工作,但在政治、文化、生活上均不能融入城乡社会,悬浮于城乡之间,建设一个厚重的基层底盘,使农民工安全着陆,直接关系到整个社会能否在稳定中转型,是亟待要决的大问题。
- 卢岚
- 关键词:农民工安全着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