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0074110015)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1
相关作者:解永树丁煜宾朱为宏丁彩霞汪成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马来亚大学湘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理学

主题

  • 1篇荧光
  • 1篇荧光传感
  • 1篇荧光传感器
  • 1篇配体
  • 1篇配位
  • 1篇配位聚合
  • 1篇配位聚合物
  • 1篇吡啶
  • 1篇锌离子
  • 1篇离子
  • 1篇晶体
  • 1篇晶体结构
  • 1篇光传感器
  • 1篇合成与晶体结...
  • 1篇二吡啶
  • 1篇感器
  • 1篇CU
  • 1篇传感
  • 1篇传感器
  • 1篇CD

机构

  • 2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 1篇湘南学院
  • 1篇马来亚大学

作者

  • 2篇解永树
  • 1篇朱为宏
  • 1篇丁煜宾
  • 1篇曾凡花
  • 1篇倪佳
  • 1篇汪成
  • 1篇丁彩霞

传媒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化学进展

年份

  • 2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DPA识别基团的锌离子荧光传感器被引量:4
2011年
锌离子在生物体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分析和检测在疾病诊断和医疗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用于Zn2+检测的荧光传感器具有检测方便、灵敏度高等优点,引起了广泛关注。典型的荧光传感器通常是由识别基团和作为报告单元的荧光团通过间隔基团或直接连接而组成的。识别基团是荧光传感器的作用核心,在高选择性识别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1996年第一次接在荧光素上以来,DPA(N,N-二(2-吡啶甲基)胺,di-2-picolylamine)基团在锌离子传感器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文献中报道的基于DPA识别基团的锌离子传感器,介绍了锌离子荧光传感器的合成方法与识别原理,最后简单介绍了锌离子传感器中其它几种常见的识别基团。
丁煜宾朱为宏解永树
关键词:锌离子荧光传感器
双(二吡啶胺)配体的二维和三维超分子配位聚合物的合成与晶体结构被引量:1
2011年
从含4,4'-二吡啶胺结构单元的双(二吡啶胺)桥联配体出发,采用溶剂热法合成了2个结构新颖的配位聚合物:[CdL1 Br2]n.7.5nH2O[L1=N,N,N',N'-四(4-吡啶)-1,4-苯二胺](1)和[Cu2L2(μ1,1,3-SCN)2]n.nMeOH[L2=N,N-二(2-吡啶)-N',N'-二(4-吡啶)-1,4-苯二胺](2),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 NMR和紫外-可见光谱等表征,并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其晶体结构.单晶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1中配体L1的4个吡啶N原子均参与配位,桥联了4个Cd原子,每个Cd原子与4个吡啶N原子和2个溴配位,形成六配位的八面体构型.通过这些配位作用,最终形成包含Kagome结构的三维超分子网络.配合物2是由一维柱状[Cu(SCN)]n链通过L2桥联生成的二维结构.有趣的是,L2中具有螯合能力的2,2'-二吡啶胺单元并未参与配位,只有4,4'-二吡啶胺单元中的2个吡啶N原子分别与1个Cu(Ⅰ)配位,连接了相邻2条平行的{Cu(SCN)}n链,形成二维结构.
丁彩霞曾凡花汪成倪佳伍锡荣解永树
关键词:配位聚合物晶体结构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