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02125120008)
作品数:
1
被引量:6
H指数:1
相关作者:
韩晓光
朱小鹏
雷明凯
徐久军
单英春
更多>>
相关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金属学及工艺
更多>>
相关作品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相关资助
相关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1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1篇
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1篇
氧化膜
1篇
强流脉冲
1篇
强流脉冲离子...
1篇
强流脉冲离子...
1篇
微弧氧化
1篇
微弧氧化膜
1篇
镁合金
1篇
耐腐蚀
1篇
耐腐蚀性
1篇
耐腐蚀性能
1篇
合金
1篇
腐蚀性
机构
1篇
大连海事大学
1篇
大连理工大学
作者
1篇
单英春
1篇
徐久军
1篇
雷明凯
1篇
朱小鹏
1篇
韩晓光
传媒
1篇
中国有色金属...
年份
1篇
2012
共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镁合金微弧氧化膜的耐腐蚀性能
被引量:6
2012年
采用强流脉冲离子束在束流密度为200 A/cm2、辐照次数为1~10次条件下对AZ31镁合金微弧氧化膜进行辐照改性处理。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氧化膜的表面及截面形貌进行表征;在Princeton Applied Research(PAR)2273型电化学工作站测量氧化膜的极化曲线。结果表明:在束流密度200 A/cm2、5次辐照条件下氧化膜表面获得连续、致密的改性层;以3.5%NaCl溶液为腐蚀液,氧化膜表面发生的腐蚀过程由辐照前的活化溶解向辐照后的钝化-孔蚀击穿转变;在束流密度200 A/cm2、5次辐照条件下击穿电位提高到最大值-800 mV(vs SCE)。强流脉冲离子束辐照产生的连续致密改性层是氧化膜耐蚀性改善的主要原因。
韩晓光
雷明凯
朱小鹏
单英春
徐久军
关键词:
镁合金
强流脉冲离子束
微弧氧化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