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80311062)

作品数:2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梁小波侯生槐王立平闫栋李超义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省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胃肠
  • 2篇胃肠道
  • 2篇胃肠道间质瘤
  • 2篇间质
  • 2篇间质瘤
  • 2篇肠道
  • 2篇肠道间质瘤
  • 2篇KIT
  • 1篇源性
  • 1篇源性肿瘤
  • 1篇受体
  • 1篇受体Α
  • 1篇突变
  • 1篇突变研究
  • 1篇肿瘤
  • 1篇临床病理
  • 1篇临床病理研究
  • 1篇间叶源性肿瘤
  • 1篇肝转移
  • 1篇PDGFRA

机构

  • 2篇山西省肿瘤医...

作者

  • 2篇闫栋
  • 2篇王立平
  • 2篇侯生槐
  • 2篇梁小波
  • 1篇郗彦凤
  • 1篇李超义

传媒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华消化杂志

年份

  • 2篇2012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胃肠道间质瘤kit、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基因突变分析与临床病理研究
2012年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GIST)是由突变的kit和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受体α(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receptoralpha,PDGFRA)基因驱动的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kit和PDGFRA突变的确定不仅可以评价原发疾病的预后,而且可以判断靶向治疗的获益情况。本研究对106例GIST标本行kit和PDGFRA基因突变检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关系。
闫栋梁小波郗彦凤王立平侯生槐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临床病理KIT受体ΑPDGFRA间叶源性肿瘤
肝转移胃肠道间质瘤c—kit、PDGFRA基因突变研究
2012年
目的探讨肝转移胃肠道间质瘤(GIST)发生的机制。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基因测序法检测12例肝转移GISTc—kit基因第9、11、13、17号外显子和PDGFRA第12、18号外显子序列,总结基因突变规律,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的关系。结果本组5例胃部,1例小肠,其他6例。本组c—kit基因突变率为91.7%(11/12),外显子11为83.3%(10/12)。未检测到PDG—FRA基因突变。本组性别、年龄、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相、NIH危险度分级、肝转移时间、细胞形态、细胞丰富程度、核异型对c—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率及突变形式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转移GIST基因突变主要集中在c.kit第11号外显子。突变方式有缺失、点突变和缺失伴点突变。缺失突变多见。肝转移GIST临床病理与外显子11突变率、突变形式无明显相关。
梁小波闫栋王立平侯生槐李超义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肝转移突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