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CARS-04-PS19)

作品数:32 被引量:425H指数:12
相关作者:杨文钰雍太文刘卫国杨峰武晓玲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重庆市农业科学院眉山市东坡区农业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0篇大豆
  • 16篇套作
  • 10篇玉米
  • 9篇性状
  • 7篇玉米-大豆
  • 7篇农艺
  • 7篇农艺性
  • 7篇农艺性状
  • 6篇主成分
  • 6篇主成分分析
  • 5篇套作大豆
  • 5篇干物质
  • 4篇苗期
  • 3篇荫蔽
  • 3篇施氮
  • 3篇收获期
  • 3篇田间
  • 3篇通径
  • 3篇通径分析
  • 3篇霉变

机构

  • 34篇四川农业大学
  • 2篇重庆市农业科...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仁寿县农业局
  • 1篇内江市农业局
  • 1篇眉山市东坡区...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7篇杨文钰
  • 17篇雍太文
  • 16篇刘卫国
  • 14篇杨峰
  • 10篇武晓玲
  • 10篇王小春
  • 7篇吴雨珊
  • 5篇龚万灼
  • 4篇刘江
  • 4篇刘鑫
  • 3篇佘跃辉
  • 3篇刘文钰
  • 3篇闫艳红
  • 3篇刘小明
  • 3篇宋春
  • 3篇苏本营
  • 2篇徐婷
  • 2篇陈忠群
  • 2篇张群
  • 2篇雷婷

传媒

  • 12篇大豆科学
  • 8篇中国油料作物...
  • 4篇作物学报
  • 3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2014年全...
  • 1篇中国生态农业...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植物遗传资源...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1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钼肥对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4
2015年
在"玉/豆"套作模式下,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钼肥干拌种对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五节期(V5)到完熟期(R8)套作大豆干物质积累总量随施钼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且都以B2(1.0g/kg)处理最高;V5期到盛花期(R2)干物质主要分配在茎秆和叶片中,钼肥处理降低了干物质在茎秆中的分配率,而增加了叶片的分配比例;R8期时干物质向荚果的分配比例最高,且随施钼量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而向茎秆和叶片的分配则表现为相反的趋势;施钼肥能够提高茎叶中的干物质向荚果的转移率及其对荚果的贡献率和产量,且均以B2处理最优。
闫艳红陈忠群王小春雍太文刘卫国杨文钰
关键词:套作大豆干物质
收获期籽粒田间霉变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被引量:8
2015年
为明确收获期籽粒田间霉变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采用人工降雨室内模拟连阴雨天气,对18个大豆材料进行高湿诱导霉变处理,通过籽粒霉变程度分级,比较不同材料间的霉变敏感性差异,同时考察霉变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大豆材料对籽粒田间霉变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黑色和棕色种皮大豆较黄色种皮大豆的霉变抗性更强.霉变使各大豆材料产量显著下降,产量损失在23.14% ~96.55%之间,产量损失率与霉变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产量损失率(Y)与霉变指数(X)的回归拟合方程为Y=1.34X+24.51,R=0.98.霉变还影响大豆品质,籽粒蛋白质、脂肪的相对含量随霉变程度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可溶性糖的相对含量随霉变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而蛋白质、脂肪和可溶性糖的绝对含量均随霉变程度的增加而降低.此外,霉变使籽粒百粒重降低,并随霉变程度的增加而逐步降低.大豆收获期籽粒田间霉变会对大豆产量和品质产生不利影响,不同抗性的大豆种质资源为抗霉变大豆品种的选育提供了物质基础.
邓俊才刘江雷婷杨峰苏本营崔亮万燕黄山杨文钰
关键词:大豆抗性
西南地区不同套种模式对土壤肥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为探讨不同作物组合的种植模式对土壤肥力及经济效益的影响,寻找作物搭配合理、低投入高产出的套作模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比较了4种套作模式(小麦/玉米/大豆、小麦/玉米/甘薯、小麦/高粱/大豆、马铃薯/玉米/大豆)的土壤肥力、产量及经济效益的差异。连续种植3年后,各种植模式的土壤养分含量基本维持或得到提升(速效钾除外)。甘薯茬口对全钾、速效钾消耗均较大,需适当提高钾肥用量。小麦/玉米/甘薯的总产量最高,小麦/玉米/大豆模式的大豆单产量最高,小麦的单产各模式无显著差异。不同模式收益表现为,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大豆>小麦/玉米/甘薯>小麦/高粱/大豆;产投比表现为,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玉米/大豆>小麦/玉米/甘薯>小麦/高粱/大豆。小麦/玉米/大豆收益为14196.41元/hm^2,产投比为3.69:1,均为所有模式中最高,加之大豆茬口可以活化土壤养分,是相对理想的套作模式。
刘鑫陈小容雍太文宋春刘卫国王小春杨峰武晓玲杨文钰
关键词:套作模式土壤肥力
收获期籽粒田间霉变对大豆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研究背景】近几年,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因其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我国西南地区迅速发展,然而,套作夏大豆的收获期正处于西南地区秋季连阴雨易发时段,长时间的阴雨高湿天气极易使大豆在田间发生霉变,严重影响...
邓俊才刘江雷婷杨峰苏本营崔亮万燕黄山杨文钰
关键词:大豆抗性
文献传递
四川大豆疫霉毒力鉴定及资源抗性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采用土壤诱捕和组织分离的方法,从四川省仁寿县和雅安市大豆根腐病发病田块采集的土壤中和病株上分离到4个大豆疫霉分离物RS1、RS2和YA1、YA2,用含有已知抗性基因的鉴别寄主进行毒力鉴定。结果表明YA1和YA2毒力公式相同,为1a,1b,1d,2,3c,属于同一致病型;RS1、RS2毒力公式分别为1a,1d,1k,3a,3c,4,5和1a,1b,1c,1d,1k,2,3c,5,分别为不同致病型。用3个致病型接种157份大豆资源,结果表明,抗病种质相对较少,占23.57%;地方品种抗病性较育成品种强,本研究可为大豆抗病性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陈四维张婷婷肖丽武晓玲杨文钰
关键词:疫霉根腐病致病型抗性分析
弱光对大豆苗期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2
2014年
选用大豆品种贡选1号(耐荫)和桂夏3号(不耐荫)为材料,在室内模拟玉米/大豆套作下的光照强度,设定光照强度分别为12 000,7 200和3 600 lx,考察弱光对于大豆苗期生长及叶片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光照强度的下降两个大豆品种幼苗株高逐渐增加,而茎粗、根长、生物量以及根冠比降低,桂夏3号的变化幅度大于贡选1号;光照强度为3 600 lx时叶绿素a含量均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Pn)和蒸腾速率(Tr)随光照强度的下降呈现先上后降的趋势,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则逐渐上升;桂夏3号的实际荧光(F)、最大荧光产量(Fm')、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值随着光强的降低而增大,而贡选1号却呈现低-高-低的趋势;两个品种的非光化学淬灭(NPQ)随光强降低变化趋势相反,而在PSII潜在活性(Fv/Fo)方面呈现高-低-高的一致趋势。因此,不同耐荫性大豆品种的生长及光合荧光特性对弱光的响应存在差异,适宜品种的选择是间套作大豆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武晓玲张丽君聂邵仙杨峰佘跃辉杨文钰
关键词:大豆光照强度光合作用叶绿素荧光
不同种子处理对苗期干旱胁迫条件下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被引量:9
2013年
为选择大豆苗期干旱胁迫条件下适宜的种子处理技术,以南豆12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法研究在苗期轻度干旱胁迫(A1)、中度干旱胁迫(A2)和正常供水(A3)3种水分处理下,研究种衣剂包衣(B1)、烯效唑干拌种(B2)、根瘤菌拌种(B3)和种子不处理(B4)4种种子处理方式对大豆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水分胁迫较正常供水处理大豆的株高降低,第1节间长度缩短,茎粗增加,倒3叶叶面积减小,对产量和品质无显著影响。种子处理较不处理显著提高了大豆的产量和品质,以B2处理的大豆单株籽粒、蛋白质和粗脂肪产量最高,其次为B1。在苗期适度干旱胁迫下烯效唑干拌种显著降低了大豆的株高,缩短第1节间长度,增加茎粗和倒3叶叶面积,提高了大豆产量,改善了大豆品质;在轻度干旱胁迫下,烯效唑干拌种的大豆单株籽粒、蛋白质和粗脂肪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4.59%、34.85%和28.70%,在中度干旱胁迫下,则分别提高29.36%、31.93%和24.11%。
雍太文刘小明肖秀喜刘文钰徐婷杨洋杨文钰
关键词:大豆干旱胁迫种子处理农艺性状
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对大豆形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57
2013年
间套作是提高土地利用率,促进农作物高产的重要技术,而遮阴限制间套作大豆产量,且间作和套作大豆被遮阴的生育时期不同。为明确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对大豆形态性状和产量的影响,2010—2012年用透光率50%的遮阳网对桂夏2号、南豆12、南冬抗22、E61和C103遮阴处理,结果表明,不同生育时期遮阴对各形态指标影响程度不同,前期遮阴(VER1和VER2)对主茎长、主茎长/茎粗等主茎形态性状有(极)显著影响,主茎长、主茎长/茎粗比值平均比对照分别高45.75%,93.64%;后期遮阴(R1R8和R2R8)对分枝数和底荚高度等形态性状有(极)显著影响,分枝数平均比对照低29.97%,底荚高度平均比对照高28.59%;各品种产量受前后期遮阴影响程度不同,R/V比值低于1.4的品种产量受前期遮阴影响更大,R/V比值大于等于1.5的品种产量受后期遮阴影响更大;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长、第一节间长、分枝高、主茎长/茎粗比值和主茎长/分枝数比值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分枝数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茎长/茎粗比值和主茎长/分枝数比值是间接反映大豆产量高低的重要指标。
王一杨文钰张霞雍太文刘卫国苏本营
关键词:大豆遮阴生育时期
气象因子对川中丘陵地区带状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为研究气象因子对川中丘陵地区带状套作大豆产量的影响,采用多点分期播种,比较了不同试验点带状套作大豆产量性状的差异,分析了主要气象因子与带状套作大豆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川中丘陵地区,较高的积温有利于带状套作大豆产量的形成,而降水过多、湿度过大、日照不足不利于产量形成;在花荚期,较高的相对湿度和积温有利于开花结荚,而较长的日照时数、日均温差对开花结荚具有负面作用;气象因子对有效株数、荚粒数影响较小,主要通过影响单株荚数、百粒重的形成,来影响产量;大豆产量表现出随播期推迟而逐渐降低的趋势,适当早播有利于产量形成。
袁晋罗庆明刘卫国杨晨雨杨文钰罗玲邹俊林王小春雍太文杨峰
关键词:气象因子大豆
黄淮海带状间作大豆品种的筛选与鉴定被引量:7
2015年
在玉米-大豆带状间作下,对55份大豆品种的15项农艺及产量性状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表型性状的变异系数为6.35%~55.76%,各性状平均遗传多样性指数达到1.984 3,说明各地的种质资源有着比较丰富的表型多样性;相关性分析表明单株粒重与茎粗、单株荚数、百粒重等9项指标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说明选择品种应着重考虑茎粗、单株荚数、百粒重等9项性状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可以提取出5个主成分来反映这14项性状指标的信息,累计贡献率达67.29%,根据主成分得分并借助权重计算的综合得分把55份大豆品种聚类成3类,其中茎秆粗壮、单株荚数多、百粒重高、生育期适中的第一类大豆品种比较适合在黄淮海地区与玉米进行带状间作种植。
卜伟召刘鑫武晓玲庞承良吴德豪杨文钰
关键词:大豆带状间作主成分分析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