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2001-10)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胡学芳李小峰王彩虹吕志勤朱爱萍更多>>
相关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抗体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炎
  • 2篇肉芽肿
  • 2篇中性粒细胞
  • 2篇韦格纳肉芽肿
  • 2篇粒细胞
  • 2篇酶联
  • 2篇酶联免疫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 2篇酶联免疫吸附...
  • 2篇免疫吸附
  • 2篇抗中性粒细胞
  • 2篇抗中性粒细胞...
  • 1篇蛋白酶3
  • 1篇血白细胞
  • 1篇阳性
  • 1篇阳性率
  • 1篇阳性率比较
  • 1篇肉芽肿病

机构

  • 4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太原市红十字...

作者

  • 4篇李小峰
  • 4篇胡学芳
  • 3篇朱爱萍
  • 3篇吕志勤
  • 3篇王彩虹
  • 2篇郭存九
  • 2篇张琳
  • 1篇王来远
  • 1篇雷智
  • 1篇郭红霞
  • 1篇侯云霞

传媒

  • 2篇中国药物与临...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风湿病学...

年份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方法的建立与临床应用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建立总抗原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的方法,初步探讨其在ANCA相关血管炎中的表达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从人的中性粒细胞中提取总抗原,用棋盘滴定法选择ELISA测定的最佳条件,确定临界值。测定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肾病、血管炎、类风湿关节炎(RA)等患者血清总ANCA,并与间接免疫荧光(IIF)法、特异性髓过氧化物酶(MPO)-ANCA及蛋白酶3(PR3)-ANCA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总抗原ELISA与IIF法检测肾病、SLE、血管炎及RA患者血清ANC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原特异性ELISA、IIF法检测肾病、血管炎、RA患者血清ANCA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SL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LISA检测ANCA可行且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
朱爱萍郭存九胡学芳吕志勤王彩虹李小峰
关键词:ELISA测定阳性率比较相关血管炎
蛋白酶3抗原的提取纯化及鉴定
2006年
蛋白酶3(PR3)是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的主要靶抗原之一,抗PR3抗体检测对韦格纳肉芽肿(WG)的诊断治疗、判断活动程度和复发具重要意义。常规方法从大量血白细胞中提取天然PR3,但血标本来源困难、纯化难度大、成本高,因其他微量自身抗原的存在限制其广泛开展。本研究用血液分离血小板后废弃的富含中性粒细胞白膜,摸索一种高纯度、高产量中性粒细胞分离及PR3抗原提取纯化方法,并为抗PR3抗体检测及相关研究提供试验基础。
朱爱萍胡学芳李小峰王彩虹侯云霞吕志勤张琳郭存九
关键词:提取纯化蛋白酶3靶抗原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韦格纳肉芽肿血白细胞
抗蛋白酶3抗体检测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研究血清样本稀释度、封闭液、孵育条件、洗涤条件及酶标板包被后保存时间对血清抗蛋白酶3(PR3)抗体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59份血清进行抗PR3抗体检测,并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分析确定阳性界限(cut-off)值。结果血清样本最佳稀释度为1∶50;5%脱脂奶粉封闭酶标板能有效地降低本底值;孵育缓冲液中加入牛血清白蛋白及脱脂奶粉比单用磷酸盐缓冲液(PBS)对测定值有明显影响。经ROC曲线分析实验的阳性临界值为正常阴性对照吸光度(A)值的2.5倍,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84.62%和98.46%。结论血清抗PR3检测结果受血清样品稀释、封闭液、孵育条件及阳性临界值的选择等多因素的影响。
胡学芳李小峰朱爱萍郭红霞雷智
关键词:抗蛋白酶抗体检测孵育包被稀释度
抗蛋白酶-3抗体在韦格纳肉芽肿病和其他血管炎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目的探讨抗蛋白酶-3(PR3)抗体在韦格纳肉芽肿病(WG)和其他血管炎患者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1年3月至2006年7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确诊的住院患者576例。系统性血管炎组111例,其中9例WG(包含21份跟踪随访血清);结缔组织病(CTD)组403例;各型肾小球疾病患者62例及健康对照30名,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PR3抗体、抗髓过氧化物酶(MPO)抗体;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IIF)检测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观察抗PR3与ANCA在WG和其他血管炎中的阳性率,且追踪WG治疗前后抗PR3吸光度值和ANCA的滴度变化。结果588例血清中抗PR3抗体阳性23例,分别为WG 15例(15/21,71.4%);系统性红斑狼疮(SLE)6例(6/213,2.8%):类风湿关节炎(RA)1例(1/135,0.7%);混合结缔组织病(MCTD)1例。大动脉炎、白塞病,过敏性紫癜等常见的原发性系统性血管炎、肾病组、健康对照组未发现抗PR3抗体阳性。抗PR3抗体和胞质型ANCA(cANCA)在WG中阳性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PR3对WG诊断的敏感性71.42%,特异性98.58%。联合应用抗PR3与cANCA诊断WG的敏感性61.90%,特异性99.82%。抗PR3吸光度值、ANCA的滴度及伯明翰血管活动度评分(BVAS)随治疗好转下降。结论抗PR3抗体是诊断WG的一种敏感、特异标记抗体,抗PR3抗体和ANCA同时在临床应用,有利于WC和其他系统性血管炎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抗PR3抗体还可作为临床疗效观察指标。
王彩虹李小峰胡学芳吕志勤张琳王来远
关键词:韦格纳肉芽肿病血管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