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C0710034)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3
相关作者:王士斌刘源岗黄晓楠吴文果蓝琪更多>>
相关机构:华侨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篇藻酸钙
  • 5篇微胶囊
  • 5篇海藻酸
  • 5篇海藻酸钙
  • 2篇乳化法
  • 2篇乳化法制备
  • 1篇毒性
  • 1篇性能研究
  • 1篇药物控制释放
  • 1篇乳化
  • 1篇生物材料
  • 1篇生物相容
  • 1篇生物相容性
  • 1篇细胞
  • 1篇细胞毒
  • 1篇细胞毒性
  • 1篇聚乳酸
  • 1篇卡培他滨
  • 1篇缓释
  • 1篇海藻酸钠

机构

  • 6篇华侨大学

作者

  • 6篇王士斌
  • 5篇刘源岗
  • 3篇吴文果
  • 3篇黄晓楠
  • 3篇蓝琪
  • 2篇杨达云
  • 1篇陈宝剑
  • 1篇侯越
  • 1篇毛鸿浩
  • 1篇陈梅英
  • 1篇杨月梅
  • 1篇姚文彬
  • 1篇王莹
  • 1篇妮莎

传媒

  • 2篇复合材料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广东化工
  • 1篇生物医学工程...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海藻酸钙-聚精氨酸聚电解质微胶囊强度性能研究被引量:11
2009年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精氨酸基微胶囊并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微胶囊机械强度性能的影响,以期望制备一种具有介入治疗效果的药物载体。实验采用高压静电液滴发生装置,所制备的微胶囊粒度均匀、球形度好。同时,海藻酸钠浓度、成膜时间以及聚精氨酸分子量对微囊膜的机械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当海藻酸钠浓度为1.0%,成膜时间高于15min,聚精氨酸分子量为55,300和141,000μ时,膜机械强度最好。此外,实验初步考察了聚电解质络合反应机理。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可有效地控制微囊膜的膜强度,从而为进一步的药物控制释放实验打下一定的基础。
刘源岗王士斌王莹
关键词:生物材料
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的制备及其生物相容性
2008年
以海藻酸盐、聚精氨酸为壁材,采用高压静电法制备了球形度好、表面光洁、粒径均匀的新型药物载体——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参照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标准,对其生物相容性进行了研究。细胞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当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的含量为0.1、0.5、1.0 mg/mL时,微胶囊对L929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浸提产物在10.0 mg/mL时仍无细胞毒性作用。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不引起急性全身毒性反应,不引起溶血反应。通过本组试验可见,采用高压静电法制备的药物载体——海藻酸钙/聚精氨酸微胶囊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具有开发和应用价值。
杨达云黄晓楠王士斌刘源岗蓝琪吴文果
关键词:海藻酸盐微胶囊生物相容性
聚氨基酸复合微胶囊对Hb的控制释放被引量:3
2008年
以生物相容性好、价格低廉的海藻酸钠(ALG)为聚阴离子芯材,通过静电液滴装置制备了平均粒径在290μm左右、球形度好、表面光洁的海藻酸钙胶珠;再将生物可降解、具有介入治疗作用的聚精氨酸(PLA)与聚组氨酸(PLH)的混合物作为聚阳离子壁材,在海藻酸钙胶珠表面覆上一层高分子聚合膜以制备聚氨基酸复合微胶囊;并以牛血红蛋白Hb为药物模型,对微胶囊的控制释放性能进行了考察并将其初步应用于体外模拟口服给药。结果表明:聚氨基酸复合微胶囊在前0.5 h的累积释放量均低于40%,溶出结束时累积释放量均达到80%以上;ALG/(PLA-PLH)复合微胶囊和ALG/PLH微胶囊的药物释放速率均低于ALG/PLA微胶囊;于10 min成膜时间内制备的微胶囊具有较高的载药量、包封率和缓释性能;以pH 4.6 HAc-NaAc缓冲液为成膜溶媒制备的微胶囊,Hb持续释放时间和残留量均高于蒸馏水组;前2 h在模拟胃液的pH 1.2 HCl溶媒中累计释放的Hb不超过10%且绝大部分是在模拟肠液环境即pH 6.8 PBS溶媒中释放的;壳聚糖的引入能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药物释放时间。聚氨基酸复合微胶囊具备一定的缓释性、pH响应性和生理黏附性,有望成为一种口服给药系统用药物载体。
蓝琪陈宝剑王士斌陈梅英侯越
关键词:海藻酸钙微胶囊药物控制释放
乳化法制备海藻酸钙/聚组氨酸微胶囊被引量:8
2009年
采用乳化法制备海藻酸钙微球及海藻酸钙/聚组氨酸载药微胶囊,并考察不同海藻酸钠浓度、氯化钙浓度对微球表面形态、粒径分布、载药性能及微胶囊控制释放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海藻酸钠浓度主要影响微球的粒径大小,氯化钙浓度主要影响微球的分散程度及粒径分布,微球载药量均随海藻酸钠浓度及氯化钙浓度的增加而减小,所制备的微胶囊均无明显的突释现象。
吴文果黄晓楠王士斌妮莎刘源岗
关键词:乳化法海藻酸钠微胶囊
海藻酸钙/聚组氨酸微胶囊的毒性试验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考察海藻酸钙/聚组氨酸微胶囊的毒性特征,我们利用MTT比色法和小鼠尾静脉注射法,分别考察了该微胶囊的细胞毒性和急性全身毒性。结果表明:微胶囊浓度≤1.0mg/mL时,材料对L929细胞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微胶囊浸提液即使在高浸提比(10.0mg/mL)下,浸提产物也无细胞毒性作用。急性全身毒性试验结果显示:微胶囊浸提液不引起急性全身毒性反应,表明微胶囊浸提液无有毒的沥滤物和降解产物产生。说明海藻酸钙/聚组氨酸微胶囊无明显毒性。
黄晓楠杨达云王士斌刘源岗吴文果蓝琪
关键词:微胶囊细胞毒性MTT比色法
复相乳化法制备聚乳酸微胶囊及其性能考察被引量:4
2010年
采用W/O/W复乳-溶剂蒸发法制备聚乳酸微球得到的最优制备条件:油水相比例5︰2、卡培他滨浓度为1.0mg/mL、外水相药液浓度5.0mg/mL,外水相体积20mL,几丁聚糖浓度为0.50%。以抗癌药卡培他滨为模型,考察了几丁聚糖浓度对聚乳酸微胶囊缓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几丁聚糖浓度的增加,微囊释放速率相应降低。
姚文彬杨月梅王士斌刘源岗毛鸿浩
关键词:缓释微胶囊卡培他滨聚乳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