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z0005190041531)
- 作品数:1 被引量:18H指数:1
- 相关作者:王彤王鸿张永杰臧洪瑞韩锦华更多>>
- 相关机构:大连大学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鼻声反射和鼻腔测压评价鼻中隔矫正术对双侧鼻腔的影响被引量:18
- 2009年
- 目的:评价鼻中隔矫正术对双侧鼻腔的影响。方法:用鼻声反射和前鼻主动测压法对22例鼻中隔矫正术患者分别于术前和术后进行测试,其中3例行双下甲成形术,1例由于单侧鼻腔完全阻塞术前未能测出鼻声反射和鼻阻力数值,2例宽敞侧鼻腔行右下甲成形术,予以排除。最后纳入实验组狭窄侧鼻腔18侧,宽敞侧鼻腔16侧。记录鼻腔最小横截面积(NMCA)、NMCA至前鼻孔的距离(DCAN)、0~5cm鼻腔容积(NCV)和鼻阻力,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前鼻测压结果:偏曲侧鼻腔的吸气有效阻力术后比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宽敞侧吸气有效阻力术后较术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声反射结果:偏曲侧鼻腔收缩前,0~5cmNCV和NMCA术后比术前明显增大,DCAN明显前移,3项指标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宽敞侧鼻腔收缩前,0~5cmNCV术后比术前轻微增大,术后NMCA较术前轻微减小,DCAN较术前后移,3项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收缩后,0~5cmNCV术后比术前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NMCA较术前轻微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中隔矫正术对偏曲侧鼻腔的功能和几何形态有明显改善,对侧宽敞侧鼻腔的通气功能和几何形态无明显恶化。
- 韩锦华王彤臧洪瑞刘承耀王鸿张永杰李谱
- 关键词:鼻中隔偏曲鼻中隔矫正术鼻声反射鼻腔测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