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共体基金
- 作品数:18 被引量:215H指数:9
- 相关作者:石佑恩史大中刘志儒阎牧夫金以慧更多>>
-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医学院深圳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基金国防科技技术预先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农业科学更多>>
- 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系MTEC1产生30kD的MCP-1类趋化因子
- 1998年
- 髓质型小鼠胸腺上皮细胞系MTEC1自发分泌趋化因子(Chemokines),细胞培养上清先经CPG珠(Controlled-pore glass beads)初步浓缩纯化,再依次经肝素-Sepharose柱亲和层析、阳离子交换FPLC及RP-HPLC分离纯化,得到了一个30kD的蛋白质分子,对淋巴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均有趋化活性。此蛋白分子N端封闭,因而先经甲酸水解得到蛋白片段,分析了其中24个氨基酸的序列,发现其与小鼠MCP-1/JE(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完全相同。以上结果说明,MTEC1产生的是mMCP-1/JE类趋化因子。
- 刘祝公陈慰峰Jo Van Damme
- 关键词:趋化因子MCP-1糖基化
- 泡状棘球蚴病宿主淋巴细胞的变化及意义被引量:26
- 2003年
- 目的 为探讨泡状棘球蚴病宿主体内淋巴细胞在免疫调节和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对泡球蚴感染BALB/c小鼠观察至 2 5周 ,在不同时间取脾制备细胞悬液 ,检测CD+ 4 ,CD+ 8细胞数量。对 2 5例泡球蚴病患者和 18例健康人群 ,用FCM分析了CD+ 3 ,CD+ 4 ,CD+ 8,CD+ 19,CD+ 3 8,CD+ 56和HLA -DR+ 细胞的变化。结果 泡球蚴感染BALB/c小鼠后 ,1~ 8周以CD+ 4 细胞为主 ,随后CD+ 4 细胞减少 ,CD+ 8细胞增加 ,2 0周后改变显著 (P <0 0 5 ) ,CD+ 4 /CD+ 8比值迅速倒置。泡状棘球蚴病患者CD+ 3细胞未发生改变 ,CD+ 4 细胞较正常对照组下降 (P <0 0 5 ) ,CD+ 8细胞上升 (P <0 0 5 ) ,使CD+ 4 /CD+ 8比值降低 (P <0 0 5 )。CD+ 56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性降低 (P <0 0 1) ,CD+ 19,CD+ 3 8和HLA -DR+ 细胞未发生改变 (P >0 0 5 )。结论 泡球蚴感染小鼠前 8周 ,以CD+ 4 细胞反应为主 ,具有保护性免疫。感染后期逐渐以CD+ 8细胞为主 ,使机体呈免疫抑制状态 ,有利于泡球蚴生存。泡状棘球蚴病患者机体呈免疫抑制状态 。
- 李富荣石佑恩史大中DA VuittonPS Craig
- 关键词:泡状棘球蚴病免疫调节
- 稀土化学热处理进展被引量:53
- 2003年
- 综述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稀土化学热处理研究和应用成果。包括稀土渗碳及碳氮共渗、稀土渗氮及氮碳共渗、等离子体稀土渗氮、稀土渗硼及硼铝共渗、稀土多元共渗、稀土渗金属工艺技术 ,稀土的催化和微合金化机制 ,渗层组织和性能的改善 ,稀土化学热处理在生产中的应用及其过程的数学模型与计算机仿真等。
- 阎牧夫刘志儒朱法义
- 关键词:动力学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 多媒体视频卡的彩色图像处理系统在土壤渗流研究中的应用
- 1997年
- 多媒体视频卡的彩色图像处理系统在土壤渗流研究中的应用燕宏实赖康生(大连理工大学物理系116024)本文所采用的实验方法是出流流量法,即在渗透实验中测出不饱和土壤在一定吸力作用下在不同时刻的出水量,然后利用正比梯度反演方法去估计土壤中各种水动力学系数。...
- 燕宏实赖康生
- 关键词:彩色图像处理图像处理系统出水量多媒体技术图像处理技术
- 多房棘球蚴感染宿主CD4^+T淋巴细胞缺失机制的探讨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多房棘球蚴感染宿主CD4^+T淋巴细胞缺失的机制,多房棘球蚴感染与宿主T淋巴细胞亚群凋亡相互关系。方法 利用尼龙柱和补体法从多房棘球蚴感染12wk,25wk和正常对照组BALB/c 小鼠脾脏分离出纯CD4^+、CDS8^+T细胞,在体外分别经多房棘球蚴抗原(EmAg)、抗CD3抗原(anti-CD3)、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商陆丝裂原(PWM)刺激培养16h,用DNA凝胶电泳分析;透射电镜观察形态学变化;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和碘化丙锭(PI)双染后,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凋亡细胞数和凋亡发生的细胞周期。结果 感染25wk小鼠,CD4^+T细胞DNA电泳图均出现典型“梯形”条带,透射电镜见染色质浓染、胞质出泡、凋亡小体形成;CD8^+T细胞DNA电泳国无梯形带,透射电镜见染色质浓染,电子密度增强。FCM分析,感染12wk小鼠,CD4^+、CD8^+T细胞凋亡数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感染25wk小鼠,CD4^+T细胞凋亡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也显著高于同组CD8^+T细胞(P<0.01)。凋亡主要发生在细胞周期S期。结论 多房棘球蚴寄生宿主后期,可诱导宿主成熟CD4^+T细胞发生活化诱导性死亡(AICD),使宿主处于免疫抑制状态。
- 李富荣石佑恩史大中DA VuittonPS Craig
- 关键词:宿主白细胞介素-2肿瘤坏死因子Α
- 泡球蚴感染过程中宿主CD_4^+细胞凋亡和凋亡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研究被引量:22
- 2003年
- 目的 为了探讨泡球蚴感染宿主CD+ 4 淋巴细胞缺失的机制 ,以及泡球蚴感染与宿主CD+ 4 淋巴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尼龙柱和补体法从泡球蚴感染 12周 ,2 5周和正常对照组BALB/c小鼠脾脏分离出纯CD+ 4 ,CD+ 8细胞 ,在体外分别经EmAg ,anti-CD3 ,IL - 2 ,TNFα ,PWM刺激培养 16h ;Tunel和PI双染后 ,FCM分析凋亡细胞数 ;并用C -myc ,TGF - β ,bcl- 2cDNA探针检测感染 2 5周EmAg诱导CD+ 4 细胞的凋亡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结果 FCM分析 ,感染 12周组CD+ 4 ,CD+ 8细胞凋亡数同正常对照组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感染 2 5周组CD+ 4 细胞凋亡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也显著性高于同组CD+ 8细胞 (P <0 0 1)。CD+ 4 细胞内C -myc,TGF - βmRNA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5 ) ,而bcl- 2mRNA水平则减弱 (P <0 0 5 )。结论 泡球蚴寄生宿主后期 ,可诱导宿主成熟T细胞中CD+ 4 细胞发生凋亡 ,使宿主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凋亡的形成与凋亡信号增加 ,抑制信号减弱所引起。
- 李富荣石佑恩史大中DA VuittonPS Craig
- 关键词:泡球蚴感染宿主细胞凋亡转录核酸原位杂交
- 泡球蚴病患者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的观察被引量:13
- 2002年
- 近年来研究发现,Th1和Th2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在病程转归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反映宿主机体内免疫应答的反应类型。本文对泡球蚴病(AE)患者血清中的各种细胞因子进行了检测,以了解Th1/Th2型细胞因子在AE患者细胞免疫调节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
- 李富荣石佑恩史大中D.A.VuittonP.S.Craig
- 关键词:细胞因子
- 泡球蚴感染BALB/c小鼠IgG亚类和细胞因子的动态观察被引量:9
- 2003年
- 目的 观察小鼠感染泡球蚴后其体液免疫的动态变化。 方法 BALB/c小鼠感染泡球蚴后 ,分别于 2、4、8、1 2、1 6、2 0及 2 5wk(IgG含量达高峰 )取脾脏制备淋巴细胞悬液体外培养 ,分别以多房棘球蚴抗原 (EmAg)、伴刀豆球蛋白A (ConA)刺激诱生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IL 2R)、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及白细胞介素 1 (IL 1 ) ;以植物凝集素(PHA)刺激诱生干扰素γ(IFN γ)。检测培养上清中IL 2R、TNF α、IL 1及IFN γ含量。各组均设RPMI1 6 40培养液平行对照。检测血清中一氧化氮 (NO)及特异性免疫球蛋白G(IgG)亚类水平。 结果 小鼠感染泡球蚴 1 6wk后NO水平明显升高 ,IgG、IgG1和IgG3水平升高 ,IgG2a及IgG2b呈低水平。感染后的前 1 2wk ,脾淋巴细胞以分泌IL 2R和TNF α为主 ,1 2wk后以IFN γ为主、1 6wk后以IL 1为主。 结论 小鼠感染泡球蚴后的前 8wk呈Th1反应。
- 李富荣石佑恩史大中D.A.VuittonP.S.Craig
- 关键词:泡球蚴感染BALB/C小鼠IGG亚类细胞因子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白细胞介素1
- 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通用多变量非线性系统辨识算法和应用被引量:8
- 2001年
- 在分析小波函数对L2 (R)空间的逼近原理的基础上 ,给出了仅使用尺度函数的神经网络模型和网络学习方法 ,使得用于逼近低通系统的小波基函数大大减少 ,并给出逼近的理论依据 .提出的小波神经网络模型的学习为线性LS参数估计问题 ,具有通用性和易用性 ,并具有线性系统中线性LS参数估计的优良性质 ,保证了在训练数据受噪声污染时的网络模型的推广能力 .理论分析。
- 黄德先金以慧
- 关键词:小波变换神经网络非线性系统多变量系统
- 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细胞因子水平的初步研究被引量:8
- 1998年
- 为了分析和比较日本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细胞因子应答水平的差异,提供血吸虫病流行区人群细胞免疫应答特征的基线资料。以鄱阳湖中的南山岛上3个毗邻的自然村为研究现场,根据粪检结果对试区14~41岁人群按年龄组随机抽样,选取粪检结果阴性的65人,粪检阳性的64人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血培养法,以血吸虫可溶性虫卵抗原(SEA)及可溶性成虫粗抗原(SWAP)刺激研究对象的血细胞产生细胞因子,检测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的水平。结果表明,存在对血吸虫抗原刺激不产生相应细胞因子的个体,从细胞因子水平的均值来看,总体上,对SEA的细胞因子应答水平较对SWAP的水平为高,每克粪卵数(EPG)为0组的细胞因子平均水平显著高于EPG大于0组的水平。研究结果提示,存在流行区人群细胞免疫应答水平被下调的可能性,其特征和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
- 吴海玮沈蕾张兆松Rosemary Weir邵莉君谢彰武胡林生陈淑贞Martin G Taylor张绍基吴观陵
- 关键词:日本血吸虫病细胞因子细胞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