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教育厅立项科研项目(200701LX111)
-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3
- 相关作者:王小超陆翔陆玉敏黄丹黄文彩更多>>
- 相关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教育厅立项科研项目广西卫生厅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白介素-17和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及骨侵蚀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白介素(IL)-17和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类风湿关节炎(RA)活动度及骨侵蚀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80例RA患者和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的血液样本,应用ELISA检测血清IL-17和抗-CCP抗体,结合双手X线分期,分析RA患者与健康对照者之间,及RA早期与非早期,RA活动期与缓解期,RA骨侵蚀与非骨侵蚀之间IL-17、抗-CCP抗体的差异。结果 (1)RA患者的IL-17、抗-CCP抗体高于健康对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早期RA组与非早期RA组之间比较,IL-17、抗CCP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活动组高于缓解组、骨侵蚀组高于非骨侵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L-17、抗-CCP抗体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及骨侵蚀具有预测价值。
- 王小超陆翔李天资陆玉敏黄俊利陶丽菊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白介素-17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CD_4^+CD_(25)^+调节性T细胞和白介素17及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研究被引量:17
- 2010年
-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血清白介素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变化及三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选取33例RA患者,其中RA活动期患者22例,RA非活动期患者11例。另选取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RA患者及健康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血清IL-17、TGF-β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结果 RA活动期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1.46±0.72)%〕显著低于对照组〔(2.72±2.07)%〕,血清IL-17〔(384±106)pg/ml〕、TGF-β〔(23.8±10.0)pg/ml〕水平显著高于RA非活动期患者〔(245±110)pg/ml与(14.7±7.5)pg/ml〕和对照组〔(174±50)pg/ml与(9.8±4.0)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IL-17水平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呈负相关(r=-0.375,P<0.05),与血清TGF-β水平呈正相关(r=0.650,P<0.01)。结论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及血清IL-17、TGF-β表达水平与RA疾病活动有关,且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参与RA的发生、发展。
- 陆翔王小超陆玉敏揭旭日黄丹黄文彩
- 关键词:白介素17转化生长因子Β
- IL-17与类风湿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2年
- IL-17是近年发现的重要细胞因子,主要由Th17细胞分泌。文章综述了IL-17的特性、致炎作用、对骨关节损害作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陆翔王小超陆玉敏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IL-17免疫细胞因子
- 缺铁性贫血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5
- 2009年
- 目的分析缺铁性贫血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05年9月-2008年9月血液科、神经内科缺铁性贫血并发脑梗死患者52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63例、缺铁性贫血患者50例,对比分析3组临床表现、实验室特点和头颅CT/MRI表现。结果缺铁性贫血并发脑梗死好发于1~4岁的幼童以及青年或中年的育龄期妇女;血红蛋白(Hb)低于65g/L;血小板计数高于400×10^9/L;脑梗死病灶直径〈3.0cm,且病灶多发。结论血小板计数增高(〉400×10^9/L)的缺铁性贫血为脑梗死危险因素之一,应及早干预。
- 王小超蒙兰青
-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