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06Y41)

作品数:4 被引量:61H指数:4
相关作者:刘钊贺志启王景全张宇峰孟杰更多>>
相关机构:东南大学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建筑科学

主题

  • 4篇应力
  • 4篇预应力
  • 4篇体外预应力
  • 2篇应力增量
  • 2篇预应力梁
  • 2篇体外预应力梁
  • 1篇预应力混凝土
  • 1篇预应力混凝土...
  • 1篇预应力加固
  • 1篇预应力筋
  • 1篇预应力梁桥
  • 1篇载力
  • 1篇正常使用状态
  • 1篇体外预应力混...
  • 1篇体外预应力混...
  • 1篇体外预应力加...
  • 1篇体外预应力筋
  • 1篇能量法
  • 1篇拓扑优化
  • 1篇线形

机构

  • 4篇东南大学
  • 1篇江苏省交通科...

作者

  • 4篇刘钊
  • 3篇贺志启
  • 2篇王景全
  • 1篇孟杰
  • 1篇张宇峰

传媒

  • 2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东南大学学报...
  • 1篇现代交通技术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能量法的体外预应力梁力筋应力增量研究被引量:18
2008年
以体外预应力简支梁为研究对象,针对结构的正常使用阶段,利用能量法推导了典型布筋形式与荷载形式下体外预应筋应力增量的解析计算公式,公式的物理意义明确,包含梁的几何尺寸、截面刚度、预应力筋位置、外荷载大小及位置等必要的参数.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解析式的合理简化,给出了实用简化计算公式,并对影响应力增量的外荷载大小和力筋偏心距等关键因素进行了参数分析.此外,还应用能量法推导了体外预应力连续梁的力筋应力增量公式.最后,通过与已有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本文所推导的解析公式和简化公式的适用性.
刘钊贺志启王景全
关键词:预应力梁桥体外预应力应力增量能量法正常使用状态
基于桁-拱叠加模型的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被引量:14
2010年
通过剪力传递途径分析和结构拓扑优化,揭示了桁架-拱模型可以反映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主要受剪承载机理。通过桁架模型和拱模型的叠加,建立了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抗剪承载力简化计算方法。公式形式简单,能够反映结构的受力机理,包含了梁的几何尺寸、剪跨比、配箍率、轴向预应力、混凝土强度、荷载形式等影响因素。公式可以统一考虑无腹筋梁和有腹筋梁,不同的剪跨比,以及体内体外混合配束的情况。应用本文方法与国内外已有试验进行对比,表明计算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且偏于安全。最后,通过参数分析得出了主要因素对抗剪承载力的影响规律。
贺志启刘钊张宇峰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剪承载力拓扑优化
基于挠度的体外预应力梁应力增量统一算法被引量:28
2008年
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计算,是体外预应力结构在两种极限状态设计中的关键问题之一。由结构变形前后的几何关系,推导弹性阶段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的计算公式,并以此建立力筋应力增量与梁体跨中挠度的关系,进一步延伸到承载力极限状态力筋应力增量的计算,使体内、体外无黏结预应力筋在两种极限状态下应力增量的计算得到统一。公式考虑组合荷载作用的情况,并反映二次效应的影响。在以上推导的基础上,建立极限状态下应力增量计算的实用方法,方便工程应用;对美国学者Naaman所提出的黏结折减系数法进行改进,从理论上推导极限状态下的黏结折减系数;从减小二次效应的角度,对转向块的布置位置进行优化。最后,应用该方法与国内外3批试验进行对比,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贺志启刘钊王景全
关键词:体外预应力筋应力增量
体外预应力加固连续梁桥的合理配束线形讨论被引量:4
2008年
体外预应力技术是一种主动对结构加固的技术,针对连续梁桥中典型的多折线配束线形,将其位置参数化,以连续梁关键截面最大弯矩为目标,对体外束配束位置参数展开讨论,并结合一座实桥加固中的配束线形分析,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孟杰刘钊
关键词:连续梁桥体外预应力加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