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2012SQRW026ZD)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董少林蔡永凤李海洋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工业大学安徽三联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 农村校车服务有效供给:私人选择还是公共选择被引量:10
- 2014年
- 在我国农村,在经济人理性驱动下,农民选择让孩子乘坐"黑校车",实属无奈的私人理性选择。"理性无知"、现行评价体制和国家官僚控制,决定了单靠农民、学校或政府无法做到校车服务的有效供给。校车产品的特殊属性要求社会必须按照公共选择路径,变革校车决策规则,综合考虑民意表达,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行校车绩效预算,以求做到农村校车服务的有效供给,维护公众利益,提升政府形象。
- 董少林蔡永凤
- 关键词:公共选择
- 探究校车网络舆情的政府应急机制建设被引量:2
- 2014年
- 近年来重特大校车事故频发,校车网络舆情展现出爆炸性、指向性、互动性、传染性、周期性等特点,对政府的校车安全管理提出了严峻挑战。如果校车网络舆情得不到妥善处理,极可能诱发网民的不满情绪及不测行为的发生,进而破坏和谐的社会生活,影响社会的稳定。对此,政府有必要建立一套相应的网络舆情应急机制,包括网络舆情监测机制、网络舆情预警机制和网络舆情应对机制。
- 董少林蔡永凤
- 关键词:校车网络舆情应急机制
- 农村公共服务的有限理性与集体理性——以农村校车服务为例被引量:3
- 2014年
- 当前,大力提高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水平,是学界和政界普遍关注的议题之一。但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追根究源在于有关行为主体基于有限理性做出不恰当的行为选择。在农村校车服务供给过程中,农民的有限理性导致"理性无知",亦即有意识地不去表达、不实表达、消极表达或者无法表达对农村校车服务的真实需求;政府的有限理性导致"理性冷漠",亦即有目的地表明没有能力和动力去提高农村校车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破解"理性无知"和"理性冷漠",社会必须做出集体理性的选择,架构起有关行为主体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得农民获得更多农村公共服务选择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使得政府具有更多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回应性和责任性。
- 董少林蔡永凤
- 网络舆情信息安全问题研究——以“表哥”事件为例被引量:2
- 2013年
- 考察"表哥"事件所展现出来的网络舆情发展过程,将其分解为舆情潜伏预警期、舆情爆发持续期、舆情缓解下降期和舆情趋于平淡期四个阶段。分析在整个事件中政府、网民和媒体在网络舆情信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继而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证网络舆情的信息安全。
- 蔡永凤董少林
- 关键词:网络舆情信息安全
- 国外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经验及其启示被引量:6
- 2015年
- 在构建服务型政府过程中,世界各国正努力把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作为一项重要抓手加以推进。尽管各国国情差异较大,以法国、印度和韩国为代表的国外政府门户网站建设道路各具特色,但也不乏一些共性经验。在信息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政府门户网站有必要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以便更好地服务公众、共享信息、互动交流。
- 董少林李海洋
- 关键词:政府门户网站电子政务信息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