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2004NZ02-3)
- 作品数:5 被引量:67H指数:5
- 相关作者:徐金汉关雄李春光黄鹏阮宏椿更多>>
- 相关机构: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厅重大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乙烯催熟香蕉品质变化的动态数学模型被引量:8
- 2006年
- 以“巴西”香蕉(Musananacv.Baxi)为材料,以香蕉果皮叶绿素和果肉淀粉含量为指标,采用二次回归通用旋转组合设计方案,研究了乙烯浓度、贮藏温度和时间对香蕉催熟效果及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乙烯浓度对香蕉果皮叶绿素降解影响显著(p<0.05)、对淀粉和可溶性固形物作用不明显;贮藏温度和时间对香蕉品质的影响极显著(p<0.01)。拟合回归的乙烯浓度、贮藏温度和时间与香蕉品质间关系的模型,置信水平大于95%。
- 郑明锋
- 关键词:乙烯催熟香蕉贮藏品质数学模型
- 抗香蕉枯萎病菌拮抗菌的鉴定及其定殖被引量:22
- 2007年
- 通过逐步提高药物浓度方法,获得了抗利福平400μg/ml、对香蕉枯萎病菌拮抗活性稳定的T2WF和W10标记菌株。初步确定两菌株为芽孢杆菌属细菌。采用灌根接种法,在香蕉苗根际土和香蕉苗体内定殖结果表明,拮抗菌液接种浓度为5×10^4cfu/ml,两菌株均可从香蕉根际土和香蕉体内分离到,并在香蕉体内定殖和传导。在香蕉根际土、根部、球茎和假茎中,T2WF标记菌的菌量高峰分别出现在接种后5、5、11和3d,分别为707、437、273、117cfu/mg;而W10标记菌的菌量高峰分别出现在接种后5、3、5和5d,分别为784、260、253、110cfu/mg。两菌株在香蕉根际土和香蕉体内1~15d的消长动态均有一个共同的“由升到降”趋势。从数量和数量变动幅度上看,香蕉根部的菌量明显高于茎部的菌量。
- 杨秀娟何玉仙陈福如阮宏椿
- 关键词:香蕉枯萎病拮抗细菌定殖
- 龙眼幼果期荔枝蝽的防治指标被引量:7
- 2006年
- 测定了龙眼幼果期荔枝蝽(TessaratomapapilosaDrury)若虫密度与落果率的相关性及防治指标。结果表明,龙眼幼果期幼龄树及成龄树2龄若虫密度防治指标分别为1.6头/果穗和1.2头/果穗,而相应的有虫果穗率分别为33%和26%。同时,根据福建龙眼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不同产量、价格相应的虫口密度及有虫果穗率的防治指标,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 徐金汉陈美珍林授楷关雄
- 关键词:荔枝蝽龙眼
- 混浊型荔枝果汁饮料的加工工艺被引量:6
- 2008年
-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案确定荔枝果汁饮料的配方及复配稳定剂和护色剂的配方.结果表明,混浊型荔枝果汁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糖酸比45∶1、原汁含量30%、可溶性固形物含量9°Brix;复配稳定剂的配方为:60 mg.L-1羧甲基纤维素+20mg.L-1黄原胶+20 mg.L-1海藻酸钠;添加1000 mg.L-1柠檬酸和100 mg.L-1EDTA-Na2可有效抑制荔枝果汁饮料储藏过程中的褐变.
- 柯范生郑佳俐林雅玲陈丽娇
- 关键词:荔枝混浊汁稳定性非酶褐变护色剂
- 不同茶园昆虫群落结构及动态被引量:24
- 2005年
- 通过系统调查,测定了不同茶园昆虫群落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福州茶区节肢动物有85种,其中害虫48种,天敌28种,其它9种。茶园昆虫群落特征参数随时间、茶园类型、茶树空间(部位)等不同而变化。每年以5-6月和9-10月昆虫群落丰富度(S)、样本数(N)、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度(D)最高。生物农药示范茶园S、H明显高于常规化学防治茶园的,同时,天敌种类及数量分别是化学防治茶园的1.28和2.50倍。
- 徐金汉关瑞峰李春光黄鹏关雄
- 关键词:茶树害虫昆虫群落多样性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