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0406007)

作品数:10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张朝晖朱星赵华波王亮王笑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湖南大学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篇纳米
  • 3篇碳纳米管
  • 3篇纳米管
  • 2篇单壁
  • 2篇单壁碳纳米管
  • 2篇第一性原理
  • 2篇第一性原理计...
  • 2篇近场光学
  • 2篇光学
  • 2篇CDS
  • 1篇导电
  • 1篇导电性
  • 1篇电输运
  • 1篇一维纳米
  • 1篇一维纳米结构
  • 1篇银膜
  • 1篇扫描隧道显微...
  • 1篇石墨
  • 1篇输运
  • 1篇碳纳米管阵列

机构

  • 8篇北京大学
  • 2篇湖南大学
  • 2篇国家纳米科学...

作者

  • 6篇张朝晖
  • 3篇赵华波
  • 3篇朱星
  • 2篇刘丹
  • 2篇方哲宇
  • 2篇潘安练
  • 2篇王亮
  • 2篇王笑
  • 1篇刘宇
  • 1篇白永强
  • 1篇高皓
  • 1篇李彦
  • 1篇李震
  • 1篇王祺
  • 1篇黄珊
  • 1篇李睿
  • 1篇林峰
  • 1篇廖龙忠
  • 1篇张岩
  • 1篇邹炳锁

传媒

  • 6篇物理学报
  • 1篇电子显微学报
  • 1篇Chines...
  • 1篇中国科学(G...
  • 1篇Scienc...

年份

  • 2篇2011
  • 5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碳纳米管网络导电特征的导电型原子力显微镜研究
2009年
利用导电型原子力显微镜对大范围碳纳米管(CNT)网络的导电性能进行成像观察.研究发现:在几十微米的成像范围内,每根CNT本身的电阻远小于CNT之间的接触电阻,以致于在电压偏置的网络中不同的CNT呈现电位不同的等位体;CNT的导电性能虽不因与其他CNT的交叠接触而改变,但是如果缠绕成束,则半导体性CNT趋于呈现金属性CNT的导电特征.
赵华波李震李睿张朝晖张岩刘宇李彦
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与其石墨衬底表面相互作用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被引量:1
2009年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计算方法,研究了处于石墨(HOPG)表面的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发现碳纳米管下面的石墨受碳管的作用向下凹陷,而纳米管本身虽然保持其形状不变,但它的电子态受石墨衬底影响,造成导带下移,禁带宽度明显减小.
王亮张朝晖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密度泛函理论
钯金属吸附对半导体性碳纳米管电输运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利用物理蒸发技术,在半导体性的碳纳米管上沉积钯金属,利用导电原子力显微镜检测钯吸附对碳纳米管电输运的影响.结果表明:沉积的钯在碳纳米管上形成纳米颗粒,随着钯颗粒密度的增加,半导体性碳纳米管逐渐向金属性转变.利用第一性原理计算了吸附有钯原子的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的能带结构.研究发现,钯的覆盖率越高,其禁带宽度越窄,直至为零,定性说明了实验结果的合理性.
赵华波王亮张朝晖
关键词:单壁碳纳米管钯纳米颗粒第一性原理计算
离子注入的铝在Si(100)表面的偏析及其引起的纳米团簇和合金晶粒形成现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通过高温退火注入了铝的Si(100)样品,探讨偏析出来的铝在硅表面的热力学行为.由900℃的退火实验发现,偏析出来的铝原子一方面形成Si(100)基底的外延铝膜和铝岛,另一方面与硅原子结合形成尺度约为2—3nm的铝硅团簇.而1200℃的退火实验显示,铝和硅的快速冷凝形成了立方晶系的Al4Si合金晶粒、尺度约为20—30nm.细小的铝硅团簇在结构上独立于样品基底并且趋于聚集成团,很可能是在高温退火和快速降温过程中形成铝硅合金晶粒的前驱.
高皓廖龙忠张朝晖
关键词:硅表面铝掺杂团簇
近场光学显微镜研究SdS0.65Se0.35纳米带空间分辨光致荧光谱被引量:1
2007年
通过热蒸发方法成功制备出SdS0.65Se0.35纳米带,得到的纳米带表面光滑,宽度厚度均一,表现出很高的结晶质量.使用近场光学显微镜对纳米带室温下的带边荧光波导和光致荧光近场光谱进行研究.发现SdS0.65Se0.35纳米带呈现良好的光波导的特性;同时通过近场光学显微镜得到的空间分辨光谱,发现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大,纳米带的光致荧光光谱有持续的红移现象.这种光谱红移现象是带间跃迁过程中带尾态的吸收效应引起的,并作了光谱带尾态吸收的理论模拟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光波导传输过程中光谱的变化反映了信息在整个传导过程中的情况,体现了信息传递过程中的稳定性和有效性.三元合金材料SdS0.65Se0.35纳米带的波导和光谱性质研究,对于其他组分可调的三元合金纳米结构的制备和研究,及发展新型的纳米功能器件有重要意义.
王笑潘安练刘丹白永强张朝晖邹炳锁朱星
关键词:红移
Enhanced etching of silicon didioxide guided by carbon nanotubes in HF solution
2011年
This paper describes a new method to create nanoscale SiO 2 pits or channels using single-walled carbon nanotubes (SWNTs) in an HF solution at room temperature within a few seconds. Using aligned SWNT arrays, a pattern of nanoscale SiO 2 channels can be prepared. The nanoscale SiO 2 patterns can also be created on the surface of three- dimensional (3D) SiO 2 substrate and even the nanoscale trenches can be constructed with arbitrary shapes. A possible mechanism for this enhanced etching of SiO 2 has been qualitatively analysed using defects in SWNTs, combined with H 3 O + electric double layers around SWNTs in an HF solution.
赵华波应轶群严峰魏芹芹傅云义张岩李彦魏子钧张朝晖
关键词:HF碳纳米管阵列SWNTS
Optical waveguide behavior of Se-doped and undoped CdS one-dimensional nanostructures using 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y
2009年
The optical waveguide behaviors of CdS and CdSxSe1?x nanostructures are studied using 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y. Optical measurements demonstrate that light may be guided on sub-wavelength scales along CdS nanoribbons in straight or bent structures. The photoluminescence (PL) spectra from nanoribbon emission using scanning near-field optical microscopy are analyzed under different incident laser intensities. The PL spectra along Se-doped and undoped CdS nanoribbons at different propagation distances are investigated. Both the guided PL spectra of Se-doped and undoped CdS nanoribbons show red-shifts because of the band-edge absorption. Our results are useful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kinds of functional nano devices.
WANG XiaoLIU DanPAN AnlianFANG ZheyuHUANG ShanZHU Xing
关键词:NEAR-FIELDONE-DIMENSIONALNANOSTRUCTUREPHOTOLUMINESCENCECDS
高定向热解石墨表面局域导电增强现象的扫描探针显微学研究
2008年
基于导电型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的对比观察,研究高定向热解石墨表面上残留石墨片的导电增强现象.根据样品电阻的测量数据,将这种现象归结为导电针尖与石墨表面的点接触问题,并且发现接触电导和接触点处局域的电子密度成正比,从而确定石墨表面的局域导电增强现象的原因在于残留在石墨表面的石墨片具有较高的电子密度.
王祺赵华波张朝晖
关键词:扫描隧道显微镜导电性
近场光学显微法研究CdS及CdSxSe1-x一维纳米结构光学传输特性被引量:1
2008年
利用扫描近场光学显微系统,研究了CdS及CdSxSe1-x一维纳米结构的荧光传输特性.实验表明光致荧光可以在直的或者弯曲的一维纳米结构中传输,并实现在纳米结构的端部出射.根据在不同激发光强度下的CdS纳米带端部的三维扫描近场光学像,分析了随着激发光强度增加,纳米带可能出现的受激发射现象.通过近场扫描成像,分析了CdSxSe1-x一维纳米结构光致荧光在结构端部的光出射现象.对于不同组分的CdSxSe1-x一维纳米结构分别测其原位以及传导一定距离之后的光致荧光谱,观测到红移现象.分析表明,红移是由于荧光在纳米结构的传输中的吸收效应造成的.对于CdS及CdSxSe1-x一维纳米结构的光学传输的研究,有助于发展新型功能的纳米器件.
王笑刘丹潘安练方哲宇黄珊朱星
关键词:近场光学一维纳米结构光致荧光CDS
银膜表面周期性条纹导致的沟槽等离激元增强效应被引量:1
2009年
沟槽等离激元是一种电磁振荡,它束缚于刻在金属表面截面为单个波长尺度的沟槽里,并沿着沟槽传播。沟槽等离激元由于其低传播损耗及可控的传播方向,在集成光路上有潜在的应用,因而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作者在银膜表面刻沟槽,并在沟槽两侧加上周期性结构,并研究了这种周期性结构对沟槽等离激元的耦合和传播的影响。通过扫描近场光学显微镜观察,发现相对于没有周期性结构的沟槽,有周期性结构的情况下,传播于沟槽中的沟槽等离激元强度增强。同时还利用有限时域差分方法计算模拟了相应的过程。模拟结果与实验相符,证明了确实是由于周期性结构导致了沟槽等离激元的增强效应。
黄姗方哲宇林峰朱星
关键词:FDTD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