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911004-1)
- 作品数:4 被引量:37H指数:4
- 相关作者:张春来于奭卢茜何师意杨慧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四川省地震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利用GIS水化学和同位素方法判断灵水来源被引量:9
- 2012年
- 尝试利用多种方法确定南宁市武鸣县灵水岩溶泉的补给来源和汇水范围。获取了可能在其汇水范围内的岩溶泉、钻孔、表层岩溶泉枯季及雨季水化学资料,在CaCO3-CO2-H2O平衡体系中区分不同出露形式的岩溶水的水化学成因,发现CO2分压、地下水赋存条件和污染等因素影响此化学平衡体系。灵水的钙离子浓度和CO2分压在岩溶泉中较高,体现了灵水为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的排泄点。环境同位素分析表明,当地雨水的δ2H和δ18O同位素存在季节效应和高程效应,地下水中同位素的变化被混合作用削弱,其平均值接近于夏季雨水的同位素组成,表明该地区的降雨入渗补给主要发生在夏季。利用GIS技术划分地表水流域,以此作为地下水流域识别的依据。得到灵水汇水面积为697km2,其中约126km2属于埋藏型岩溶,其余为覆盖型岩溶。
- 姜光辉郭芳
- 关键词:岩溶水环境同位素水化学分析
- 酸雨对广西典型碳酸盐岩地区碳源效应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选取广西两个典型碳酸盐岩地区桂林(代表灰岩地区)与柳州(代表白云岩地区)作为研究区域,研究酸雨与岩石表面反应,并计算出由酸雨对碳酸盐岩的化学风化过程中形成CO2成为碳源的量。利用溶蚀试片溶蚀速率以及GIS技术得到研究区由酸雨产生的CO2源为41.066×108 g/a,其中桂林市区速率为33.349×108 g/a,柳州市区速率为7.717×108 g/a。单位面积源桂林与柳州分别为66.967×105 g/a.km2和42.777×105 g/a.km2,虽然低于两地的单位面积汇分别为273.891×105 g/a.km2与43.660×105 g/a.km2,但已不容忽略。柳州市区CO2源的释放速率比桂林市区慢的原因主要有二:桂林市区碳酸盐岩的代表面积为柳州市区2.77倍;由于柳州酸雨总体强度比桂林低,导致碳酸盐岩的溶蚀速率较低。
- 于奭何师意杨慧张春来卢茜李幼玲
- 关键词:酸雨碳源碳酸盐岩
- 酸雨对碳酸盐岩的溶蚀能力及溶蚀表面微形态被引量:8
- 2012年
- 通过水文地球化学模拟软件PHREEQC对雨水样品进行饱和度分析,再通过扫描电镜(SEM)对石灰岩溶蚀试片表面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1)方解石饱和指数SI(cal)和石膏饱和指数SI(gyp)的变化范围大致相同,白云石饱和指数SI(dol)的变化范围比较大,但其数值始终低于前两者,说明酸雨溶蚀能力与其初始状态和作用时间有关;(2)不同酸碱度酸雨的作用下,石灰岩试片的表面也呈现不同的溶蚀微形态特征:弱酸雨情况下方解石晶体棱角较为清楚,有少量港湾状的溶蚀边,晶间孔基本保留完整;强酸雨情况下溶蚀痕迹加剧,裂隙变大,形成较大的晶间孔,残留体较为明显,方解石小颗粒晶间孔溶蚀连成片;灌木丛下溶蚀痕迹介于两者之间,部分晶间孔由于溶蚀扩大连在一起,晶体棱角部分被溶蚀,港湾状溶蚀边较多,残留体较微小,溶孔较深,局部间有豆状残留体。
- 于奭李幼玲林玉石张近杨刘齐卢茜张春来
- 关键词:酸雨PHREEQC石灰岩溶蚀微形态
- 酸雨对碳酸盐岩溶蚀速率影响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研究了桂林市酸雨对白云岩和灰岩的溶蚀速率。试验结果表明:白云岩和灰岩在酸雨浸泡液中的电导率和pH总体上随着时间呈线性变化;在同等条件下,灰岩的溶蚀速率比白云岩大,但两者的溶蚀速率在同一数量级上;在开放和封闭系统中,灰岩浸泡液的电导率变化趋势和pH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但开放系统中灰岩的溶蚀速率比封闭系统的大3倍左右;同等pH值条件下,高雨水量时灰岩的溶蚀速率要比低雨水量的大3~4倍,因此,雨水的酸度、降雨量是影响溶蚀速率的重要因素。
- 于奭严毅萍张春来王翱宇刘齐李幼玲
- 关键词:碳酸盐岩酸雨溶蚀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