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08KJB180011)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王红军曹俊平庞君王存金李莉更多>>
相关机构:徐州医学院徐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神经病
  • 2篇神经病理
  • 2篇神经病理性
  • 2篇神经病理性疼...
  • 2篇疼痛
  • 2篇脊髓水平
  • 2篇病理
  • 2篇病理性
  • 2篇病理性疼痛
  • 1篇蛋白
  • 1篇营养因子
  • 1篇源性
  • 1篇源性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
  • 1篇神经营养因子
  • 1篇瞬时感受器电...
  • 1篇突触
  • 1篇突触发育
  • 1篇突触可塑性
  • 1篇内注射

机构

  • 2篇徐州医学院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张励才
  • 2篇李莉
  • 2篇王存金
  • 2篇王红军
  • 2篇庞君
  • 2篇曹俊平
  • 1篇宋歌
  • 1篇张苏明
  • 1篇高园园

传媒

  • 2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国际麻醉学与...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钙黏蛋白在突触发育和突触可塑性调节中的作用
2014年
背景 钙黏蛋白(cadherin)是一类存在于细胞表面的跨膜糖蛋白,最初被认为是一种钙离子依赖性的细胞黏附分子,主要参与调节细胞黏附、促进细胞增殖、维持细胞极性等过程.近几年对cadherin调节突触发育和突触可塑性的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 目的 围绕cadherin在突触发育和突触可塑性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相关分子机制简要作一综述,旨在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内容 Cadherin的概述,cadherin在突触发育和突触可塑性调节中的作用以及相关分子机制,cadherin与神经疾病. 趋向 随着cadherin在调节突触发育和突触可塑性过程中的研究不断深入,cadherin将成为治疗神经疾病的一个新型的靶点.
王存金庞君宋歌李莉曹俊平张励才王红军
关键词:钙黏蛋白突触发育突触可塑性
鞘内注射GDNF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水平p-Shc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背角水平p-Shc的表达变化及鞘内注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1: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和CCI组。CCI组又分为术后1 d组(D1组)、3 d组(D3组)、7 d组(D7组)和14 d组(D14组),分别于术后1、3、7、14 d测定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 latency,TWL)和机械缩足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后处死并取其脊髓背角,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测定Shc/p-Shc蛋白表达情况。实验2:雄性SD大鼠分为sham组、D14组、D14+PBS组、D14+GDNF组。与实验1相同的时间点测定TWL和MWT,并于第14 d处死并取其L4~5脊髓背角,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hc/p-Shc的表达变化。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大鼠TWL和MWT明显降低(P〈0.01);与D14组和D14+PBS组相比,D14+GDNF组大鼠TWL和MWT明显升高(P〈0.01)。CCI组脊髓背角内p-Shc表达水平于术后3 d开始升高(P〈0.05),一直持续到术后14 d(P〈0.01);D14+GDNF组p-Shc表达水平较D14组和D14+PBS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大鼠脊髓背角内接头蛋白Shc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鞘内注射GDNF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可能与降低脊髓背角Shc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高园园王红军
关键词: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神经病理性疼痛
N-乙酰天冬氨酰谷氨酸肽酶抑制剂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水平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表达的影响
2014年
目的:研究鞘内注射N-乙酰天冬氨酰谷氨酸(N-acetylaspartylglutamate,NAAG)肽酶抑制剂(2-PMPA)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脊髓水平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TRPV1)表达的影响.方法:取鞘内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24只,体重200~250 g,随机分为3组(n=8):假手术组(sham组)、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组(CCI组)和2-PMPA治疗组(2-PMPA组).sham组只暴露坐骨神经,但不结扎,术后鞘内注射生理盐水;CCI组坐骨神经结扎后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PMPA组坐骨神经结扎后鞘内注射2-PMPA 100 μg.所有组每次给药剂量均为10μl,每日1次,连续7d.分别于术前及术后7d时,以热缩足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阈值(MWT)测定大鼠痛阈,然后处死大鼠,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水平TRPV1的表达.结果:三组大鼠术后7dTWL和MWr值分别为(17.8±1.1)、(5.5±1.0)、(12.0±1.4)s和(13.1±1.2)、(4.3±0.9)、(10.5±1.0)g.与sham组比较,CCI组术后7d时TWL和MWT值均降低,脊髓TRPV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I组比较,2-PMPA组术后7d时TWL和MWT值均升高,脊髓TRPV1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鞘内注射NAAG肽酶抑制剂可以有效地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水平TRPV1的表达有关.
李莉张苏明王存金庞君曹俊平张励才
关键词:神经病理性疼痛瞬时感受器电位香草酸受体1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