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0547)
- 作品数:28 被引量:970H指数:16
- 相关作者:黄高宝柴强张恩和黄鹏张礼军更多>>
- 相关机构: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商学院浙江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不同生育时期白三叶与黑麦草的化感作用研究被引量:9
- 2007年
- 试验用分枝期,开花期和成熟期的白三叶品种海法以及分蘖期,孕穗期和成熟期的2个黑麦草品种顶峰、英斯派的根水浸提液处理,按照培养皿砂培的生物检测方法对白三叶和黑麦草的化感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分枝期白三叶根浸体液对顶峰的发芽率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对顶峰苗长具有极显著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90.72%、48.61%;开花期白三叶根浸提液对顶峰及英斯派的发芽率、英斯派根长及顶峰根干重均具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35.14%、36.17%、69.18%、68.34%,对英斯派的根干重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49.52%;成熟期白三叶的根浸提液对3个受体的发芽率及根长均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分别比对照提高67.09%、54.21%、69.21%及93.08%、93.14%、93.04%,对顶峰的根干重具有极显著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提高了85.42%;顶峰及英斯派是他感作用大于自毒作用的黑麦草品种,且在分蘖期及孕穗期,黑麦草不同品种的根浸提液都显著的抑制了白三叶的干物重。
- 赵彦华黄高宝
- 关键词:白三叶黑麦草生物检测方法化感作用
- 供水及间甲酚对小麦间作蚕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
-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供水(田间持水量的45%、60%和75%)和化感物质间甲酚对单作小麦、单作蚕豆和小麦间作蚕豆生长盛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水水平的降低不同处理的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随之减少...
- 柴强黄高宝黄鹏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土壤酶化感作用
- 文献传递
- 植物化感作用影响因素的再认识被引量:80
- 2005年
- 土壤养分、酶、微生物、本底特性,根茬还田、水分、植物根系、种植体系和种植模式与化感作用的互作关系,表明这些因子可通过对土壤养分有效性、微生物种群结构、土壤酶活性和化感物质浓度的影响而对化感作用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这些可为通过化感作用途径构建高效农田生态系统提供新的思路。
- 黄高宝柴强黄鹏
- 关键词:化感作用土壤特性植物根系
- 不同禾豆间作复合群体根系的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8
- 2007年
- 通过土柱栽培试验,研究了小麦间作菜豆、小麦间作蚕豆及不同单作作物根系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小麦间作菜豆的总根干重在小麦苗期、开花期、灌浆期、成熟期与对照相比增减了50.80%、2.42%、31.94%、-4.83%,小麦间作蚕豆根干重的增减幅度分别为-6.82%、7.26%、14.66%和-7.25%。小麦间作菜豆和小麦间作蚕豆全生育期根干重按生育进程呈明显分移特性。两作生长前期,间作作物根系空间分布范围大于单作;生长后期,间作作物根系分布在0~50 cm的土层中,单作主要分布在0~70 cm的范围内。小麦间作蚕豆的总根重在全生育期呈小-大-小-大的双峰变动趋势;小麦间作菜豆根重变化趋势与单作相同,呈以生长盛期为峰值的单峰型。间作作物成熟期深层根系含水量高于单作。
- 陈桂平柴强牛俊义
- 关键词:根系
- 钴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片的保护作用及其机理被引量:29
- 2006年
- 报道了钴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片多胺含量、活性氧水平、抗氧化酶活性及细胞膜透性的影响,揭示了钴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片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结果表明,CoCl2(30μmol·L^-1)可以显著抑制干旱胁迫下乙烯的产生.在干旱胁迫0~12d,CoCl2对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无显著影响.当干旱胁迫持续15~21d,CoCl2显著抑制叶片多胺氧化酶及二胺氧化酶活性的提高,使腐胺、精胺和亚精胺含量的下降幅度减小.CoCl2显著提高了抗氧化酶的活力,有效抑制了胁迫后期(15~21d)MDA含量的增加,减轻了叶绿索含量和细胞膜稳定指数的下降.可以认为,当大豆幼苗叶片由于持续干旱而遭受较为严重的细胞伤害时,CoCl2通过抑制乙烯产生、抑制多胺含量下降以及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缓解了活性氧的累积和细胞膜透性的破坏,对干旱胁迫下大豆幼苗叶片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 焦健李朝周黄高宝
- 关键词:干旱胁迫大豆多胺活性氧
- 间套种植复合群体根系时空分布特征被引量:68
- 2003年
- 选择小麦 /大豆和玉米 /甘蓝 2种典型间套种植模式 ,探讨了复合群体根系营养竞争与补偿的生态学机制 .结果表明 ,小麦 /大豆复合群体根系生长在年生长期内显示出双峰交错性 ,小麦总根重峰值出现在 6月初 ,而大豆峰值出现在 8月上、中旬 .根重与根长密度的生长还表现出异步性 ,根重峰值的出现早于根长 .复合群体各配对作物根系的垂直分布呈层次递减性 ,玉米拔节前根重的 85 %以上都分布于 0~ 2 0cm土层 ,且垂直生长呈多波顺次递推特点 .间套作物根系的分布呈明显的”偏态”不均衡分布 ,套作玉米根系偏甘蓝行 2 0 .4~ 40 .7cm ,而甘蓝根系偏玉米行仅 8.5~ 1 2 .6cm .施肥使套作玉米与甘蓝根系的交叉幅宽由 40 .2cm下降到 2 0 .1cm ,2种作物根系的交叉点位置由 2 0 .5cm上升到 1 2 .4cm .
- 张恩和黄高宝
- 关键词:间套种植根系
- 间甲酚和供磷对小麦间作蚕豆生产力和组分竞争力的影响被引量:5
- 2004年
-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3个磷水平下化感物质间甲酚对小麦间作蚕豆生产力和级分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较单作具有显著增产作用,100mgP2O5土(P1)的施磷水平下复合群体的生物产量最高;施磷可显著降低间甲酚对小麦间作蚕豆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的化感效应,间作小麦经济产量受间甲酚的负效应低于单作。间作小麦经济系数(HI)在不施磷和施磷水平为P1时高于单作小麦,施磷量增大结果相反,间作蚕豆HI在施磷量为P1时高于单作;施磷可缓解间甲酚对小麦、蚕豆经济系数的化感作用,间作小麦经济系数受抑程度小于单作,施磷水平为P1时间作蚕豆HI受抑程度小于单作。施磷和间甲酚可增强小麦蚕豆复合群体中小麦相对于蚕豆的竞争力。
- 柴强黄高宝黄鹏
- 关键词:供磷间甲酚间作生产力竞争力化感作用
- 灌溉与供磷对复合群体作物根系的调控及其产量效应被引量:6
- 2006年
- 利用大田和管栽试验结合的方法,选择小麦/玉米/马铃薯和小麦/玉米两种间作模式,对灌溉与供磷条件下间作群体中作物根系时空分布的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当的干旱有利于根系的下扎和产量的提高,严重干旱大大地降低了带田小麦和玉米的根量和产量;供磷促进根系的下扎,增加根重。供磷与不供磷相比,在小麦拔节期(玉米三叶期)小麦总根量平均高出94.66%,玉米高出67.67%;小麦灌浆期(玉米大喇叭口期)小麦高出42.08%,玉米高出124.13%;小麦收获后(玉米灌浆期)小麦高出82.58%,玉米高出61.61%。大田试验结果表明,经济产量以中灌(1050m3/hm2·次)和高磷(150kg纯P2O5/hm2)处理最高。
- 张礼军张恩和
- 关键词:灌溉供磷根系
- 供水及间甲酚对小麦间作蚕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29
- 2006年
- 通过盆栽试验,探讨供水(田间持水量的45%、60%和75%)和化感物质间甲酚对小麦、蚕豆不同种植模式生长盛期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灌水水平的降低,不同处理的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随之减少,间甲酚可加剧灌水减少引起的微生物数量的减少;间甲酚对不同处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均具有降低作用,提高灌水水平可缓解间甲酚对间作群体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负效应,但间甲酚在75%灌水水平下对单作微生物多样性的负效应最大,45%的供水水平和间甲酚作用下间作可维持更高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间甲酚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化感作用不显著,对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化感作用显著;3种土壤酶活性随供水水平的降低均显著下降,但供水与间甲酚、种植模式的互作效应对酶活性的影响不显著;间作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具有极显著影响.
- 柴强黄高宝黄鹏
- 关键词: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土壤酶化感作用
- 间作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研究被引量:97
- 2005年
- 通过根箱试验,研究了玉米间作蚕豆和玉米间作鹰咀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出苗60 d时,玉米、蚕豆复合群体中的玉米地上生物产量高于单作38%,增产显著;与鹰咀豆间作的玉米地上生物产量高于单作4%,差异不显著,间作蚕豆和鹰咀豆地上生物产量较单作显著降低。与单作玉米相比,玉米鹰咀豆间作后根际土壤脲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降低,玉米间作蚕豆根际土壤酶活性与单作差异不显著;玉米鹰咀豆间作对细菌产生的根际效应显著高于玉米间作蚕豆,对真菌产生的根际效应与细菌相反。间作对放线菌、微生物总数产生的根际效应显著高于单作,间作根际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单作。土壤微生物中细菌数量和微生物多样性指数是影响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子,间作根际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指数大于单作是弱化土壤酶活性的重要原因。
- 柴强黄鹏黄高宝
- 关键词:间作根际效应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