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20123125)
- 作品数:6 被引量:26H指数:4
- 相关作者:周启立刘霞任磊毕静郭健更多>>
- 相关机构: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承德护理职业学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承德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PCT和CRP对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的早期诊断价值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对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以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8例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确诊病例(血培养阳性)为观察组,选取同期住院的非感染新生儿3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新生儿PCT和CRP的水平。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PCT和CR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约登指数均略高于CRP,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和CRP联合检测的特异度为95.1%,敏感度为58.9%。结论:PCT、CRP可作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早期诊断的指标,二者联合检测可提高特异度、降低误诊率。
- 周启立刘霞郑志方刘宏艳关亚娟叶志敏
-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
- 不同胎龄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的临床分析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总结比较承德地区早产和足月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的临床特点。方法对62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败血症(社区获得性晚发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胎龄分为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对两组的临床表现、主要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新生儿败血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应差、拒乳、体温变化。感染途径以呼吸道、脐部为主。62例(其中早产儿25例及足月儿37例)病例中共检出病原菌29例,血培养阳性率为46.7%,检出率在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葡萄球菌20例,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8例,大肠埃希菌7例。结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血培养阳性率不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原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早期诊断、合理用药是治疗的关键。
- 周启立任磊郭健毕静刘霞
-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社区获得性血培养药敏
- 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是指出生后72h以后发病,晚发型败血症的发生率占活产婴儿的1.16%,病死率为8.9%。及时、准确地应用抗菌药物是治疗成功的关键,但致病菌的种类及药敏情况有一定的时间性和地域性。本研究通过分析本地区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病例的致病菌分布及其耐药性,并对比早产儿及足月产儿的区别,为临床早期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 周启立任磊毕静包春玲朱长林
-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晚发型耐药性
- 不同胎龄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临床表现及病原学分析被引量:9
- 2014年
- 目的总结分析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的临床表现、主要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2例(早产41例,足月81例)临床诊断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应差(64.7%)、拒乳(57.4%)、体温变化(61.5%)。感染途径以呼吸道、脐部为主。122例共检出病原菌42例,血培养阳性率为34.4%,检出率在早产儿组和足月儿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葡萄球菌29例,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10例,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14例,肠球菌5例;大肠埃希菌10例。检出的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均耐药,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敏感。大肠埃希菌中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呋喃妥因也有较高的敏感性。结论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败血症晚发型血培养阳性率不高,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原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 周启立任磊毕静郭健刘霞
- 关键词:新生儿败血症社区获得性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