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300042)

作品数:9 被引量:88H指数:6
相关作者:王世贵周志军郑哲民毛钟鸣蒋芸芸更多>>
相关机构:杭州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1篇建筑科学

主题

  • 5篇褐斑
  • 5篇红褐斑腿蝗
  • 3篇超微
  • 3篇超微结构
  • 2篇血细胞
  • 2篇细胞
  • 2篇小菜蛾
  • 2篇菜蛾
  • 2篇触角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电泳
  • 1篇形态和超微结...
  • 1篇雄性
  • 1篇优雅
  • 1篇绒茧蜂
  • 1篇扫描电镜
  • 1篇扫描电子显微...

机构

  • 9篇杭州师范大学
  • 2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杭州师范学院
  • 1篇喀什师范学院
  • 1篇河北大学
  • 1篇山西师范大学

作者

  • 10篇王世贵
  • 4篇周志军
  • 2篇郑哲民
  • 2篇毛钟鸣
  • 1篇蔡来来
  • 1篇石福明
  • 1篇芦荣胜
  • 1篇蒋芸芸
  • 1篇李灵顺
  • 1篇徐彩娣
  • 1篇邹琦
  • 1篇金建雅
  • 1篇周莹
  • 1篇黄淑娟
  • 1篇冯利苹

传媒

  • 2篇昆虫知识
  • 2篇动物分类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昆虫学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应用昆虫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3篇2005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两种小菜蛾寄生蜂产卵器感器的形态和超微结构被引量:17
2007年
半闭弯尾姬蜂和菜蛾盘绒茧蜂是两种重要的小菜蛾寄生蜂。采用扫描电镜对该两种寄生蜂雌蜂产卵器上的感受器的形态和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显示半闭弯尾姬蜂和菜蛾盘绒茧蜂的产卵器形态结构基本相同,都是由两个独立的腹产卵瓣和两个愈合在一起的背产卵瓣包围形成产卵道,与其它种类的寄生蜂相似。借背产卵瓣上的脊与腹产卵瓣的沟连锁在一起,腹产卵瓣可以沿背产卵瓣上的脊前后相对滑动。在半闭弯尾姬蜂产卵器上观察到1种钟形感器、2种腔锥感器、浅凹状感器和分泌毛孔。在菜蛾盘绒茧蜂产卵器上同样观察到了这几种感器,但菜蛾盘绒茧蜂产卵器端部的钟形感器突起较狭长,顶部开有气孔。此外菜蛾盘绒茧蜂产卵器上还存在第3种腔锥感器,其中央突起较低而长,表面有网孔。对各种感受器的形态和分布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功能进行了探讨,认为半闭弯尾姬蜂的产卵器较细长,且刺突部位有6个倒钩状突起,背、腹产卵瓣上分布更多的感受器,显示出更强的寄主搜寻定位和产卵寄生能力。
王世贵蒋芸芸
关键词:小菜蛾菜蛾盘绒茧蜂半闭弯尾姬蜂产卵器超微结构
二化螟盘绒茧蜂触角感器的超微结构被引量:22
2005年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二化螟盘绒茧蜂Cotesia chilonisMunakata触角感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二化螟盘绒茧蜂触角上共存在6种感器,分别为板形感器、毛形感器、刚毛型感器、柱形感器、钟形感器、锥形感器。对各种触角感器的形态、分布特点进行了描述,并对两性间的差异及其功能进行了探讨。
周志军王世贵
关键词:触角感器扫描电镜
温度和食物种类对红褐斑腿蝗取食、生长及肠道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4
2008年
在实验室不同温度(10、25、35℃)下,比较茶叶和小麦苗对红褐斑腿蝗Catantops pinguis取食利用能力的影响及其与蝗虫肠道消化酶活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温度对蝗虫的日均取食量、相对生长率影响极显著,均表现为35℃>25℃>10℃,对日均绝对增重(干重)的影响趋势与此相同,但各处理温度间差异不显著,对消化酶活性影响显著,总体表现为高温时活性大于低温,但不同的水解酶表现各不相同。食物种类对近似消化力影响不大,但对小麦苗的取食量极显著高于对茶叶的取食量;三个处理温度下日均绝对增重均以小麦苗为食时高于以茶叶为食,但差异不显著,以小麦苗为食时相对生长率极显著高于以茶叶为食,显示食物对相对生长率影响显著;取食小麦苗时肠道消化酶活力极显著高于以茶叶为食,只有类胰凝乳蛋白酶活力差异不显著。
王世贵周莹冯利苹
关键词:红褐斑腿蝗取食消化酶活性温度
红褐斑腿蝗的耐寒能力及其季节性变化被引量:12
2006年
用测定过冷却点的方法研究了红褐斑腿蝗(Catantopspinguis(Stal))在不同季节的抗寒能力,并就虫体含水量、粗脂肪、总蛋白和总糖等成分在不同季节的变化及其对过冷却点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红褐斑腿蝗的过冷却点存在显著的季节性差异,依次为秋季种群((-23.1±0.2)℃)<越冬后种群((-19.3±0.1)℃)<夏季种群((-4.0±0.1)℃).含水率在生长期极显著高于越冬期,越冬初期和越冬后期变化不大,说明红褐斑腿蝗在越冬准备期已排出了体内多余的游离水.越冬后蝗虫体内总糖含量和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越冬初期,说明蝗虫在越冬时主要靠消耗体内的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物质来维持体温,体内的营养物质消耗极大,导致越冬后过冷却点显著上升.含水率和含脂率在两性间差异不显著,雌性蝗虫的总蛋白含量在夏季种群略高于雄性,越冬期显著低于雄性,可能与雌蝗孕卵过程中动用了大量营养物质有关.
王世贵古丽米热.阿布克里木
关键词:红褐斑腿蝗抗寒能力
稻小秆蝇触角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研究被引量:7
2005年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稻小秆蝇触角感受器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稻小秆蝇触角上共存在5种感受器,分别为毛形感受器、刚毛型感受器、柱形感受器、锥形感受器蒲姆氏鬃。对各种触角感受器的形态、分布特点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功能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周志军王世贵
关键词:触角感受器扫描电子显微镜
红褐斑腿蝗卵黄蛋白的分离纯化及性质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用蒸馏水沉淀法、凝胶过滤、蛋白质电泳等方法提取纯化了红褐斑腿蝗Catantops pinguis(Stl)的卵黄蛋白,并对其性质进行了分析。电泳结合不同的染色方法证明红褐斑腿蝗的卵黄蛋白为一种糖脂复合蛋白,其分子量约为548kD,由7个亚基组成,亚基分子量分别为147.3,100.2,95.9,59.6,53.6,49.0和42.2kD。卵黄蛋白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到17种氨基酸和NH3峰,其中谷氨酸(Glu)百分含量最高,达13.46%,天冬氨酸(Asp)、亮氨酸(Leu)、半胱氨酸(Cys)、精氨酸(Arg)含量比较高,脯氨酸(Pro)、组氨酸(His)、赖氨酸(Lys)含量较低。
金建雅王世贵徐彩娣黄淑娟
关键词:红褐斑腿蝗卵黄蛋白分离纯化
小菜蛾血淋巴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体系的建立及优化被引量:5
2011年
采用不同方法对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血淋巴进行双向电泳研究,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小菜蛾血淋巴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体系。从样品处理方案、等电聚焦时间、染色方法等因素对小菜蛾双向电泳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优化。结果表明,TCA/丙酮沉淀法提取蛋白损失少,图谱均匀清晰,分辨率和重复性更高。不同长度胶条的最佳上样量不同,胶条长度为7、17、24cm时,最佳上样量依次为20~50μg、50~300μg、100~500μg,而聚焦时间则分别以24000、50000、65000vhr为宜。第二向聚丙烯酰胺凝胶的浓度以12%为宜,电泳后蛋白点呈均匀分布。银染的灵敏度明显高于考马斯亮蓝染色,可以检测出更多的蛋白点,但考马斯亮蓝染色在后续蛋白点质谱鉴定中具有优势。
蔡来来李灵顺邹琦毛钟鸣王世贵
关键词:双向电泳蛋白质组学小菜蛾
乌苏里蝈螽和优雅蝈螽雄性鸣声结构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08年
应用计算机技术分析了内蒙古草原乌苏里蝈螽Gampsocleis ussuriensis和优雅蝈螽Gampsocleis gratiosa2种螽斯雄性的鸣声结构。乌苏里蝈螽鸣声较复杂,一次鸣叫持续时间6-27s(平均12.5s),每个脉冲组由两类脉冲组组分构成,第1类脉冲组组分为振幅较大的脉冲组,脉冲组持续时间0.0065s,由6-8个脉冲串组成,每个脉冲串持续时间为0.00047s,间隔时间为0.00027s,每个脉冲串含5-10个单脉冲,脉冲串持续时间、间隔时间较短;第2类脉冲组组分为振幅较小的脉冲组,脉冲组持续时间0.0191s,约含有15个左右脉冲串,持续时间为0.00041s,间隔时间约为0.00127s,每个脉冲串含有3-5个单脉冲,脉冲串持续时间、间隔时间也较短,主能峰频率为7.98kHz。优雅蝈螽鸣声则较规则,一次鸣叫持续时间4-232s(平均41.7s)。每个脉冲组也由两类脉冲组组分构成,第1类脉冲组组分振幅较大且逐步增强,脉冲组持续时间0.119s,由10个振幅较大的脉冲串组成,每个脉冲串持续时间为0.00576s,间隔时间为0.005s,每个脉冲串含18-25个单脉冲;第2类脉冲组组分为振幅较小的脉冲组,脉冲组持续时间0.07s,约含有25个左右脉冲串,脉冲串振幅较小,含有6-9个单脉冲,主能峰频率为6.87kHz,次能峰频率为3.25kHz。结果表明乌苏里蝈螽与优雅蝈螽雄性鸣声既有相似的共同特征,同时存在较显著差异。
王世贵毛钟鸣芦荣胜郑哲民石福明
关键词:鸣声时域频域
红褐斑腿蝗血细胞的体外包囊反应
本实验利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研究了红褐斑腿蝗血细胞的体外包囊反应。在体外培养的红褐斑腿蝗血细胞培养液中加入G75微珠后2~4h内,血细胞基本完成对G75颗粒的包囊作用。该过程首先由少数粒血胞黏附于微珠表面,破裂释放内含颗...
周志军王世贵
关键词:红褐斑腿蝗血细胞体外培养
文献传递
红褐斑腿蝗血细胞的形态与分类被引量:8
2007年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显微数码拍照系统,对红褐斑腿蝗Catantops pinguis(Stal)血细胞的形态进行观察和分类。结果在红褐斑腿蝗血淋巴中观察到5种血细胞,分别是原血胞、浆血胞、粒血胞、珠血胞和囊血胞。原血胞为小型圆形细胞,边缘圆滑、清晰,核质比例很大。粒血胞多为中型,形状不规则,边缘凹突不平,内含较大的异质性溶酶体颗粒。浆血胞多为中型,刚离体时形状较规则,常呈圆形、卵圆形。浆血胞内缺乏大的颗粒,细胞核大而圆形,细胞质内具许多小型颗粒状物质。浆血胞离体后形状变化较多,常发展出伪足,呈丝状、短芒状、钩状或片状伪足。珠血胞多为大、中型,外形大体呈圆形,但边缘由于大小不等的珠形内含物突出,呈花瓣状。囊血胞多为中型,圆形或椭圆形,细胞质内具有大小不一的带有折光性的颗粒或块状物,细胞边缘比较光滑。
王世贵周志军郑哲民
关键词:红褐斑腿蝗血细胞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