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2Z4021-1)
- 作品数:5 被引量:74H指数:5
- 相关作者:廖树华单成钢王璞龚宇梁振兴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基于数字图像的小麦群体整齐度测量方法研究被引量:6
- 2008年
- 为了给小麦群体的快速诊断提供依据,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对小麦群体整齐度进行了测量分析。从小麦田间水平拍摄的图像中提取了反映小麦行内整齐度的数字图像指标——群体整齐度系数(PUI),并构建了PUI与总茎数、株高整齐度、绿叶数整齐度以及目测整齐度的回归估测模型。经显著性检验,这些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可用于估测相应的小麦群体农艺指标。同时,分析了图像纵切层数对提取PUI的影响,确定了在本研究条件下提取PUI的临界纵切层数是20层。该测量方法克服了传统整齐度测量的诸多缺陷,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对整齐度的快速获取具有参考价值。
- 单成钢廖树华刘宾王志芬戴明宏刘明王璞
- 关键词:小麦群体整齐度数字图像测量方法
- 节水栽培冬小麦对下层土壤残留氮素的利用被引量:27
- 2005年
- 为了进一步明确华北地区冬小麦-夏玉米种植体系周年氮肥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与机制,试验在大田和原状土柱条件下进行了深层土壤放置15N标记氮肥试验,重点研究节水栽培冬小麦对夏玉米生育期淋洗到下层土壤的氮素利用能力.试验结果表明,大田条件下冬小麦根系空间分布与夏玉米存在明显差异,冬前苗期根系下扎深度可达1.0m,开花期最大根深已经超过2.0m.而且,小麦节水栽培(春季不灌水、春季灌2次水)相对于传统充分灌水模式(春季灌4次水)明显提高了根群中的下层根系比例.大田春不灌水和春灌2水条件下,冬小麦对于100~200cm深层土壤放置的15N标记氮肥均能吸收利用.土柱条件下15N标记氮肥试验进一步验证了春灌2水条件下小麦对深层土壤氮素的吸收作用,并表明植株对100~110cm、120~130cm、140~150cm各层土壤标记15N的回收率分别为16.26%、7.33%和4.38%.研究表明,节水栽培促进冬小麦根系深扎,较多的深层根系增强了小麦对深层土壤氮素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有利于截获夏玉米季淋溶到下层土体的肥料氮,从而可减少肥料氮损失.
- 吴永成周顺利王志敏张霞
- 关键词:小麦根系节水栽培氮素利用
- 北京郊区不同水氮管理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及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5年
- 为了探讨不同水、氮管理模式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02~2004年在北京东北旺农田试验场(该地区小麦生育期常年降水约为118mm,>0℃的有效积温约为1970℃)进行了灌溉、施肥2个因素27个处理组合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灌水效应不显著,但水、氮交互效应及氮肥效应显著,氮肥效应值较高,增产潜力较大。适量增施氮肥,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水、氮利用率。优化水、氮模式和传统水、氮模式相比,产量差异不显著;优化施氮模式下氮肥利用率最高(56.3%~70.3%),限量灌溉模式下水分利用率最高(2.81~3.73kg/m3)。优化施氮模式与传统施氮模式相比,有着明显的经济效益;但传统灌溉模式与优化灌溉模式相比,由于节省了较大的人力物力成本,经济效益增加显著。
- 李永宾郑丽敏廖树华朱虹刘洪见
- 关键词:冬小麦利用效率
- 应用数字图像技术估测冬小麦冠层生物量垂直分布特征的研究被引量:18
- 2007年
- 用数字图像技术研究了冬小麦冠层生物量的垂直分布。表明用一行小麦图像比多行小麦图像估测小麦生物量能更好地满足线性回归关系,估测效果更佳,以此为基础进一步研究了分层像素数估测小麦冠层分层现存生物量和有效生物量的方法。利用分层绿色像素数(LGPN)指标定性分析了不同栽培模式下冬小麦群体有效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和动态变化,并确定了基于图像特征的可用于定量分析的小麦群体垂直分布指数(I)。
- 单成钢廖树华龚宇梁振兴王璞
- 关键词:数字图像冬小麦冠层生物量
- 冬小麦田间图像的群体纹理性研究被引量:7
- 2006年
- 为了满足快速实时测定小麦群体特征指标的需要,以水肥调控措施塑造了不同结构的冬小麦群体,研究了冬小麦图像的群体纹理性。结果表明,出苗、起身、拔节、孕穗期的图像纹理性因子为0.5~0.7,说明抽穗前的冬小麦各生育时期的图像均具有较强的纹理性。采用灰度其生矩阵方法进行进一步纹理分析,提取4个方向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能量、熵、对比度、逆差距、相关性的平均值和均方差,利用逐步判别的方法从中筛选分类变量,并对三种不同结构的冬小麦群体分类判别,分类正确率达92.6%,初步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小麦群体的判别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 单成钢廖树华龚宇梁振兴王璞
- 关键词:小麦数字图像纹理共生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