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628)
- 作品数:5 被引量:45H指数:4
- 相关作者:刘春芳林娜孙丹妮汪倩倩王超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均匀设计法评价制川乌与川贝、浙贝反药配伍组合的镇痛和祛痰镇咳作用被引量:18
- 2013年
- 目的:研究制川乌与川贝、浙贝反药配伍组合不同配比和剂量变化对小鼠镇痛、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按2因素7水平以小鼠醋酸致扭体次数、气管酚红分泌量、咳嗽次数为指标,分别观察制川乌与川贝、制川乌与浙贝2种合煎液口服给药后对小鼠镇痛、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并选取有显著意义的配比和剂量进行验证。结果:对扭体次数的影响:合煎液能降低小鼠扭体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协同作用,且1∶1时协同作用最小,总剂量大于5 g·kg-1时,1∶1合煎液对扭体次数的降低作用最小。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影响:合煎液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拮抗作用,且1∶1时拮抗作用最大,当总剂量小于10 g·kg-1且川贝∶制川乌等于5∶1时,合煎液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升高作用接近最小。对咳嗽次数的影响:合煎液降低小鼠咳嗽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制川乌与川贝存在拮抗作用,且当1∶5<制川乌∶川贝<10∶1时拮抗作用最强,制川乌与浙贝未见交互作用,浙贝降低咳嗽次数,制川乌对其无效应。结论:制川乌与川贝配伍能增强制川乌的镇痛作用并降低川贝的祛痰镇咳作用,其作用强度随配比和剂量的不同而改变;制川乌与浙贝配伍对浙贝的镇咳作用无影响。本研究为十八反中乌头与贝母反药组合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 谭淑芳刘春芳王春生王丹华张彦琼林娜
- 关键词:十八反均匀设计
- 制川乌和白蔹不同比例配伍对甲醛致痛模型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研究制川乌与白蔹不同比例配伍对甲醛致痛模型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变化。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按2因素7水平以甲醛足底致痛小鼠2个时相的舔足时间为指标,观察合煎液口服给药后对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选取有显著意义的配比和剂量进行验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合煎液能有效减少甲醛足底致痛小鼠两个时相的舔足时间;经回归分析可知,单独制川乌具有镇痛作用,单独白蔹没有镇痛作用,二者存在协同作用,且比例为1∶1时协同作用最大。结论:制川乌与白蔹配伍增强制川乌的镇痛作用,且1∶1时协同作用最强。本研究为十八反中制川乌与白蔹反药组合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 孙丹妮汪倩倩王超刘春芳林娜
- 关键词:十八反均匀设计制川乌白蔹镇痛
- 基于均匀设计法评价瓜蒌与制川乌反药配伍组合的祛痰镇咳作用被引量:9
- 2015年
- 目的:研究瓜蒌与制川乌不同配比和剂量变化对小鼠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按2因素7水平以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和咳嗽次数为指标,观察瓜蒌和制川乌合煎液口服给药后对小鼠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并选取有显著意义的配比和剂量进行验证。结果: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影响:合煎液多数配比能增加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经回归分析可知,瓜蒌有祛痰作用而制川乌没有,瓜蒌与制川乌配伍存在拮抗作用,且瓜蒌-制川乌为1∶2时拮抗作用最大。对咳嗽次数的影响:合煎液所有配比均能降低咳嗽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瓜蒌与制川乌分别都有镇咳作用,但二者之间没有交互作用。结论:瓜蒌与制川乌配伍能拮抗瓜蒌的祛痰作用,但对镇咳效用没影响。
- 孙丹妮汪倩倩王超刘春芳柳伟伟林娜
- 关键词:十八反瓜蒌制川乌祛痰镇咳
- 基于均匀设计法的制川乌与生半夏配伍药效研究被引量:20
- 2013年
- 目的:研究制川乌与生半夏不同配比和剂量变化对小鼠镇痛、抗炎、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按2因素7水平以小鼠醋酸致扭体次数、二甲苯致耳肿胀度、气管酚红分泌量、氨水引咳次数为指标,观察合煎液口服给药后对小鼠镇痛、抗炎、祛痰、镇咳作用的影响,并选取有显著意义的配比和剂量进行验证。结果:对扭体次数和耳肿胀度的影响:合煎液能有效降低小鼠扭体次数和耳肿胀度;经回归分析可知,生半夏与制川乌存在拮抗作用,二者比例为10∶1时,拮抗作用接近最大;二者比例小于等于1∶1时,小鼠扭体次数和耳肿胀度随总剂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且制川乌比例越高,下降或升高速率越快。对气管酚红分泌量和咳嗽次数的影响:合煎液能有效增加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和减少咳嗽次数;经回归分析可知,对于小鼠气管酚红分泌量,生半夏与制川乌存在协同作用,总剂量大于5 g.kg-1且二者比例为1∶1时,合煎液对气管酚红分泌量的增加作用最明显。结论:制川乌与生半夏配伍能降低制川乌的镇痛和抗炎作用并增强生半夏的祛痰作用,其作用强度随配比和剂量的不同而改变。本研究为十八反中制川乌与生半夏反药组合作用的深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 刘春芳谭淑芳王丹华张彦琼林娜
- 关键词:十八反均匀设计制川乌生半夏药效
- 乌头和“半蒌贝及”配伍对甲醛致痛模型小鼠镇痛作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考察"半蒌贝及攻乌"反药组合对制川乌镇痛效果的影响并探索相关机制。方法:基于甲醛足底皮下注射致痛模型,检测致痛小鼠给药后2个时相的舔足时间,明确制川乌和法半夏、栝楼、川贝母、浙贝母、白及各单药及1∶1、1∶2和1∶3配伍组合的镇痛效果,并通过联用κ阿片受体激动剂U-69593或拮抗剂Nor-BNI以及ELISA检测致炎足NO、PGE_2和TNF-α含量方法,进一步分析相关作用机制。结果:制川乌单用能明显缩短致痛小鼠2个时相的舔足时间,配伍法半夏、栝楼、浙贝母和白及后此作用减弱,呈量效关系。制川乌联用Nor-BNI后可使舔足时间延长至不给药的状态;联用U-69593后舔足时间比之前缩短,再配伍法半夏、白及后舔足时间明显延长;制川乌单用能明显降低甲醛致痛小鼠炎症足中NO、PGE_2和TNF-α的含量,配伍法半夏、栝楼、浙贝母和白及后相关因子含量升高。结论:降低乌头的镇痛功效可能是"半蒌贝及攻乌"反药组合相反的具体表现之一,其机制与干扰κ阿片受体活化及增高炎症局部促炎介质含量有关。
- 汪倩倩孙丹妮刘春芳王超王慧孙丛丛何莲花林娜
- 关键词:促炎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