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575076)

作品数:34 被引量:274H指数:10
相关作者:闵顺耕熊艳梅王冬段云青段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西高校科技研究开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4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篇理学
  • 7篇农业科学
  • 5篇化学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8篇光谱
  • 22篇红外
  • 20篇近红外
  • 18篇红外光
  • 18篇红外光谱
  • 15篇近红外光
  • 15篇近红外光谱
  • 11篇偏最小二乘
  • 10篇偏最小二乘法
  • 9篇光谱法
  • 6篇荧光
  • 5篇杀鼠剂
  • 5篇菊酯
  • 4篇支持向量
  • 4篇农药
  • 4篇紫外
  • 4篇紫外光
  • 4篇紫外光谱
  • 4篇向量
  • 3篇蛋白

机构

  • 33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山西农业大学
  • 4篇国家农业信息...
  • 3篇中华人民共和...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唐人神集团股...
  • 1篇云南省烟草公...
  • 1篇北京农产品质...
  • 1篇北京农林科学...

作者

  • 27篇闵顺耕
  • 11篇王冬
  • 10篇熊艳梅
  • 9篇段云青
  • 8篇段佳
  • 6篇张录达
  • 5篇吴厚斌
  • 5篇李春子
  • 4篇唐果
  • 3篇李彦周
  • 3篇刘丰茂
  • 3篇刘霞
  • 3篇张延秋
  • 3篇穆兰
  • 3篇刘苹苹
  • 3篇江树人
  • 3篇吴丽君
  • 3篇李倩倩
  • 2篇吕宁
  • 2篇叶升峰

传媒

  • 18篇光谱学与光谱...
  • 3篇分析化学
  • 3篇分析试验室
  • 2篇现代仪器
  • 2篇农药学学报
  • 1篇光谱实验室
  • 1篇农药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现代农药
  • 1篇Chines...
  • 1篇Journa...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2
  • 3篇2011
  • 10篇2010
  • 6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7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温度对复配乳油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研究了样品温度对克螨特-高效氯氰菊酯乳油制剂的近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模型预测能力的影响。在20,25,30和35℃温度下分别采集了农药样品的近红外光谱,并采用偏最小二乘算法结合全交互验证的模型验证方法对两种有效成分分别建立了各温度的定量校正模型以及混合温度定量校正模型,以外部检验集的RMSEP值作为模型预测能力的评价指标。结果表明,温度对克满特、高效氯氰菊酯成分的预测结果有一定的影响,混合温度模型对不同温度样品的预测结果表现出了较强的适应性。因此,对于克螨特-高效氯氰菊酯复配乳油制剂,建立混合温度校正模型,使模型具有良好的温度适应性,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预测误差,以适应不同温度样品的分析需要。
王冬熊艳梅黄蓉吴厚斌闵顺耕
关键词:温度近红外光谱偏最小二乘法克螨特高效氯氰菊酯
法布里干涉近红外光谱仪定量测定大豆、玉米主要成分被引量:2
2011年
采用Axsun近红外光谱仪采集40个大豆样品、46个玉米样品的近红外光谱,采用PLS算法分别建立大豆粗蛋白质、脂肪含量的定量校正模型和玉米粗蛋白质、脂肪、淀粉含量的定量校正模型。结果表明,大豆粗蛋白质、脂肪定量校正模型的模型维数分别为6、5,决定系数(R^2)分别为97.94%、93.66%,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C)分别为0.40、0.36.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0.49、0.44,相对预测性能(RPD)分别为5.18、3.15;玉米粗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的定量校正模型的模型维数分别为4、4和6,R^2分别为90.15%、95.22%和87.81%,RMSEC分别为0.25、0.12和0.53.RMSECV分别为0.37、0.15和0.72,RPD分别为2.57、3.57和2.42。F检验表明,上述校正模型的预测值与化学值具有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仪器可以用于大豆、玉米主要成分定量现场快速测定。
王冬闵顺耕朱业伟吴丽君李高倩唐果李春子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支持向量回归法测定非法对硫磷的含量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采用近红外光谱(N I R)技术结合支持向量回归法(S V R)建立乳油中非法对硫磷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通过向1.8%阿维菌素乳油中加入对硫磷原药和二甲苯溶剂来配制不同质量分数的校正集,采用SVR法建立非法对硫磷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模型的决定系数(R2)、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检验集均方根误差(RMSEV)、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994、0.4377、0.5065、0.7482。[结论]该法可以定量测定乳油中非法对硫磷的含量。
吴厚斌于荣刘苹苹穆兰刘丰茂张延秋江树人闵顺耕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支持向量回归对硫磷
近红外光谱法快速测定农药中溴氰菊酯含量被引量:9
2010年
用近红外(NIR)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PLS)进行了敌杀死乳油中有效成分溴氰菊酯含量的快速检测。通过比较敌杀死乳油与常用溶剂的近红外光谱,确定了乳油中使用的溶剂为二甲苯。在敌杀死乳油中加入二甲苯或溴氰菊酯原药来配制不同浓度的校正集,采用PLS建立了有效成分溴氰菊酯的分析模型,模型的决定系数R2、校正标准差(SEC)、交互验证参差均方根(RMSECV)值分别为0.9999,0.013和0.022。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准确测定商品农药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方法简便、快速,适用于溴氰菊酯制剂的现场、在线分析。
熊艳梅李春子王冬段佳段云青闵顺耕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农药制剂偏最小二乘法溴氰菊酯
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支持向量回归法测定嘧菌酯的含量被引量:3
2011年
采用近红外光谱(NIR)技术结合支持向量回归法(SVR)建立了乳油中嘧菌酯的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向25%苯醚甲环唑乳油中加入嘧菌酯原药和乙酸乙酯,配制不同浓度的校正集,采用SVR法建立了嘧菌酯的定量分析模型,得模型的决定系数(R2)、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检验集均方根误差(RMSEV)、预测集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999 7、0.000 9、0.000 9和0.001 7。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支持向量回归法可以准确地定量分析乳油中嘧菌酯的含量,方法简单、快捷,在农药市场质量快速监测中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吴厚斌刘苹苹吕宁穆兰刘丰茂张延秋江树人闵顺耕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支持向量回归嘧菌酯
近红外光谱定量检测腌腊肉制品品质的研究被引量:36
2007年
以中国传统腌腊肉为对象,研究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快速准确检测肉制品品质的可行性。腊肉是富含脂肪的肉制品,其酸价是目前国标中必须检测的品质指标,它可以反映腊肉在加工储藏过程中脂肪氧化酸败的情况,对腊肉的品质尤为重要。腊肉样品经过简单的粉碎后在BRUKER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上扫描,获得其近红外光谱参照国标法测定酸价和水分含量,采用附加散射校正光谱预处理方法,建立了腊肉酸价和水分含量的PLS回归模型。酸价模型预测集中样品的预测值与标准值的相关系数r2为0.98,预测标准差RMSECV为0.25;水分含量模型预测集中样品的预测值与标准值的r2为0.90,RMSECV为0.02。成对t检验统计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用于腊肉制品品质的快速检测。
赵丽丽张录达宋忠祥李勇严衍禄马长伟
关键词:近红外腊肉酸价偏最小二乘
光谱法研究杀鼠剂溴鼠灵与环糊精超分子体系及分析应用被引量:2
2010年
利用光谱法研究了伊环糊精与二代抗凝杀鼠剂溴鼠灵的超分子作用,根据Benesi-Hildebrand法确定二者的包络比为1:1,室温下包络常数为1.048×10^4L·mol^-1实验还考察了二者的包络机理,推测主要是溴鼠灵结构中的疏水基团联苯基进入了伊环糊精的疏水空腔。同时发现,超分子包络物的形成可以大大增强溴鼠灵的荧光发射,据此,建立了水溶液中测定溴鼠灵的荧光分析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线性范围8.0×10^-8~4.0×10^-6mol·L^-1(r=0.9994),检出限为8.8×10^-9mol·L^-1,并成功地用于环境水中微量滨鼠灵的测定。
段云青段志青闵顺耕熊艳梅段佳叶升峰王冬
关键词:Β-环糊精荧光分析法
蛋白质对溴鼠灵的荧光增敏及分析应用
2009年
实验发现,牛血清白蛋白可以大大增强杀鼠剂溴鼠灵的荧光。利用荧光猝灭法考察了溴鼠灵和牛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溴鼠灵对牛血清白蛋白的内源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两者形成了新的复合物,属于静态荧光猝灭。跟据荧光增敏现象,建立了水溶液中测定溴鼠灵的荧光方法。在优化实验条件下,线性范围为5.0×10^-8~4.0×10^-7mol/L和4.0×10^-7~1.5×10^-5mol/L,检出限为5.9×10^-9mol/L。该方法用于渠水中微量溴鼠灵的测定,回收率为94.1%~101.3%.
段云青雷焕贵闵顺耕叶升峰
关键词: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分析法
The application of near-infrared spectra micro-image in the imaging analysis of biology samples
2014年
In this research,suitable imaging methods were used for acquiring single compound images ofbiology samples of chicken pectorales tissue section,tobacco dry leaf,fresh leaf and plantglandular hair,respectively.The adverse effects caused by the high water content and thethermal effect of near infrared(NIR)light were effectively solved during the experiment procedures and the data procesing.PCA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the NIR micro-image of chickenpectorales tissue.Comparing the loading vector of PC3 with the NIR spectrum of dry albumen,the information of PC3 was confimmed to be provided mainly by protein,i.e.,the 3rd score imagerepresents the distribution trend of protein mainly.PCA algorithm was applied to the NIR micro-image of tobacco dry leaf.The information of PC2 was confimed to be provided by carbohydrateindluding starch mainly.Compared to the 2nd score image of tobacco dry leaf,the comparedcorelation image with the reference spectrum of starch had the same distribution trend as the 2nd score image.The comparative correla tion images with the reference spectra of protein,glucose,fructose and the total plant alkaloid were acquired to confirm the distribution trend ofthese compounds in tobacco dry leaf respectively.Comparative correlation images of fresh leafwith the reference spectra of protein,starch,fructose,ghucose and water were acquired to confim the distribution trend of these compounds in fresh leaf.Chemimap imaging of plant glandularhair was acquired to show the tubular structure clearly.
Dong WangYum-Sheng DingZhong-Hua GuoShun-Geng Min
近红外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及应用研究被引量:21
2007年
近红外模式识别技术是现代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文章较系统地介绍了近红外模式识别中常用的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和这一领域内的最新进展,涉及到聚类分析、判别分析、特征投影显示3个方面多种方法的基本原理,以及近年来出现的支持向量机(SVM)、气泡凝聚算法(BA)、焦点本征函数(FEF)等新方法的基本思想。综述了近几年近红外模式识别技术在农业、医药、食品分析、石油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李彦周闵顺耕刘霞
关键词:近红外光谱化学模式识别聚类分析化学计量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