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FZX016)

作品数:6 被引量:11H指数:2
相关作者:韩振华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外国语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汉学
  • 2篇哲学
  • 2篇西方汉学
  • 2篇汉学界
  • 2篇夫子
  • 2篇《孟子》
  • 1篇德性
  • 1篇德性伦理
  • 1篇新教
  • 1篇新教传教士
  • 1篇新实用主义
  • 1篇性伦理
  • 1篇译介
  • 1篇语言学转向
  • 1篇哲学建构
  • 1篇生物性
  • 1篇实用主义
  • 1篇他乡
  • 1篇仁义
  • 1篇西方哲学

机构

  • 5篇北京外国语大...

作者

  • 5篇韩振华

传媒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华文文学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浙江工商大学...
  • 1篇国际汉学

年份

  • 5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汉学界关于孟学的三次争论
2014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应于中国局势及与世界关系的变动,西方汉学家诠释《孟子》时,在"孟子与现代民主、人权""孟子人性论的文化性与生物性""孟子与德性伦理、角色伦理"等问题上形成了三次较有影响的争论。争论涉及到论辩双方不同的哲学预设和诠释方法,争论的焦点亦高度相关于他们的现实关切与政治选择,尤其是普遍主义与相对主义的文化立场选择。一批卓有影响的汉学家参与其中,《孟子》成为西方各种思潮相互碰撞、激荡的"战场",这在一定程度上重新激活了《孟子》,使它有可能成为西方乃至现代中国自身思想建构的构成性力量。
韩振华
关键词:西方汉学生物性德性伦理角色伦理
夫子徂西初记——《孟子》在西方的早期接受(1593—1754)
2014年
本文全面考察了1593—1754年间《孟子》在西方的译介、研究情况,将重点放在哲学思想史的考察上,研究西人的接受语境、问题意识,以及视域融合的具体表现,并作出自己的价值评判。从整体上看,这一时期《孟子》在西方的接受属于传教士汉学阶段,表现出较强的宗教色彩和时代特征,可视为此一时期西方思想和学术发展的'晴雨表'。但是,西人之接受《孟子》并不仅仅是西方知识学的增益和拓展,或者如萨义德所说是西方之'东方主义'投射的产物,它还是近世以降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文化交流的发展,不仅使中、西地理空间归入同一版图,而且也让中、西思想不断走向融合;在这个过程中,中、西思想各自成为对方思想文化发展的建构性力量。
韩振华
关键词:《孟子》西方哲学汉学
“语言学转向”之后的汉语哲学建构——欧美汉学界对于先秦中国思想的不同解读被引量:6
2014年
汉学家陈汉生基于"物质名词"假说建构出的汉语和汉语哲学认识,受到另一位汉学家罗哲海的深刻批评。论辩双方之间的分歧并非只是二者分别倾向于儒家和道家的表面差异,而是他们所分别依托的欧陆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与英美新实用主义之间的巨大分歧。双方的思想在各自的理论进路上都得到了充分的拓展和袒露,所以对此次论争的深入剖析,也有可能成为理解和评价欧陆汉学、英美汉学的深层次"抓手"。
韩振华
关键词:分析哲学新实用主义
“他乡有夫子”——十九世纪新教传教士的《孟子》诠释
2014年
进入十九世纪,西方译介《孟子》的主体从耶稣会士转移到了新教传教士身上。他们的译介活动,既有跟耶稣会士一脉相承的地方,亦有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一些新特点。本文以新教传教士柯大卫、理雅各、花之安等人为例,考察十九世纪《孟子》在西方的译介与接受情况。本文将重点放在宗教思想史的考察方面,研究并"解码"西人的接受语境、问题意识,以及视域融合的具体表现,并尝试做出自己的价值评判。
韩振华
关键词:新教传教士
孟子是个讲“逻辑”的人吗?——基于对西方汉学视角的考察被引量:5
2014年
孟子"好辩",不过,关于孟子在阐说立论、与告子激辩仁义时是否讲求逻辑,历来众说纷纭。在西方汉学界,自19世纪上半叶以来,雷慕沙、理雅各、瑞恰慈、韦利、范立汉、刘殿爵、葛瑞汉、倪德卫、陈汉生、朱利安、伊若泊等汉学家都围绕此一话题有所论列。他们或者诉诸"汉语诗性",或者借助西方逻辑,或者同时倚重逻辑分析与历史考察,在不同程度上推进了对于孟子思维特征的认识。考察西方学者如何从自身理论视角出发探析孟子的思维、论辩方法,并辨析其工拙得失,可以从一个特别的角度揭示《孟子》文本的复杂性,丰富我们对于《孟子》、对于西学的认识,也能促进我们自身的理论反思和方法自觉。
韩振华
关键词:告子仁义西方汉学逻辑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