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10YJA880100)

作品数:5 被引量:57H指数:2
相关作者:缪建东华伟吕慧刘奕婷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师范大学加利福尼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教育
  • 2篇社会
  • 2篇家庭
  • 2篇家庭教育
  • 1篇新学
  • 1篇新学制
  • 1篇学制
  • 1篇义务
  • 1篇义务教育
  • 1篇义务教育均衡
  • 1篇义务教育均衡...
  • 1篇源远流长
  • 1篇社会教育
  • 1篇社会流动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疏离
  • 1篇随迁子女
  • 1篇子女
  • 1篇小学教师

机构

  • 5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加利福尼亚大...

作者

  • 3篇华伟
  • 3篇缪建东
  • 1篇刘奕婷
  • 1篇吕慧

传媒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成人教育
  • 1篇南京师大学报...
  • 1篇上海教育科研
  • 1篇扬州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15
  • 2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教师为什么不愿流出名校——基于对江苏省小学教师均衡发展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以江苏省800位小学教师为问卷调查对象,结果发现,名校相较于一般学校,具有明显的"制度优势",即"良序"的教师发展制度。具体体现在:名校教师之间的同级竞争相对缓和,且具有阶段性和秩序性;其物质需求显著低于一般学校;其对官方专业培训的认同度显著高于一般学校,其职场关系融洽度好于一般学校;名校的新进教师因此受益最多。建议按照"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原则"进行顶层设计,一方面大幅增加一般学校和薄弱学校的普通教师发展机会;另一方面继续名校的集团化发展策略,把更多的教师纳入进入名校"良序"发展制度中。
华伟缪建东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教师流动
家风:一种源远流长的社会教育被引量:11
2014年
"家风"是中国传统家庭文化的精髓,她用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界定出家庭道德规范,由印刷媒介将之凝聚成显性意义,超越时空代代相传。当现代人在背诵、认同、实践祖上传下来的家风时,也就意味着当时家族所规定的思想和道德有了生命,秩序和文化在民间实现了最可靠的传承。从这个意义上讲,家风是中国特有的源远流长的社会教育。
华伟
关键词:家风媒介社会教育
融合·疏离·回归:家庭教育与社会流动关系之历史考察
2015年
家庭教育与社会流动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在古代的中国社会,科举制使教育成为社会实现不同层面流动的关键渠道,社会流动法则全面而深刻地影响到家庭教育的价值、功能、目标、内容等各个方面。同时,家庭教育也推进了民众对社会流动秩序的尊重与遵守,两者相辅相成。在近代的中国社会,新学制打破了原有的社会流动规则,家庭教育的权力由家庭转移到国家,政治环境、经济结构、教育制度的变化引发家庭观念危机。在现代的中国社会,高考的公平价值日益扭曲,当社会流动越来越依靠"家庭背景"这一先赋性因素时,就意味着农村家庭或者城市贫困家庭向上流动的难度越来越大,动力越来越小。历史启示我们,需要努力探索并建立公正的社会流动机制,以促成家庭教育与社会流动的相融相济。
华伟
关键词:家庭教育社会流动科举制新学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家庭教育的法制化进程被引量:44
2015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相继制定,我国家庭教育的法制化进程经历了模糊表述、明确规定、系统规划、专门化、社会化等五个阶段。本文不仅对家庭教育法律法规的内容规定进行了详细解读,而且对家庭教育法制化的构成要件进行了系统分析,据此揭示了我国家庭教育法制化进程中存在的阻力因素,由此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我国在制定家庭教育法时需注意:转变固有观念,家庭教育由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结合我国民间习惯法,制定特色的家庭教育法;关注家庭中的现实问题,制定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法;重视社会弱势群体,制定公平正义的家庭教育法。
吕慧缪建东
关键词:家庭教育法制化进程法律法规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教育政策变迁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进城务工人员的举家迁移所造成的随迁子女在城市就学困难的问题是近年来中国城市发展、和谐社会建设和义务教育事业所共同面临的重大难题,政府在过去十余年间为解决这一难题采取过多种政策方案,取得可喜成就,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结合对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教师以及随迁子女家长的调研,近年来相关政策在制定、执行、实施效果等方面出现了新变化,如政策执行困难、公办学校容纳能力有限、教育事业人力资源紧缺、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惠及随迁子女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转变观念,逐步打破各类"入学门槛";二是改革现行的教师编制管理制度;三是建立多部门协同的社会支持系统;四是开发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五是施行随迁子女家长教育。
刘奕婷缪建东
关键词:随迁子女教育政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