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975070)

作品数:4 被引量:38H指数:3
相关作者:吕俊文曹存存夏良树陈伟邓钦文更多>>
相关机构:南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渗滤
  • 3篇渗滤液
  • 2篇酸性
  • 2篇
  • 1篇性能研究
  • 1篇铀矿
  • 1篇铀尾矿
  • 1篇土壤
  • 1篇土壤胶体
  • 1篇迁移
  • 1篇重金
  • 1篇重金属
  • 1篇黏性土
  • 1篇微生物
  • 1篇固废
  • 1篇U

机构

  • 4篇南华大学

作者

  • 4篇吕俊文
  • 2篇张宇
  • 2篇陈伟
  • 2篇夏良树
  • 2篇邓钦文
  • 2篇曹存存
  • 1篇张晓文
  • 1篇唐东山
  • 1篇黄欣

传媒

  • 1篇环境工程
  • 1篇金属矿山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核化学与放射...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黏性土对铀尾矿酸性渗滤水的净化性能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动态柱实验研究黏性土对酸性铀尾矿渗滤液的净化作用,结果表明:该黏性土对有害物质有一定的阻滞能力,渗滤液中的污染物在土柱中迁移速度为:SO2-4>U(Ⅵ)>As>226Ra>Th(Ⅳ)。土柱对渗滤液物质的去除率大小依次为:Th(Ⅳ)>226Ra>As>U(Ⅵ)>SO42-,其值分别是35.3%、32.1%、17.7%、11.2%、4.5%,土壤对酸有一定的缓冲能力,使得渗滤液pH值由2.90上升到3.69,该黏性土对U(Ⅵ)、Th(Ⅳ)、226Ra与As的分配系数分别为2.33,14.25,11.08,4.67 m/g,此结果可以为该尾矿库地下水的污染预测提供计算参数。
吕俊文邓钦文张宇唐东山
关键词:黏性土
土壤胶体对渗滤液中铀(Ⅵ)迁移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0
2012年
铀废石渗滤液中铀(Ⅵ)进入土壤后极易通过食物链对人类及周围环境产生危害。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简述了土壤胶体的来源和分类及其与铀(Ⅵ)的相互作用,重点讨论了土壤胶体结构、铀离子形态、土壤Eh-pH值、离子强度和有机质对溶液中铀(Ⅵ)的阻滞迁移影响,介绍了近年来土壤胶体在吸附溶液中铀(Ⅵ)的应用进展,提出了铀废石渗滤液中铀(Ⅵ)对环境的长期影响可能取得突破的几条途径。
曹存存吕俊文夏良树陈伟
关键词:土壤胶体重金属迁移
微生物对铀(Ⅵ)铁锰离子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为了给退役铀矿山的治理提供理论指导,在某铀矿附近采集未受开采影响的土壤样品并从中分离出微生物,用经过稀释、调pH值的铀矿石浸出试验的浸出液模拟铀矿固废酸性渗滤液,通过土壤柱动态吸附—解吸试验,研究了微生物对渗滤液所含U(Ⅵ)和Fe、Mn离子在土壤中迁移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有微生物协同时与无微生物协同时相比,土壤对3种离子的吸附量分别提高99.7%、75.2%和48.6%,而解吸时,有微生物土壤中3种离子的解吸率比无微生物土壤分别降低20.4、0.4和41.0个百分点,说明微生物对3种离子在土壤中的迁移有很明显的抑制作用。此外,土壤本身对酸性废水有较强的缓冲作用,与是否含有微生物关系不大。
吕俊文张宇邓钦文张晓文
关键词:微生物
红壤胶体对U(Ⅵ)的吸附性能及机理被引量:20
2013年
采用静态法研究了某铀矿山附近土壤中的红壤胶体在不同pH值、离子强度、吸附平衡时间、铀溶液初始浓度、胶体用量、胶体粒径和有机质条件下对U(Ⅵ)的吸附影响,从热力学和动力学方面对吸附过程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实验结果表明:离子强度越小,胶体粒径越小,胶体对U(Ⅵ)的吸附量越大;单位质量红壤胶体对铀的吸附量随铀初始质量浓度的增大而增大,随红壤胶体用量的增大而减少;在25℃、pH值为3.5、离子强度为0.001mol/L时,粒径小于1μm的红壤胶体的饱和吸附量qmax为76.76μg/mg。红壤胶体吸附铀酰离子前后的红外光谱表明,与吸附相关的主要基团为羟基、羰基、Si—O、Si—O—Fe等。红壤胶体对铀的吸附遵循Langmuir吸附等温线,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
夏良树黄欣曹存存吕俊文陈伟
共1页<1>
聚类工具0